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 | 如何分辨氣象災害預警?一文看懂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6月15日 17:22:11
央視網 | 2024年06月15日 17:22:1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如今,極端天氣頻發,如何看懂預警信號,做好相應防範尤為重要。但種類繁多、等級複雜、術語專業的預警如何理解?對日常生産生活有哪些影響?一起來了解。

目前,我國主要有14種氣象災害預警,如常見的暴雨、沙塵暴、颱風、寒潮、高溫、強對流等。根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緊急程度,氣象災害預警設為藍、黃、橙、紅四個級別,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特別嚴重。有些預警只有其中的一種、兩種或三種等級。

以暴雨預警為例,其分為藍、黃、橙、紅四級。當中央氣象臺發佈藍色預警,意味著未來24小時2個以上省區市部分地區將出現50毫米以上降雨,且南方地區有成片(5個縣級行政區以上)或北方地區有分散的超過100毫米的降雨;或者已經出現並可能持續。發佈紅色預警,則意味著過去24小時2個以上省區市部分地區已經出現100毫米以上降雨,且上述地區有至少5站出現日雨量超過250毫米的降雨,預計未來24小時上述地區仍將出現100毫米以上降雨,或者預計未來24小時2個以上省區市部分地區將出現250毫米以上降雨,並有分散的400毫米以上降雨。

但我國氣候複雜多樣,同樣是在夏季出現的50毫米降雨,給沿海地區帶來的是清涼,但給西北地區就可能帶來災害。因此,各地氣象部門遵循屬地化原則,結合本地氣象災害特點,發佈本地預警信號。也就是説,各地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並不完全統一,因此公眾需要重點關注所在地氣象臺發佈的預警信息。

除14種氣象災害預警外,相關部門還會聯合發佈山洪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險等氣象預警預報。

收到氣象災害預警應該怎麼辦?

近5年,國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平均每年發佈34.8萬條氣象預警信息,暴雨、大霧、高溫是發佈最多的氣象災害預警。手機短信、廣播、電視、互聯網或智慧終端都是公眾獲取預警信息的便捷渠道。多渠道發佈手段配合下,預警的公眾綜合覆蓋率達到98.82%。那收到氣象災害預警應該做些什麼呢?

氣象災害預警大致可以分成兩種情況,藍色、黃色預警信號都是“提前警告”,表明雖然目前還比較平靜,但危險可能就在眼前。此時不能掉以輕心,比如遇到暴雨黃色預警,就應該謹慎考慮出行計劃,隨時關注天氣變化。

橙色、紅色預警一般都是在惡劣天氣“進行時”發出的警告,表示惡劣天氣已經發生,並且可能會進一步升級。遇到橙、黃兩色預警信號,則應非必要不外出,儘量留在安全地帶,並做好意外發生的準備。救災部門也要高速運轉,準備及時的應對措施。

隨著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提升,公眾獲取的預警信息更加及時準確。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暴雨預警信號準確率達到93%,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至43分鐘。

一方面,科技進步讓我們能更好地預知危險;另一方面,大家對預警也不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氣象部門提醒,公眾要提高防範意識,留意氣象部門發佈的最新預報預警信息,掌握防災避險知識和技能,關鍵時刻不“輕敵”。

編輯:劉潔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氣象科普 | 如何分辨氣象災害預警?一文看懂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