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審計工作報告發佈:中央財政赤字4.16萬億元 與調整後預算持平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 | 2024年06月25日 10:53:42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 | 2024年06月25日 10:53:42
原標題:
正在加載

  今天(25日)上午,審計署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一年一度的“經濟體檢”結果如何?一起來看看。

  中央財政管理情況總體較好

  報告顯示,2023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107416.7億元、支出總量149016.7億元,赤字41600億元,與調整後的預算持平。

  國家發展改革委管理分配中央財政投資6800億元,其中安排中央本級支出1800億元、對地方轉移支付5000億元,主要投向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戰略、區域協調和生態文明建設,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等7個領域。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林海: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出中央財政管理情況總體較好,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6.4%,對地方轉移支付同比增長6.1%,全年新增稅費優惠超過2.2萬億元,保持了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和對經濟恢復的支持力度。

  在中央部門預算執行方面,2023年,重點審計的41個部門及所屬346家單位收到財政預算撥款5824.04億元,發現各類問題金額226.26億元,存在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問題向部門所屬單位下沉轉移的趨勢。

  審計發現學生營養餐補助金管理混亂等問題

  圍繞社會普遍關注的教育、就業、鄉村振興等方面,本次審計報告也公佈了一些民生資金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問題。

  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審計方面,審計發現部分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較為混亂、部分供餐單位違規經營、餐食採購招標和供餐監管等不夠規範嚴格等問題。

  在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審計方面,發現10.9萬人應發未發社會保險補貼、部分勞務派遣企業侵害勞動者權益等影響就業穩定的問題。

  在鄉村振興方面,發現防止返貧監測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未兜實兜牢,16縣未按要求將2.36萬名群眾納入排查範圍;649人被虛報完成幫扶但實際未採取任何措施。此外還存在農民財産權益保障不到位等問題。

  移送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310多件

  近年來,審計署推進審計全覆蓋,就是要對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資金、國有資産、國有資源的地方、部門和單位,進行全面審計。今年的審計報告持續關注了國有資産管理使用情況。

  審計署在對22戶央企賬面進行審計時發現會計信息不實、國有資産資金管理薄弱等問題。

  在審計署重點審計的12家國有金融機構中,6家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含金量不高,有的將其他類貸款違規變造為科技、綠色、涉農等重點領域貸款。4家銀行680.59億元名義上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的貸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轉套利。

  國有自然資源資産審計方面,部分地區耕地保護不力,抽查5省市糧食主産區發現,有795.17萬畝耕地用於非糧食作物種植等,甚至搭車搞商業開發。

  審計報告顯示,2023年5月以來,審計共發現並移送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310多件,涉及1200多人。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林海:下一步,審計署將按照全面整改、專項整改和重點督辦的審計整改總體格局,推動審計工作報告中反映的所有的問題整改到位。把審計工作報告中反映的一些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移送給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國資、金融監管等部門以及地方黨委政府,優先重點查辦督辦。

  (總臺央視記者 張藝瑾 王佳林)

編輯:黃佐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2023年度審計工作報告發佈:中央財政赤字4.16萬億元 與調整後預算持平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