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地”一體化 “數字孿生”技術助力塞罕壩向“智”而行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5月27日 10:22:13
央視網 | 2024年05月27日 10:22:13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三北”地區是指我國的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分佈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廣袤的戈壁。作為“三北”工程建設的重要區域,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利用新技術,為塞罕壩森林資源的智慧化經營提供有力支撐。

這兩天,塞罕壩機械林場北曼甸分場的工人們開始在樺樹林下種植落葉松,這種新的造林方式能使森林的結構更穩定,抗病蟲害能力更強。

塞罕壩機械林場北曼甸分場副場長張志偉稱:“我們分場今年春天的造林任務有1791畝,4月底的降雪有效增加了土壤墑情,現在正是造林的好時機。”

隨著林場的樹木越來越多,森林防火的壓力也增大,為此,塞罕壩機械林場建立了“天、空、地”一體化的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體系。今年,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還首次用上了“數字孿生”技術,在“雲上”一比一搭建的數字“塞罕壩機械林場”代替以往需要人工完成的大量環境分析、隱患排查工作,確保27條穿越塞罕壩機械林場的輸配電線路的安全。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員工李昊衡介紹:“我們在進行激光點雲掃描的時候,是對線路通道及左右兩邊三十米距離進行採集。數字孿生模型就像雙胞胎一樣,可以真實反映輸配電線路、森林草木以及周邊環境信息,進行數字化映射和智慧化模擬。”

目前,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82%。預計到2030年,塞罕壩的森林覆蓋率將進一步提高到86%。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天、空、地”一體化 “數字孿生”技術助力塞罕壩向“智”而行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