文化中國行·山水間的生態智慧|古今握手 千年運河正在迎來新生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8月15日 17:46:18
央視網 | 2024年08月15日 17:46:18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作為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中國大運河蜿蜒3200公里,貫穿南北,連通古今。它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技術的輝煌成就,也是中華民族勤勞與智慧的象徵。從隋唐時代以洛陽為中心到元代以後直接貫通南北,中國大運河在千餘年歷史中不斷地整修、改造,因勢利導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水利和生態的難題,保障了運河暢通。8月15日的《文化中國行·山水間的生態智慧》,我們就到山東和江蘇去看一下大運河是如何跨過山東丘陵和黃河這兩個重要節點的。

自從元代將隋唐大運河截彎取直,濟寧就逐漸成為了運河重鎮。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在濟寧出現了一座特殊的衙門——河道總督署。作為管理整條大運河的最高行政機構,它延續了500餘年的歷史。如此重要的管理機構設在濟寧,與當地特殊的地勢密不可分。

濟寧位於京杭大運河會通河段的中樞地帶。這裡位於山東丘陵,是整條大運河海拔最高的地區,成為大運河一道繞不開的坎兒。濟寧城北的南旺鎮海拔高度39米,比北部的臨清和南部的沛縣都高出30米,號稱運河的“水脊”。在元代,因為通水困難,這段河道飽受“栓塞”之苦。南來北往的船隻經過此地,稍有不慎就會擱淺,天旱的時候,更是“有河無水”。明代初年,工部尚書宋禮採納了當地農民水利家白英的建議,採取了兩大方略,解決了這一難題。

這第一大方略就是“引汶濟運,借水行舟”。戴村壩位於南旺樞紐北面的大汶河上,這條河水量相對充沛,海拔也比南旺樞紐高。於是就在這裡修建大壩,攔蓄水流,然後再開挖一條小汶河,將大汶河的水分出一部分引向南旺樞紐。所以戴村壩又被稱作運河的“心臟”,為大運河海拔最高的段落源源不斷地提供充沛的水源。

同時,為了調節小汶河水源流入大運河之後的南北流量,南旺樞紐修建之初,河床底部還設置了一個魚脊形狀的分水嘴,通過調整分水嘴左右寬窄來調節分水比例,三分水流向南方,七分水流向北方,補給更為缺水的北方運河。

此外,宋禮與白英還採取了“挖諸泉、修水櫃”的第二大方略。把周邊的泉水引入小汶河,進一步補充了運河水源。利用自然湖泊和洼地,在南旺樞紐四週建起了三個大調蓄池,也叫做“水櫃”,汛期蓄水,旱季則給大運河補水。

濟寧市汶上縣文物保護中心副研究館員劉建康稱:“其實大運河開鑿的一個理念,很多地方都是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比如湖泊、河流,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治水理念。”

築堤衝淤 暢通漕運破解黃河之險

明朝遷都後,南北大運河成為明朝的生命線,然而在江蘇淮安,運河、黃河、淮河在這裡交匯,黃河倒灌致使淮河運河河道淤塞、漕運不暢,這裡也成了京杭大運河治理的又一個重點和難點。於是古人在這裡修建了與黃河泥沙抗衡的清口樞紐工程,這也是人類農業文明時期最複雜的水利工程體系之一。

為了解決黃河倒灌以及泥沙淤積的問題,明代水利學家潘季馴提出,要抬高淮河的水位,於是一道長達60多公里的大堤拔地而起,大堤越建越長、越建越高。

淮安市地方誌辦公室方志處處長杜濤介紹:“修築大堤,讓淮河水在大堤的西北形成一個高於黃河的巨大水庫,這個水庫就是洪澤湖。大堤不斷加高,洪澤湖水位不斷提升,也為與它相連的這段運河提供水源。”

不斷加高的水位保障了淮河和運河的通行,同時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沖刷黃河下游河道,減少淤積。

杜濤稱:“洪澤湖像是一把水壺,懸在高處,在與黃河相連的清口,這裡的壩口就像壺嘴,洪澤湖水居高臨下灌入黃河,把泥沙沖走。”

這就是當時採用的“蓄清刷黃”,保障漕運的治運方略。洪澤湖大堤被譽為“水上長城”,大堤的建造和防浪等多項技術體現了古人的治水智慧。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段大堤高度大約8米,厚度有33米,大堤的條石每一塊規格統一,有千斤重。大堤的結構設計得非常精巧,外面是條石,條石的後面是磚層,磚層後面是三合土,這三種不同硬度的材質組合在一起會發揮特殊的功能。

杜濤介紹,因為土和石頭這兩種材料壓縮、變形等力學性質差異很大,而“磚”的剛度介於土和石頭之間,這就形成了現代土木科學中典型的“彈模過渡帶”,這在當時具有領先性和開創性。

