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還能拿學分?多所高校開設“減脂”“減肥”課程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4年07月17日 11:39:32
中國青年報 | 2024年07月17日 11:39:32
原標題:減減肥,順便拿個學分
正在加載

5月13日,中國農業大學減脂課課間,一名學生躺在墊子上休息。李鈴瀾/攝

5月13日,中國農業大學減脂課學生進行戶外訓練。李鈴瀾/攝

5月13日,吳敏在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指導減脂課學生做抗阻訓練。汪心悅/攝

  剛剛過去的春季學期,李靖用減了11公斤體重,換到了1個學分。

  在中國農業大學,這名法學專業學生選修了“減脂訓練營”。該課程標明96個學時,與“獸醫寄生蟲學”“數學分析1”等專業課體量相當。

  大學校園肥胖的大學生日益增多。根據教育部數據,2020年我國大學生肥胖率為5.5%。中國農業大學的數據顯示,2023年,本科生中肥胖學生比例為7.1%。這個數字,2021年是6.12%;2022年是6.91%。

  多所高校開設了“減脂”“減肥”課程,如北京大學的“體能提升:運動與膳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減脂塑形”、上海理工大學的“健康減脂”等,希望學生在提升體測成績的同時,還能保持身心健康。這些課程普遍受到大學生歡迎。

  “運動是良醫。”體育教師宋智全説。在北京科技大學,他為“夏日燃脂健康塑形訓練營”帶課。在他看來,體育鍛鍊不僅能塑形減脂,還能釋放壓力,帶來快樂,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開課的消息“一發送出去,立馬收到上千人報名”。

  李靖正在感受這種“雙份減重”的輕快。在連續9周、每週6小時的跨欄、抗阻運動之後,她的體重從72公斤,降到61公斤。説起這組數字,她抑制不住地笑了。

  能跟上就行

  當中國農業大學的減脂課進入最後一週,訓練強度也達到了峰值。3組跨欄練習過後,每個人都大汗淋漓。這學期開課時,他們都屬於“肥胖”人群,報課的門檻就是:BMI超過28。

  BMI,即體重指數,國際上公認可衡量成人肥胖程度,其計算方法為“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的建議,BMI小于18.5為偏瘦,位於18.5至24區間為正常,24至28區間為超重,大於28為肥胖。

  氣溫超過30攝氏度的夏日午後,30多個“大碼”大學生從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裏跑出來,排隊跳過露天操場的跨欄架。身材苗條的帶隊教師吳敏,在他們中間顯得更瘦了。

  學生們鍛鍊時,吳敏來回走動,有時候幫他們調整動作,有時候喊著“加油”“堅持”“最後一組了”。

  李靖剛讀大一,運動時她腦袋裏一片空白,“什麼也沒想”,只感覺到熱,但比起第一次上完課“哪哪都疼”已經好了很多。減脂課上了13周,她已經減重10公斤以上,圓臉變尖了。

  暑假前,北京科技大學“夏日燃脂健康塑形訓練營”迎來第一堂課。

  活動傍晚7點在學校田徑場上舉行,68名身著統一運動服的同學排列成方陣,伴著流行音樂跳減脂操。

  “今天是第一次訓練,我們鼓勵大家‘划水’和‘偷懶’。”訓練營的體能教練宋智全站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説。整場訓練強度不大,場面頗像大學生版“廣場舞”。

  負責該課程膳食建議的于昊老師介紹,很多學生沒有運動基礎,剛開始能跟上就行,保證健康和休息,儘量不要受傷。他説,“想要開心貫穿從頭到尾”。

  別人行,我也行

  上大學的第一年,趙明(化名)體重增加超過20公斤。

  “自己接受不了,同學、室友也會稍微打擊一下。”他説,“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感覺有東西壓在身上,氣喘吁吁,不輕盈。”

