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在寧化縣淮土鎮鳳凰山村,寬敞乾淨的道路,修葺一新的紅軍街,多姿多彩的田園風光,處處彰顯著村莊的宜居與生機。
淮土鎮鳳凰山村
得益於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化段)項目的實施,鳳凰山村面貌煥然一新,遊客越來越多。而這,只是寧化縣推進老區村建設的一幀畫面。
寧化長征精神教育基地
寧化是中央蘇區重點縣,中央紅軍長征4個主要出發地(縣)之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寧化全縣人口只有13萬人,參加紅軍的就有1.6萬餘人,其中參加長征的有6000余人,大部分在湘江戰役中壯烈犧牲,到達陜北的僅58人,建國後僅存37人。
紅色血脈代代相傳,既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老區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寧化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託,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主導産業,做好紅色遺址保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進老區人民福祉,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出老區振興發展的新樂章。
寧化城區 (黃尉峰 攝)
老區發展,産業是基礎。寧化縣推動“兩米兩茶一葉一稻種”特色現代農業持續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累計發展河龍貢米10.25萬畝、薏米7.1萬畝、水稻制種7.79萬畝等。推動礦産深加工、有機硅新材料、光學元器件、應急裝備等工業主導産業穩步增長。
寧化華僑經濟開發區(黃尉峰 攝)
紅色是寧化最鮮明的底色。寧化縣全力實施紅色遺址保護修繕工程,推動紅色、綠色、古色(客家)資源“串珠成鏈”,曹坊中央長征出發地核心展示園等16個、總投資9.74億元的文旅融合項目紮實推進;17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化段)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2.11億元,其中石壁陳塘紅軍第四醫院革命舊址群修復等6個項目建成,長征精神教育基地投入使用以來接待參觀人員超56萬人次……
學生在寧化長征精神教育基地參觀
老區不老,風華正茂。近年來,寧化縣堅持民生優先發展戰略,每年精心組織實施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去年至今,民生領域相關投入達13.91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80.11%。總投資6.29億元的2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穩步推進,翠城實驗中學等16個項目開工建設。實施103個、總投資153.44億元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四縱四橫”城區主幹路網格局逐漸形成,閩贛邊界中部區域中心城市雛形初顯。總投資1874萬元的22個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項目紮實推進,建成市級示範線2條、“一村一品”示範村60個,石壁鎮和石牛村等7個村入選全省鄉村振興示範鄉鎮、示範村創建名單。醫改、教改等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讓老區人民享受改革成果。
嘉寧共建産業園(智慧製造産業園)
老區發展備受各方關注。國家相關部委和上海市、泉港區對口支援寧化老區。寧化縣與嘉定區簽訂22份合作協議,淮土茶油、薏米等農特産品進入上海“魚米之鄉”線上平臺銷售;嘉寧共建産業園(智慧製造産業園)竣工投用等。國家應急總醫院與縣總醫院簽訂醫聯體協議,國家消防救援局在寧化縣建成“一站式”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泉港區多年來與寧化縣深化山海協作,為寧化發展送來“真金白銀”。
興泉、浦梅鐵路寧化站貨運開通
寧化縣健在革命“五老”人員有5人,遺孀10人。寧化縣委、縣政府關心愛護革命“五老”人員生活,讓他們安享幸福晚年。縣老區辦認真兌現落實革命“五老”人員及其遺孀的優待政策,每月按時撥付生活補助;提高“五老”及其遺孀生活補助待遇,革命“五老”人員待遇從去年每月1720元提高到今年每月1870元,“五老”遺孀待遇從去年每月575元提高到今年每月650元等。寧化縣委老幹部局每月電話聯絡革命“五老”人員,問生活、問健康、問需求,每季度深入到他們家裏送學習資料、測血糖血壓,用好用足相關政策,解決他們所遇困難。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發展成果的背後是老區人民傳承歷史的初心和改革創新的決心。面對未來發展,寧化幹群躊躇滿志、無限憧憬。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寧化人民正在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