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位於河北石家莊北部的正定古稱真定,西依太行山、南臨滹沱河,是連接河北與山西的“咽喉”要地,歷史上有“南北通衢、燕晉咽喉”之稱。自漢代以後,長期為郡、州、府、路的治所,曾是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千餘年的歷史給正定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産。
這些天,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正在正定縣開元寺南廣場考古遺址進行現場採樣。此前,這裡曾發現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個歷史時期的連續文化層疊壓,完整保留了自唐代至清代的城池城墻,街道民居以及古代建築體系的演變信息。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陳偉介紹,取土樣的過程中,發現地層夾雜的一些銅渣比較多,是南宋時期一個臨街店舖的位置。他們前期發掘確認它是一個銅器首飾的加工作坊。再進一步取一些樣,更好詮釋當時冶煉加工的發展情況。
1600多年的建城史,給正定留下了獨特燦爛的文化古跡。“九樓四塔八大寺”錯落有致,“二十四座金牌坊”點綴其間。從隋朝開始,九朝不斷代的歷史遺跡,被譽為“古建藝術寶庫”。
正定古城墻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存古城墻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明代時改建為24華里的磚城,設四座城門、城門樓及四座城角樓。四門均為三重結構,設有裏城、甕城和月城三道城垣,這種形制在全國也不多見。
河北省正定縣古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于坪蘭介紹,正定的這個月城是一個彎月形的城墻,甕城和月城城門是錯向開的,形成一個迂迴曲折的形式。敵軍首先要過一道彎彎的、細細的一個月城,攔腰截斷、分段殲滅,然後才能到達裏邊的甕城,再來一個甕中捉鱉,起到易守難攻的作用。
建築學家梁思成曾三訪正定,驚喜于古建文化的豐富珍貴,稱“實在讚嘆景仰不能自已”。如今,我們可以通過他的手繪稿,讀出其中的精妙與巧思。
河北省正定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劉瀛涵介紹,這是隆興寺裏面一座宋代的建築,當年梁思成先生看到這座建築的時候,他對自己的形容説是高興到發狂,因為他看到了和《營造法式》完全一樣的鬥拱。
《營造法式》是宋代一部重要的建築著作。由於它像天書一般晦澀難懂,梁思成踏遍神州,希望通過實例驗證來破解《營造法式》。終於在正定,他遇到了書中所描述的古建築實例。
劉瀛涵介紹,梁思成先生進去之後看到了建築的結構,發現裏面有大木作建築、小木作建築,以及承載重量的曲梁,大木作和小木作通過這根梁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當時,梁思成先生用了一個形容詞,整個建築像“交響樂”一般美妙動聽。
行走在正定古城,仿佛置身於一座中國古建築博物館。我國現存的唯一唐代鐘樓開元寺鐘樓、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宋代佛教建築群隆興寺等,一幢幢古建築,靜靜地矗立在那裏,仿佛帶人穿越歷史長河,感受泱泱文化。
河北正定:樂享古城多彩的煙火繁花
人在古城中,是正定人的生活日常,也是正定古城的特色所在。近年來,當地深入挖掘特色民俗、民間藝術等非遺資源,賦予這座千年古城更大的文化吸引力。通過健全古城功能,讓“城中人”在“煙火氣”中幸福安住。
如今,登臨正定古城的南城門,極目遠眺,古街古樓、古寺古塔構成了正定獨特而美麗的天際線。幾十年來,正定始終堅持將古城保護放在首位,努力讓文化遺産有尊嚴地復活、有價值地存在。不搞大拆大建,精心呵護古城“本真”。
在正定,市民遊客透過政府專門設立的玻璃幕墻,可以直觀古井、古城墻、古街巷等文化地層遺跡,身臨其境,一眼千年。
白天在古城,大家感受到的是歷史文化的滋養。而晚上在這裡,體驗到的則是非遺文化的魅力,鑼鼓點一響,陽和樓“有戲”。
始建於金末元初的陽和樓曾經是文人墨客把酒登臨,創作演出元曲的中心,正定因此也成為元曲藝術重要發源地之一。元曲與漢賦、唐詩和宋詞並列,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千里桑麻綠蔭城,萬家燈火管弦清”,元代詩人描述的就是當時演出的盛況。
河北梆子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彭蕙蘅介紹,正定南北通衢,是當時繁華重鎮。白樸先生,包括關漢卿、王實甫都曾經有過在正定生活和創作的印記。陽和樓周邊的酒樓瓦肆,一些商業的活動,使中國戲曲在民間興盛開來。
今年60歲的彭蕙蘅,這些年一直帶領學生們對從民間蒐集來的曲牌進行整理,試圖找到河北梆子、評劇、絲弦等地方劇種與元曲的淵源。
彭蕙蘅介紹,348個劇種,每個劇種都有元雜劇的影子。他們希望把它傳承下去,讓現代人去認識它、喜歡它。比如蘭花托掌、雙指等,方方面面都充斥著中國戲曲獨特的程式之美。中國戲曲立於世界藝術之林,都是最優秀的,這是我們的文化自信。
古城的夜不只有餘音繞梁,人們或漫步閒談于古城墻上,或歌舞遊戲于陽和樓下,或休閒納涼于百年古槐旁,或歡聚在古街市井繁花中。
在正定,文物與人相近,人與古建相親,歷史文脈與“市井煙火”相互交融,不但讓外來遊客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讓本地百姓樂享小城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