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地中考有啥“新動作”

來源:新華網 | 2024年06月28日 00:18:56
新華網 | 2024年06月28日 00:18:56
原標題:新華全媒+|今年各地中考有啥“新動作”
正在加載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題:今年各地中考有啥“新動作”

  新華社記者

  高考過後,各地中考陸續開考,有啥“新動作”?

  記者在北京、天津、重慶、湖北等地採訪發現,多地在中考中更加注重對基礎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和思維品質的考查,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學什麼,考什麼”,引導教學回歸教材——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命題處副處長徐冠興介紹,今年天津中考各學科試卷中,70%左右的試題屬於基礎性試題,改編自教材中的習題或練習,“學生只要在日常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學科基礎,就能正確作答”。

  “粗鹽提純、酸鹼中和反應、燃燒條件的探究等題目,都來源於教材。”重慶巴蜀中學化學教研組組長劉暢説,今年中考化學試題突出主幹知識和必備知識的考查,引導教師依據課標和教材開展教學。

  北京物理試卷基於教材情境和素材創設的試題達到總分的50%。例如,選擇題部分的運動和力等題目,考查基本現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實驗題從實驗操作及規範等方面考查學生的測量、讀數、作圖等基本技能。

6月24日,在北京一零一中雙榆樹校區考點,考生進入考點前與老師擊掌。當日,2024年北京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正式拉開帷幕。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緊扣時代融入生活,啟迪學生創新思維——

  小試卷,大乾坤。

  語文試題要求學生探究《鄒忌諷齊王納諫》和《戰國策》選文中的勸諫藝術,英語試題閱讀材料介紹無人機這一科技熱點,化學試題以我國神舟載人飛船和天津地標“天津之眼”作為試題情境……當中考試題遇到中華上下五千年、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新成就,考查的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今年重慶物理試題更加重視與真實情境的深度融合,更加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命題專家介紹,在力、熱、聲、光、電五大板塊的考查中,均選擇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現象、事件生成問題,涉及垃圾分類、智慧快遞車、嫦娥六號等,引導學生基於真實情境發現物理問題,並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中考考生在老師們的加油聲中走入考場。(龍川 攝)

  “五育並舉”,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記者注意到,多地在中考中探索構建“五育並舉”的考試內容體系,推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與學科內容深度融合。

  北京英語試卷單項填空選用素材涉及去養老院參與志願服務、做家務、藝術節等,完形填空選用素材涉及騎馬,閱讀理解選用素材涉及體育鍛鍊,讓考生認識到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對個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湖北省襄陽市第四十一中學校長胡啟勝介紹,今年是湖北全省統一命題後的首次中考(武漢市單獨命題),增加了很多跨學科融合內容,倡導學科實踐活動和項目式學習,“襄陽市還將體育、音樂、美術等納入中考總分”。

  期待中考新答卷——

  物理、化學和生物學三個科目中,各拿出10分用於實驗操作考試;道德與法治科目採用開卷考試形式……北京將於2025年啟動最新的初中學考方案。

  北京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初中學考改革堅持育人導向,通過更加注重對學科素養和思維能力的考查,引導教學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科思維培養,提高學生認識真實世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郝奎剛説,下一步,天津中考將優化考試科目與內容,強化對實驗教學和科學教育的考查,鼓勵學生發展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綜合素質評價在招生中的應用,改變以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的做法,從“育分”轉向育人。

  “要進一步發揮中考‘指揮棒’作用,需通過考試和招生制度同步改革,切實建立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范涌峰説。(記者趙旭、周思宇、張建新、侯文坤)

編輯:及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今年各地中考有啥“新動作”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