  他之前也嘗試過減肥,吃輕食、散步,沒什麼用。報名北京科技大學的減脂訓練營之後,他幻想體重回到健康水平,“驚艷一下父母、老師和朋友,説明我有這個毅力”。

  在中國農業大學,終於穿上小碼衣服的李靖,上減脂課也不光是為了改變“外表”。

  她記得讀高三時,學業壓力大,運動量小,還總想吃東西。進入大學,遇到體測她就犯難,50米、800米項目她只能擦著及格的邊兒,一體檢發現,尿酸數值高出正常值一兩百。她想變得更健康,也想證明自己。

  和李靖一起上減脂課的雨康(化名),高中時也曾通過大量進食緩解精神壓力。高考後,她嘗試過節食、運動,最終體重反彈,膝蓋還跑傷了。龍年春節,她“吃胖了十幾斤”,開學聽説了減脂課,第一反應是“天助我也”。

  另一名學生在減脂課上找到了一種歸屬感——不會被貼上“胖子”之類的“羞恥”標簽,很多人比他還胖,“別人行我也行”。

  決心和行動是兩件事。

  在中國農業大學每週3次的減脂課上,前2周要先教學生怎麼“管住嘴”。麻辣香鍋配飲料、新鮮出爐大油條,統統在“飲食黑榜”之列,吳敏從食品學院請來教授,講授飲食控制食譜。

  開始上課後,李靖3個月沒喝過奶茶,也不吃糖分高的水果。班上有之前靠一天一頓飯減肥的同學,學會了科學飲食,不餓肚子。他們堅持上課、打卡,李靖覺得,“如果只是觀望,會覺得很累,行動起來,會發現和想象不一樣”。

  哪怕各科課程和作業都密集,李靖也沒有放棄每天中午的訓練。她對自己説:“煎和熬都是造就美味的方法。忍耐!”

  另一邊,雨康堅持的動力之一是“陪伴感和連接感”,她用這兩個詞形容和其他同學的關係。她的一個同伴也説,“要是一個人,就空有想法,行動不起來。”

  不過,他們的目標不是“50米衝刺”,無法速成。

  老師要求一週完成3課時和兩次課下跑步訓練,李靖心急,一週7天每天跑5公里,結果受了傷。如今她知道控制體重要放平心態,慢慢來。

  雨康也説“按自己的步調來,樂在其中”,她很久沒稱過體重,不想讓跳動的數字撥亂心情,“知道自己在鍛鍊就夠了”。

  “值!”

  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佈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中提到:“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率達16.4%。”2023年,中國農業大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上報數據顯示,本科生中肥胖學生比例為7.1%,其中男生肥胖率11.1%,女生肥胖率3.8%。

  肥胖學生體質測試達標率低、體育課及格困難,學校連開了3年的“減脂強體”系列課程。吳敏對中青網·中青報記者説,“體測不及格,拿不到學分,是一種學業上的壓力。”

  去年,減脂課上一名體重150多公斤的學生險些因此沒拿到畢業證,面對體測無法過關的窘境,他甚至想過“歪招”:把自己弄受傷,混過體測。吳敏為他規劃了“一天五六個小時的訓練和專門的飲食”。最終,該學生減重30多公斤,第一次跳遠跳過兩米線時,他高興得在地上打了個滾兒。

  吳敏為學生感到高興,在她看來,堅持減重的過程中,不光是人身體産生積極的變化,人的意志品質、生活方式,都有“徹頭徹尾的改變”。她希望學生認識到,只是為了短期的學分這樣一時的利益,體重一定會反彈,“也不一定能堅持到最後”。

  為了帶好這門課,吳敏等教師要閱讀大量文獻資料、與北京體育大學等進行科研合作、檢查學生的每日餐食和運動情況、一週一開會討論課程問題與改革……“簡直像外頭(健身房的)‘一對一私教’。”

  第一期開課,一名女生發來的晚餐圖片把教師團隊裏的劉瑩逗樂了,“這孩子挺實在的,一份麻辣香鍋,旁邊還有一瓶飲料”。吳敏説起一個圓臉學生,瘦了之後頂著方臉回家過年,開學時臉又圓了,一問,説是奶奶要求他必須吃,“對他們也是一種挑戰”。

