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就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答記者問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8月06日 11:08:42
央視網 | 2024年08月06日 11:08:42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最高人民檢察院于8月6日向社會發佈2024年1月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最高檢案件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新時代的硬道理。今年上半年,檢察機關主動服務和融入黨和國家大局,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著力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辦案數據呈現出哪些新進展新成效?

案管辦負責人:回顧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需、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所盼,堅持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堅持嚴格依法辦案、公正司法,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切實把“三個善於”融入檢察辦案全過程、貫穿法律監督各環節,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進一步做好刑事檢察工作。全國檢察機關紮實履行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訴訟監督等基本職能,依法懲治犯罪,批准逮捕36.7萬人,起訴76.1萬人,同比分別上升18.5%、6.8%。推動構建以證據為中心的刑事指控體系,堅持證據裁判原則,強化引導偵查,對審查逮捕案件提出引導偵查意見佔比80%以上,提前介入6.2萬件,開展自行補充偵查4.5萬件。進一步推動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實質化運行,開展立案監督工作7.1萬件,監督後公安機關已立案(撤案)6.4萬件,糾正漏捕6300余人、糾正漏訴3.2萬人,對偵查活動違法提出糾正意見19.2萬件次,切實加強刑事訴訟活動監督。加強對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的監督,針對嚴重違法問題提出監督意見11.7萬件,同比上升24.4%。

二是注重監督質與量的統一,進一步做優民事檢察監督。每一起民生大案小案,都關乎民心和政治。加大對民事生效裁判的監督力度,辦結3.7萬件,提出抗訴1800余件、再審檢察建議4600余件;規範辦理民事再審檢察建議案件,切實加強同級監督,法院對民事再審檢察建議裁定再審後改變4600余件,同比上升1.4倍,監督及時性與實效性有效提升。推動民事審判活動違法監督層次不斷深化,監督實質性更強,提出檢察建議2.2萬件。加強民事執行監督,針對民事執行活動違法提出監督意見2.5萬件,協同破解“執行難”。深入開展虛假訴訟專項治理,監督糾正虛假訴訟3800余件;緊盯虛假訴訟背後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加大案件查辦力度,維護司法公正和權威。

三是堅持訴訟內監督與訴訟外監督雙輪驅動,進一步做實行政檢察監督。辦結行政裁判監督案件1萬件,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同步向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等監督意見2600余件,提出的抗訴、再審檢察建議法院改變佔比分別為68.8%、89.2%;針對行政審判、執行活動違法提出檢察建議1.7萬件,檢察建議採納率達到92.8%。拓展訴訟外監督,有序推進對行政違法行為的監督,對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行為,提出檢察建議7800余件;開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反向銜接,辦理案件10.6萬件,既防止以罰代刑,又防止當罰不罰。

四是聚焦精準規範,進一步做強公益訴訟檢察。牢記“公共利益代表”神聖職責,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8.6萬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7.7萬件,民事公益訴訟8800余件。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4.9萬件,檢察建議整改率96.9%,絕大多數公益損害問題得到解決。對發出公告或者檢察建議後仍未解決的,堅持以“訴”的確認體現司法價值引領,依法提起訴訟4200余件,法院支持率達到99.7%。

五是堅持穩步推進,進一步加大檢察偵查辦案力度。檢察偵查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能,是嚴懲司法腐敗、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強法律監督的重要保障。上半年對在訴訟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徇私枉法、濫用職權、刑訊逼供等犯罪,依法立案偵查1100余人,以檢察偵查推動純潔司法隊伍建設。激活“機動偵查”權的適用,對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經省級人民檢察院決定後,立案偵查170余人。

問: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經濟社會形勢、人民群眾要求發生深刻變化,刑事犯罪結構與犯罪態勢也産生了巨大變化,輕微犯罪案件佔比大幅上升,中國進入輕罪治理時代。請簡要介紹一下,今年以來檢察機關如何開展輕罪治理研究、探索梯次治理模式的?

