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升級、跨界“上新”、海外“出圈”……舌尖上的“端午經濟”釋放消費活力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6月04日 11:25:07
央視網 | 2024年06月04日 11:25:0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端午將至,粽葉飄香。眼下,粽子消費市場已經開始熱鬧起來。今年有哪些新品讓人眼前一亮?端午消費市場又迎來哪些新的變化?跟隨記者一起去看一看。

端午節臨近,消費迎來小高峰,特別是粽子、艾草等節日特色産品銷量一路攀升。電商平臺大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粽子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一倍左右;其中,廣東、浙江、江蘇消費量位居前三。在粽子口味選擇上,南北方一直有飲食偏好差異。

大數據分析顯示,如今,隨著人口的流動和大眾嘗鮮意願的提升,過去涇渭分明的南北口味差別日漸縮小。華北地區,消費者對鹹粽的接受程度明顯提高;而熱衷於鹹粽的南方人,也表現出了對於豆沙粽的喜愛。

更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健康需求提升明顯,粽子作為食物的熱量值成為了關注重點,受訪者中41%的消費者更看重粽子的低糖屬性。蔬果、菌類等解膩食材餡料,以及用粗糧替代糯米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 

粽子跨界“上新” “端午經濟”升溫

記者走訪各地商超發現,除了鹹肉粽、豆沙粽等傳統口味,還有不少果味粽等“跨界”新品,這也為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增添了節日氣氛。

在廣東江門市的一些超市、賣場,各式粽子琳瑯滿目,有傳統口味的粽子,也有大黃米豆沙粽,山楂、榴蓮冰粽等新口味,不僅豐富了市民的選擇,也為傳統佳節增添了一份時尚新意。

在浙江寧波江北的一家大型超市,各種口味的粽子擺在了顯眼位置,許多創新口味的粽子吸引了不少消費者。

在嘉興市一家食品企業的産品展廳,幾款剛剛出爐的粽子新品被端上了桌。這款桃膠銀耳雪蓮子粽散發著淡淡的甘甜香味,與傳統的肉粽相比多了一絲“小清新”。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研發團隊通過近一年的準備,從上百個品項中選出了20多個品種投産上市,研發的理念主要圍繞著健康與口感。

這些全新口味的粽子也得到了許多經銷商客戶的青睞,貨品供不應求。

老味道受青睞 晉祠米粽訂單趕制忙

一方面,粽子的口味在不斷推陳出新,讓大家有更多選擇;另一方面,傳統的粽子依舊保持原有的製作工序,留住記憶裏的老味道。

在位於太原晉源區的太原市種植類非遺傳習中心,這兩天,當地的工作人員們就忙碌地趕制著大批晉祠米粽訂單。

走進生産車間,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簾。工作人員們分工明確,熟練地進行著粽葉洗煮、江米淘洗、粽子包制、初次蒸煮、真空包裝、二次高壓高溫滅菌等工序。每道工序都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確保粽子的品質和口感。

據了解,晉祠米粽的製作過程十分講究。選用上好的晉祠江米和優質的粽葉,再加上特製的餡料,經過精心包制和蒸煮,最後製成香氣撲鼻的粽子。這種粽子口感軟糯、味道香甜,深受消費者喜愛。

新標準助力 老字號企業海外拓訂單

此外,今年,為讓粽子這一傳統美食在海外“出圈”,不少企業正從擴大産品出海向推動品牌出海轉型,通過創新産品等方式與國際市場接軌。

記者在浙江嘉興的一家食品企業生産車間看到,近1000名工人指尖飛舞,一隻只粽子快速成型。端午臨近,生産車間裏比往常忙碌許多。

今年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産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多。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粽子的蒸煮工作?秘密就藏在了眼前這個剛剛投入使用的“真空粽數智化車間”裏。

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煒介紹:“生産的效率大概可以提升30%,味道變得更加濃郁,而且肉變得更加嫩。”

記者從中國商業聯合會了解到,全球首個中國傳統節令食品國際標準——《粽子》食品法典國際標準今年正式發佈,為粽子打開國際市場創造了新機遇。截至目前,中國食品企業的30多個粽子品種遠銷到了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比增長18.5%。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口味升級、跨界“上新”、海外“出圈”……舌尖上的“端午經濟”釋放消費活力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