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為什麼多年之後重新變熱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4年06月12日 06:04:04
中國青年報 | 2024年06月12日 06:04:04
原標題:夜校為什麼多年之後重新變熱
正在加載

  夜校,這個具有年代感的名詞正回歸公眾視野。

  近來,全國多地夜校火熱開啟。“開課即滿”“一座難求”,上夜校成為不少都市青年下班後的新選項,也成為教育市場的新風口。

  面向職場人的興趣班

  近來,“90後”莊安愚在手機導航軟體上,將“蘇州大學北校區工科樓”設置為下班後的新目的地。他報了蘇州大學夜校的ChatGPT課程。“我不在乎夜校的結業證書有沒有用。能學到知識,肯定比在家刷短視頻強。”

  “我想給8小時外的自己另一種可能。”古典舞學員袁靜是一名“二娃寶媽”,雖然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很大,她還是盡力爭取“屬於自己的時間”。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已成為一些都市青年的新時尚。

  去年8月,江蘇省常州市工人文化宮煥新開放。暌違20多年,“職工夜校”再度走進職工市民的生活,12個大類65個班的名額被1191名學員“秒搶”。

  今年3月,上海市民藝術夜校春季班放出680門課程,500元12節課,吸引73萬人線上搶課,“中醫石氏傷科”5秒鐘搶完。截至5月,武漢青年夜校已累計開設各類課程228節次,覆蓋學員8000余人次。

  夜校並非新鮮事物,在我國已有逾百年曆史。《北京大學日刊》就有記載,1920年1月18日,該校學生會平民夜校開學,蔡元培專門發表演説。

  從建黨初期創辦工人夜校,提高工人文化程度、喚醒工農革命意識,到新中國成立後大力掃盲、教授生産技術,再到改革開放後鼓勵提升學歷……在各個歷史時期,夜校發揮著不同的教育作用。

  江蘇青年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陳蘊哲認為,與上世紀的夜校主要滿足學歷教育需求不同,當下夜校主要提供非學歷教育服務。此外,課程不僅限于傳統的教育培訓,還涵蓋藝術、文化等多方面內容。換言之,如今的夜校更像是“成人版的少年宮”“青年人的老年大學”,是面向職場人的興趣班。

  夜校的舉辦主體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文化館、共青團、工會、婦聯等公共機構,提供低價甚至免費的公益性夜校課程。二是高校繼續教育學院、職業院校,它們長期面向社會開展非學歷教育;以江蘇為例,169所普通高校中有137所舉辦高等繼續教育,非學歷教育年度規模400余萬人。三是民辦社會培訓機構,課程以付費為主,有的初期提供免費或低價體驗課,或與公共機構合作提供廉價課程。

  風潮何以席捲多地

  課程時尚多元、兼具社交屬性,是不少夜校吸引年輕人的地方。

  探戈舞、街頭攝影、手衝咖啡、塗鴉心理學、非遺工藝手作、古琴、識別收集礦石……隨著年輕人不斷“解鎖”有趣的課程,這些“下班後的小確幸”“‘回血’型夜生活”,讓夜校成為打工人“去班味兒”的絕佳選擇。

  天津美術學院2021屆畢業生石遠宇去年底和同學創辦了南京“參野燈”夜校。在他看來,輕鬆、“反內卷”的學習氛圍,是夜校走紅的重要原因。

  “夜校招生消息發出當天,我就收到了近百個好友申請。”石遠宇告訴記者,畢業後,他在少兒美術班、高考藝考班、老年大學都工作過,“夜校不僅價格相對便宜,而且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彼此不存在競爭關係,大家出於興趣愛好聚到一起,也可以拓展職場之外的朋友圈。”

  積極學習提振了很多年輕人的精神。“下了班就趕夜校,只有上學的時候才有這種感覺,但比那時候要開心。”“上夜校讓我覺得人不再內耗了,之前下班後刷手機只會越來越累,上夜校後感覺氣色都變好了。”

  價格也是吸引力之一。“不是興趣班上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價比。”這句網絡流行語解釋了夜校受青睞的部分原因。

  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商業培訓機構的課程往往價格不菲,如一節瑜伽小班課要200多元,私教課要500多元。而夜校相對低廉的費用,讓更多人願意為自己的興趣買單。

  記者梳理髮現,大多數夜校平均每小時收費在百元以下,且多為30人以內的小班化教學。採訪中,“便宜實惠”“性價比高”是不少學員的集中評價。有學員認為,與動輒數千元、上萬元的私教課、興趣班相比,夜校的舉辦主體多為公共機構,不必擔憂“跑路”風險,消費更放心。

  也有人上夜校是為彌補職業能力短板。“人工智慧的應用已是大勢所趨,要跟上崗位最新需求、克服本領恐慌,就得不斷學習。”莊安愚説。

  “觀察哪些夜校課程火、需求大,可以看出社會上要什麼、缺什麼,這對高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有借鑒意義。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儲備好相關技能和素養,有助於進一步增強就業創業能力。”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韓偉説。

  “夜校熱”如何持久

  在滿足青年學習技能、培養愛好、治愈焦慮、增進社交等多元需求的同時,部分夜校也存在質量、運營等方面的隱憂。

  一些公辦夜校在運營模式上缺乏可靠支持,面臨難以持續的尷尬局面。

  中部某市青年夜校由一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擔,每週有6節課,每節課約30人。“有的課程成本較高,如一節調酒課就需1500元。”該中心負責人説,屬地街道是目前主要的經費來源,“不少年輕人希望我們擴大規模、增加種類,但我們能調動的資源畢竟有限,未來如果一直免費,維持運轉也很困難。”

  東部某市主城區共青團組織負責人也坦言,目前他們的夜校仍為公益免費模式,“現在市面上的夜校越來越多,魚龍混雜,我們對於收不收費很慎重,擔心砸了招牌。”此外,一些高校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但對辦夜校仍持觀望態度。

  27歲的武漢小夥侯卿(化名)説:“有的夜校課程價格明顯偏低,其實是‘試聽課’‘福利課’,課上老師大部分時間在推銷正價課程。新瓶裝舊酒,最終還是賣課、辦卡、辦會員那一套,體驗感很不好。”

  受訪夜校學員、舉辦方以及高校學者認為,防止“夜校風”變成“一陣風”,不同舉辦主體可分類施策,在教學內容、經營模式等方面加強監管提供扶持,多措並舉促進夜校健康發展。

  “學員最看重的是上課質量。”石遠宇認為,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需加強監管,可定期公示夜校機構“白名單”,建立健全學員評課反饋機制,督促夜校機構不斷調整課程安排和教學方法,誠信經營。

  在陳蘊哲看來,公共機構辦夜校需兼顧公益性和持續性,重點把好課程的師資質量關、教務管理關、思想導向關,不宜大包大攬,更不可當“甩手掌櫃”,可與國企、民辦社會培訓機構等合規第三方合作,發揮後者更貼近市場、更為靈活的優勢。

  共青團南京市鼓樓區委書記于文建議,發揮“夜校+”的平臺效應,深度整合區域文商旅資源,融入技能提升、健康養生、婚戀交友、就業創業等服務,將夜校帶來的青年流量轉變為區域發展的青春力量。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

  “新華視點”記者 陳席元 熊翔鶴 杜子璇

編輯:宿黨輝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夜校為什麼多年之後重新變熱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