案管辦負責人:2024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各類犯罪109.6萬人,較2004年同期上升1.2倍,受理人數雖成倍上升,但輕罪案件佔比高,如法定刑較低的危險駕駛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兩罪佔比達到兩成以上;同期審結的案件中,因犯罪情節輕微不起訴、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輕罪案件佔比超過85%,較2004年增加30余個百分點;而起訴故意殺人罪、搶劫罪、強姦罪等嚴重暴力犯罪人數較2004年同期下降62.5%,佔比從20.3%下降至3.7%。可以説,輕罪案件已成為犯罪治理的主要對象。今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落實最高檢黨組要求,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構建中國特色輕罪治理體系,切實增進社會和諧穩定因素。

一是堅持罪刑法定原則,完善違法與犯罪梯次治理模式。準確把握罪與非罪、違法與犯罪界限,依法慎重使用刑事打擊手段,對不構成犯罪、證據不足的案件作不批捕9.5萬人、不起訴3.7萬人。借鑒醉駕治理經驗,加強對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等輕微犯罪的治理研究,探索梯次治理模式。上半年,受理審查起訴危險駕駛罪17.1萬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5.9萬人,同比分別下降38.7%、39.2%,均為近年來首次下降。

二是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全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依法懲治犯罪是檢察機關維護穩定的基本職責,依法起訴各類犯罪76.1萬人;對輕微犯罪落實依法少捕慎訴慎押的具體工作要求,持續推動全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上半年刑事案件不捕率34.2%、不訴率19.7%,較2004年同期分別增加26.4、16.7個百分點;認罪認罰適用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部署開展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試點,強化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2024年上半年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9.8萬人,近七成的犯罪嫌疑人在審結前未被採取羈押強制措施。

三是探索輕罪案件快速辦理機制,實現輕罪案件又好又快辦理。探索構建依法及時、就近就便、高質高效的輕罪案件快速辦理機制,上半年,近80%的刑事案件在一個月內辦結。“不起訴”不等於“不處罰”,健全完善行刑反向銜接機制,讓違法者受到相應處罰,2024上半年全國對不起訴案件認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向行政主管機關提出檢察意見6萬人,佔同期不起訴案件的32%,確保輕罪案件能夠受到與其行為相當的處罰。

四是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推動矛盾化解。在檢察辦案各環節推進矛盾糾紛法治化實質性化解,上半年開展刑事和解3萬件,部分地區探索開展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幫助雙方達成和解。調動各類檢察職能服務輕罪治理,探索將參與社區服務、志願活動、法治課堂等作為決定不起訴的考量因素,如湖北、湖南等地檢察機關探索“不起訴+社會公益服務”,鼓勵犯罪嫌疑人自願參加社會公益服務,並作為評估是否不起訴的重要因素。

問: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經濟高質量發展尤為關鍵。全國檢察機關自2024年2月起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在護航企業健康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案管辦負責人:民營經濟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中共中央、國務院及時出臺了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推動到哪,檢察工作就跟進到哪。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以“四大檢察”履職辦案服務經濟發展,為保持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強化刑事訴訟監督,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嚴厲打擊破壞營商環境犯罪,起訴擾亂市場秩序罪2萬人,同比上升52.7%;嚴懲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起訴民營企業關鍵崗位人員職務侵佔、挪用資金、受賄等利用職務便利實施的涉企犯罪5827人,同比上升41.1%。緊盯整治趨利性執法司法問題,加大對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的監督力度。對涉企刑事案件監督立(撤)案近500件。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檢察院依法監督公安機關撤銷一起跨省合同詐騙刑事立案,解除凍結企業賬戶資金1.1億余元,6名民警被處分。

二是加大涉企民事生效裁判和執行監督力度,強化企業民事權益保護。辦理涉民營經濟民事檢察監督案件8000余件,如涉公司、破産糾紛民事裁判監督案件900余件,同比上升9.2%。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楊某侵害某房地産公司虛假訴訟監督案件時,提出抗訴獲法院支持;同時加強對執行情況的跟進監督,雙方就債務清償達成一致意見。注重以法治手段助力化解涉企欠款,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某貿易公司買賣合同執行監督案件中,對法院終結執行程序違法且執行人員怠于履職的情況依法監督,幫助某貿易公司收回合同款588萬餘元。

三是加大對涉市場主體權益保護行政檢察監督案件辦理力度。辦理涉企行政檢察案件9000余件,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9億余元。加強涉企“小過重罰”“過罰不當”等監管執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辦理案件200余件。江西省尋烏縣某百貨店因銷售過期食物貨值569.8元,被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65000元,尋烏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出檢察建議。

四是發揮公益訴訟職能深化保護。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公益訴訟力度,以公益訴訟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立案58件,以檢察履職服務創新發展。

問: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檢察機關在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期間,如何做實做優檢察為民?

