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攬月 築夢蒼穹!虛擬技術帶你到月球暢想國際月球科研站“模樣”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6月28日 17:06:51
央視網 | 2024年06月28日 17:06:5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向中國科學院移交了嫦娥六號帶回的世界首份月背樣品1935.3克,國家航天局6月27日還表示,未來還將與國際同行一道,共商共建國際月球科研站。那麼,國際月球科研站是怎樣規劃的?有人參與的月球科研工作又將怎麼展開?讓我們通過虛擬技術提前暢想一下。

嫦娥六號任務圓滿完成,我們再次來到月球。隨著嫦娥六號任務的順利實施,我們距離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又更進了一步。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什麼?基本型又是什麼呢?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介紹,我們知道,它將是我國通過多國合作,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共同建設的長期自主運行、短期有人參與,可擴展、可維護的天地一體綜合性科學實驗設施。

那麼,問題來了,國際月球科研站會建在月球的什麼位置?

據説月球南極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一方面是月球南極存在這樣一類山峰,叫做“永晝峰”,聽名字您應該已經猜到了,這裡由於地勢高聳,可以在很長的時間內一直受到陽光照射,有連續180天左右都是白晝,光照條件很好,對執行無人或有人探測任務是一大便利,適合長時間從事科研任務。

此外,根據現有的科學研究,發現月球南極還有不少很深的月坑。在月球南極,太陽的高度不會超過地平線1.6度,因此,有些環形山的底部永遠不會有陽光照射到。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永久的陰影區裏蘊藏著大量的水冰,這將為人類駐留和獲取燃料提供便利。

説完科研站的地點,我們再來暢想一下科研站的樣子。

我們基於此前發佈的月球科研站概念短片,虛擬了它的佈局和外觀。 

您看,當荒蕪的月球表面被這些建築、設施覆蓋時,您會不會也和我一樣,會把它當成一個心馳神往的家園?

這邊像蒙古包一樣的小房子,我猜測應該是各國科研人員駐留期間的住所。為了節約成本、維護方便,這些房子未來很有可能需要在月球上就地取材,通過月壤製成建材,再用月面機器人進行3D打印,或者用搭積木的方式建造而成。

而這個區域,一目了然,這麼多的太陽能電池陣列,我想一定是科研站的能源基地。

這裡有發射基座,有降落平臺,應該是地月往返交通器的停泊點;中國的航天員往返月球,就是通過“夢舟”飛船和“攬月”著陸器來實現的。

這一片大型天線是用來保障地月通信的。如今,科學家們正在規劃深空互聯網的建設,以後在月球上也可以連接高速網絡,雖然遠隔38萬公里,但科研人員、航天員能隨時隨地與同事、家人、朋友保持聯絡,了解地球上每天發生的事情,既高效又便捷。 

再看這裡應該是月球科研站最核心的區域——科學任務實驗區。除了研究宇宙的各種奧秘,這裡還會進行月球植物種植實驗,水稻、馬鈴薯、青菜可能都會出現在月球上。隨著科研站的建設,相信 “食物自由”會在不久的將來在月球上實現。

真的非常期待這些暢想能夠早點變為現實,到那時,月球將不僅僅是我們探索宇宙奧秘的目的地,更是我們人類走向更遠深空的起點。一起期待吧。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九天攬月 築夢蒼穹!虛擬技術帶你到月球暢想國際月球科研站“模樣”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