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經濟循環“血脈”、打通“卡點”“堵點” 聚合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6月12日 16:39:32
央視網 | 2024年06月12日 16:39:32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流通是經濟循環的“血脈”,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産業。如何建設高效順暢的現代流通體系,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受中共中央委託,民盟中央近期就“加大創新力度,提升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在上海、浙江開展年度重點考察調研。

長三角地區,特別是上海和浙江,是我國商貿流通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調研組在兩地深入十幾家商貿流通企業和園區以及大型工業企業進行考察調研,實地了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如何才能更加順暢高效,更好滿足人民需求、保障民生供給,如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進而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等問題。

民盟中央調研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吳德勝稱:“重點按照統一構建大市場的戰略格局,圍繞商貿流通體系這樣一個切口,尋找在全國層面能夠推廣的體制機制。”

在上海西郊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大屏上實時顯示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蔬菜、水果等農産品儲運情況和質量檢驗報告等信息。負責人向調研組介紹,上海市每天有60%的蔬菜和45%的果品都來自於這裡。作為上海市民的“菜籃子”和“果盤子”,交易中心要保證充足供應,更要讓大家吃得安全。這裡設立了檢測中心,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農産品,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完成檢測。

據了解,由於部分農副産品的産地還不具備簡便快捷且符合國家標準的檢測能力,蔬菜生鮮全面從源頭把關目前仍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調研組認為,應在加快建立農産品信息共享平臺等、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讓農産品更快更便捷直達百姓餐桌的同時,加強源頭監管能力建設,統一標準,確保供應安全。

民盟中央:消除體制機制障礙 打通“卡點”“堵點”

此次調研,如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也是調研組高度關注的問題。

專家介紹,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比重雖然已由2003年的21.4%下降到2023年的14.4%,但同歐美等發達國家佔GDP8%左右相比,還是偏高,這一問題在滬浙地區同樣突出。

專家介紹,物流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受政策、法規、行業標準、技術規範等制度性因素影響所造成的成本就是制度性成本。其中既包含著企業必須承擔的一部分合理支出,也包含因為制度設計不合理、政府管理不到位或者管理缺失所造成的過高支出。調研組專家表示,解決制度性成本過高,關鍵是要進一步深化商貿流通領域“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專家指出,我國鐵路、公路、海運和內河水運之間的銜接不暢是影響物流效率提升的一大堵點,如果能夠通過強化港口與鐵路以及公路等的規劃銜接,通過合理調配運力,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對於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來説還有巨大空間。

調研組還詳細調研了商品和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存在的隱性壁壘、流通規則和標準體系建設相對滯後,以及基礎設施仍不夠完善、物流網絡分佈不均衡等“卡點”“堵點”問題。

為了使調研報告所反映的問題更加全面,民盟中央還委託寧夏、黑龍江、新疆等省份的民盟組織,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

民盟中央調研組成員、民盟中央副主席張道宏稱:“民盟中央將在綜合調研的基礎上形成調研報告,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為進一步完善提升我國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進而推動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民盟的智慧和力量。”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暢通經濟循環“血脈”、打通“卡點”“堵點” 聚合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