案管辦負責人:2024年2月以來,全國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圍繞民生熱點以及勞動者、消費者、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突出民生問題,進一步做實做優檢察為民,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一是突出重點,依法保護特定群體合法權益。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對被害人加強綜合救助。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3萬人,同比上升19.7%,立案辦理涉未成年人公益訴訟6300余件,制發督促監護令1.6萬人。強化婦女權益保障。起訴強姦、猥褻等侵害婦女權益犯罪2.2萬人,同比上升14%;立案辦理婦女權益保障領域公益訴訟900余件,對8000余名困難婦女發放司法救助金7000余萬元。積極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起訴侵犯老年人犯罪1.8萬件,同比上升7.5%;辦理涉老年人權益保護公益訴訟案件600余件。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起訴侵犯殘疾人犯罪1400余件;立案辦理公共場所未建設盲道或管理失范等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公益案件2100余件,有效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天津市人民檢察院針對聽障群體、視障群體、肢殘群體11項就醫無障礙需求,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職。

二是聚焦熱點,維護民生民利。全力保護勞動者特別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起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570余人,辦理勞動爭議及人事爭議民事裁判監督案件2900余件,對涉及勞動爭議的案件支持起訴1.5萬件,幫助農民工追討欠薪7000余萬元。聚焦食藥領域,守護“舌尖上的安全”。起訴危害食藥安全犯罪4900余人,立案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4萬件。緊盯電信網絡領域,守護網絡和個人信息安全。起訴利用網絡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2.8萬人,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700余件。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檢察院針對大量新生兒和産婦信息被買賣,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有力保護公民個人信息。護航金融安全,守護老百姓“錢袋子”。起訴金融犯罪1.2萬人,同比上升7.6%,盡最大努力追贓挽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中,通過對資金、股權的穿透式研判,發現涉案公司對一家項目公司有7億余元債權,可通過參與項目公司破産清算程序追回,大幅提升了案件追贓挽損率。

三是打造亮點,守牢民生底線。加強社會保險領域檢察監督,開展醫保詐騙犯罪專項整治,守好群眾救命錢。推動健全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銜接機制,開展司法救助3.1萬人,發放救助金2.8億元,為因案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被害人解“燃眉之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2024年上半年共接收涉檢信訪1萬餘件,同比下降17.7%,紮實推動信訪工作法治化,解“法結”化“心結”。

問:醉駕治理事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2023年12月13日,“兩高兩部”印發了《關於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從今年上半年數據看,醉駕案件有哪些新變化?檢察機關是如何貫徹實施《意見》開展“醉駕”治理工作的?

案管辦負責人:2023年底,在中央政法委組織領導下,最高檢會同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制定專門意見,統一全國醉駕執法司法標準,構建行政處罰與刑事司法相互銜接、梯次遞進的醉駕治理體系。

一是嚴格做好“新規”適用,依法妥善辦理案件。檢察機關嚴格落實《意見》要求,與公安、法院加強協作,做好舊案清理和新案處理工作。2024年1月至6月,受理審查起訴危險駕駛罪17.1萬人,同比均下降38.7%,達到2021年以來同期最低;佔刑事案件的比例從最高的2022年31.9%下降至15.6%。統一司法標準,對危險駕駛罪決定起訴14.3萬人,同比下降12.2%;決定不起訴2.8萬人,其中法定不起訴1.2萬人,同比上升17.7倍;相對不起訴1.5萬人,同比下降84.9%,切實做到不枉不縱。依託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履行監督職能,對情節顯著輕微、不構成犯罪的案件,監督公安機關撤案近2萬人。