  為了達成理想目標,中國農業大學的減脂課程將課上訓練與“課外輔導”相結合,老師的投入不少。

  用劉瑩的話説,“大家是志同道合”,吳敏則笑稱“自討苦吃”。但作為體育教師,她不想看著“肥胖學生”連體育及格線都夠不上。

  “我們設計課程,讓學生不再像以前那樣過不了課就拿不到學分,我們會考慮他們的進步,讓他們覺得努力是有希望的,只要往前走,總有一天能達到要求。”吳敏説。

  訓練通常在中午12點多到下午1點多進行,碰到上午下午都有課的情況,吳敏中午花20分鐘扒口飯吃,再匆匆趕到減脂課堂。

  她卻説,“值”。學校體育教學部統計,2024年春季學期減脂方向“身體運動功能課”和減脂方向“健身俱樂部課”,全班92名同學平均減脂4.7公斤,體脂率降低3.2%,體測成績提高10.7分,97.9%的學生尿酸水平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低,52.1%的學生尿酸指標恢復正常。

  在雨康看來,比起互聯網上的碎片化信息,學校給學生群體提供了一個系統的、可操作的減脂計劃,本校食堂服務、用餐費用等情況也被納入考量。

  “可以感覺到,老師是真的想幫我們減脂。”中國農業大學學生褚禮(化名)同學假期沒跑步,把之前的跑步截圖裁去日期發給老師被發現了,“老師非要問我什麼日期、什麼時間跑的”。

  大學減肥課的本質是“育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佈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中國成人的超重率約為34.3%,與16.4%的肥胖率合計超過50%,這一數字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60%。

  2024年3月,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最新版《世界肥胖報告》估計,全球受到超q重或肥胖影響的成年人將從2020年的22億人增加到2035年的33億人,佔比將從42%上升到54%。

  肥胖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減肥是人們迫切的需求,減肥經濟迎合這種需求而生,減脂訓練營是繼減肥藥、減肥保健品産業之後的又一風口。然而,市場上的機構,因營利導向,常常存在專業資質認定不明等問題,發生過人在訓練營中受傷甚至猝死的事件。

  大學裏的減脂課“沒有什麼商業色彩”。

  “老師不會蒙你,不會騙你。”吳敏説,她總結出大學減肥課的一個獨特之處——從未脫離過教育的本質、育人的初心。

  她帶過的5期課程一直進化,整個教師團隊都希望給學生們“做出更好的安排”。

  在北京科技大學的“夏日燃脂健康塑形訓練營”,教師于昊也曾有過因體重而苦惱的經歷。“我以前最胖的時候,拍照片都不太敢往前湊。看到大家,就會覺得這是過去的自己。”談起訓練目標,他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數據,而是培養學生好的生活習慣,讓大家更健康、更開心。”

  于昊的同事李丹陽説,與社會上的“燃脂營”營銷的概念不同,學校一定要讓學生明白,胖和瘦都很美,“你的美不需要其他人定義。訓練營的宗旨是享受運動的快樂,追求健康的生活”。

  李靖深知這個道理,互聯網流行的“白幼瘦”等病態審美潮流從沒有影響到她,但她也不得不面對胖起來很難買衣服的現實。“有些店賣的衣服小得像童裝,很瘦的人都穿不下。”她説,“重點在於無論胖瘦都能擁有更多選擇。”

  雨康曾受抑鬱症困擾。她説,那些“巴掌臉”“A4腰”“漫畫腿”,都是令人焦慮的信息,越是接觸這些信息,對自我的物化可能就越嚴重。如今,她笑著調侃“學校的飯這麼好吃,胖一點很正常,健康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不論胖瘦,要愛自己”。

  截至採訪結束,李靖還保持著長跑的習慣。她形容奔跑時的自己“像一隻粉色的小蝴蝶”,心靈好像也輕盈了起來。

  實習生 汪心悅 李鈴瀾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秦珍子

編輯:及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減肥還能拿學分?多所高校開設“減脂”“減肥”課程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