通過鏡頭,我們看到大堤每一層條石都退後三公分,這樣可以讓整個石工墻的重心向後移,更加地穩固,可以更好地抵禦風浪的衝擊。

明清時期,古人在治水上將黃河、淮河、運河作為一個整體系統治理,16世紀的中國在跨流域規劃方面已具有較高的水平。

除了泥沙淤積,大運河北上還有一個難題,就是漕船需要借用黃河水道逆行180里。這段水路需要雇傭縴夫來拉船,每條船的雇傭費用至少需要四五十兩白銀,黃河水大浪急,還有翻船的危險,那麼修建一條新的水道就被提上了日程。

淮安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孟愛民表示,新河道選址就體現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在黃河東北側有兩道防洪堤,當時就在這兩道堤中間開挖了一段人工河道,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段運河。這條新的人工運河就替代了原來180里的黃河水路,這個選址不僅省去了修堤的成本,還節約了用地,這段河道也是京杭大運河最後修成的一段。

古今握手 千年運河迎來綠色新生

大運河是人類千百年來克服自然不利因素、以人力引導水利為生活服務的典範。在大運河上的偉大工程不勝枚舉,今天,大運河仍在不斷運行、不斷改造提升,千年的運河正在迎來綠色的新生。

在運河與淮河的交匯處有一座亞洲最大的水上立交橋,這座橋不是為了車輛通行,而是為了分離河流。在橋上,南北走向的大運河通過80米長的渡槽一路向北,在橋下,東西走向的淮河通過15個巨大的涵洞東流入海。

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劉懷玉介紹:“這座水上立交是現代科技在水文條件非常複雜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次成功的改造和利用,對淮河下游地區防洪減災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大運河上,這樣的改造提升是中國一代代水利工作者智慧的傳承,也是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渴望打破地理環境的限制、實現南北方共同發展的決心。位於山東濟寧城南、京杭大運河畔的龍拱港曾經是一座內河散貨小港,而現在它正在發生一場現代物流的蝶變。

剛剛建成的龍拱港鐵路專用線工程把新鄉至日照的鐵路與京杭大運河連接了起來。今年九月鐵路投入運行後,依託這一道道鐵軌,龍拱港向西將可以深入中原經濟區,輻射西北能源基地;向東可以連接青島港和日照港;向南通過大運河可以連接長江,輻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公路、鐵路、水路,多種交通方式在這裡匯聚,大運河的物流格局正在重塑,實現通江達海的新模式。

在聯通五湖四海的同時,龍拱港也在向著智慧化、綠色化的集裝箱內河港口轉型。

走進龍拱港的裝卸區,軌道吊車上下忙碌,無人卡車來回穿梭。所有這些設施都沒有駕駛員在操作,它們的指令統一來自數百米之外的龍拱港控制中心。

濟寧港航集團龍拱港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幹事周博韜介紹:“現場的七台場橋設備和十台無人集裝箱卡車,只需要這兩名操作人員就可以完成監管和操控,整體的人員配置節省了四十余人。所有的大型裝卸設備都配備了能量回饋系統,在吊具下降的過程中,它會把動能轉化為電能,這一系列的節電措施使港口整體的節電率達到了30%以上。”

著眼于綠色港口的建設,濟寧市各大港口不斷轉型升級,基本實現了煤炭裝卸全過程無塵化,“運煤不見煤、黑港變綠港”正在變成現實。目前,濟寧正在計劃將運河上4000余艘燃油船逐步替換成新能源船隻,讓大運河保持“一河碧水潤兩岸”的景象。

吳橋雜技:傳承發展運河記憶

大運河溝通南北,讓不同地域的文化也得到了交流互鑒。吳橋作為運河沿岸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依靠雜技在全世界都獲得了知名度。下面,我們去那裏看一下吳橋雜技是如何傳承和發展運河記憶的。

蹬缸、倒立、晃圈……在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排練廳內,40名來自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的雜技學員正在練習雜技基本功。他們將在這裡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培訓。

肯尼亞雜技演員馬迪爾斯稱:“這是我第二次來中國。我覺得中國變化很大,變得越來越美麗了。在運河邊練習雜技的感覺真好,這裡是雜技之鄉。”

交流互鑒使得吳橋這個運河畔的小縣城能夠依靠雜技名揚天下。吳橋雜技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尤其是大運河貫通後,便利的交通讓吳橋博采全國各地雜技之長,逐漸成為著名的“雜技之鄉”。近代史上,運河沿線的大城市都有吳橋雜技藝人的身影。

今天,吳橋已有近3萬人從事雜技或與雜技相關的産業。在大運河旁的吳橋雜技大世界,古老的技藝得到復原和傳承。

近年來,吳橋先後推出《運河·印象》《運河畫卷》等大型雜技劇和雜技秀,將古老的雜技與新的藝術元素和形式融合在一起。

吳橋雜技大世界景區負責人徐平表示,通過古今對話的形式,將雜技、歌舞、武術、時裝秀、影視特技等藝術形式相結合,融合中華傳統文化、大運河文化和時尚文化于一體。

隨著《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的出臺,吳橋逐漸形成了雜技教育、雜技旅遊、雜技演出、雜技魔術道具研發四大雜技文化産業支柱。吳橋雜技在運河前進的浪潮中,迸發出新時代藝術的創新活力。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文化中國行·山水間的生態智慧|古今握手 千年運河正在迎來新生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