二是嚴把證據關,提升案件質量。強化證據合法性審查,針對偵查活動違法提出糾正違法通知書3900余件;細化證據標準,針對危險駕駛罪開展自行補充偵查7200余人,對於證據不足的案件作出不起訴870余人。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人民檢察院面對犯罪嫌疑人翻供、證人翻證的情況,自行調取犯罪嫌疑人在飯店消費的賬單及消費記錄,復核相關證人,並引導偵查機關依法調取涉案當事人微信聊天記錄、現場視頻監控等電子證據,起訴後法院採納檢察院指控意見。

三是優化辦案流程,打造簡案優辦新模式。針對醉酒危險駕駛案件數量大、涉及面廣的情況,部分地區創新推動刑事簡案快結“一站式”訴訟治理中心建設,提升訴訟效率,檢察機關辦理的近半數危險駕駛案件在7日內辦結,構建醉駕案件快速辦理格局。

四是深化協同治理,做優醉駕“後半篇文章”。與偵查機關、行政執法機關建立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雙向銜接、無縫對接。對作出不起訴的案件,認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犯罪嫌疑人,向有關機關提出檢察意見9300余人,佔不起訴人數的33.9%。積極推動構建醉駕治理防控體系,完善公益服務機制,探索柔性懲戒模式,將自願參加公益服務作為適用認罪認罰、相對不起訴處理的考量因素,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公安局簽訂實施辦法,對被不起訴人適用文明交通引導社會服務和社區公益服務制度,以案促治,著力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

問:新質生産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檢察機關是如何強化知識産權檢察保護、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的?

案管辦負責人:知識産權是新質生産力的關鍵要素,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加強知識産權保護。今年以來,檢察機關不斷強化融合履職理念,圍繞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的全生命週期,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檢察保護,切實服務保障國家創新發展。

一是高質效辦理新類型典型案件,加大司法保護力度。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帶來了複雜多樣的知識産權侵權情形。2024年上半年,檢察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案件1.6萬人,同比上升21.5%;其中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假冒專利罪等疑難複雜案件1800余人,依法懲治侵犯核心技術犯罪。檢察機關綜合運用提前介入、自行補充偵查等方式夯實證據體系,對侵犯知識産權案件提前介入1000余件,自行補充偵查400余件。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全國首例人工智慧芯片領域侵犯商業秘密案時,多次走訪權利人公司,與鑒定人研商解決鑒定難題,最終提起公訴。

二是全面履行檢察職責,推動知識産權全方位保護。在堅持打擊侵犯知識産權違法犯罪的同時,積極推進民事行政檢察監督。受理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1000余件,同比上升2.9%;其中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400件,是去年同期的6.9倍。持續推動知識産權惡意訴訟懲治工作,針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件提出監督意見340余件。在關注知識産權權利人權益保護的同時,注重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其他利益主體權益。立案辦理知識産權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80件;推動落實懲罰性賠償制度,部分案件提出懲罰性賠償訴訟請求。

三是強化綜合履職,實現“權”心全“益”守護。持續推進落實知識産權案件“一案四查”等綜合履職機制,在辦案過程中同步審查是否有涉刑事犯罪、民事侵權、行政違法和公益訴訟線索,善於發現“案中案”。辦理知識産權案件過程中開展綜合履職1500余件,佔比達到25.6%;以綜合履職實現對知識産權權益的全方位、綜合性保護。北京市檢察機關在辦理一起侵害計算機域名糾紛民事訴訟監督案件過程中,發現案外人偽造涉案域名持有人組織機構代碼、法定代表人簽名並對外售賣,涉嫌犯罪,遂及時將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

四是深化協同合作,構建共同支持創新大格局。檢察機關與知識産權局等部門深化協同配合,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侵犯知識産權刑事犯罪140余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440余人;對不起訴案件提出行政處罰檢察意見600人,佔不起訴人數的26.2%。探索構建“技術調查官”制度,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某製造業公司被侵犯商業秘密案時,引入新材料行業的“技術調查官”,判斷該公司銅合金生産線佈局規劃是否構成商業秘密點,以“技術+法律”推進知識産權檢察業務高質量發展。

編輯:陳詩文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最高檢就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答記者問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