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潮人繡古城”串珠成鏈 古城千年風範煥發新活力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5月21日 09:23:49
央視網 | 2024年05月21日 09:23:49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潮州古城擁有超過1600年的歷史,是中國東南沿海保存最完整、文物最豐富、形態最活躍的城市之一。潮州堅持活化歷史文化遺存與延續城市文脈並重,讓古城的千年風範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初夏的潮州古城,山水如畫、古樸典雅,遊人絡繹不絕。牌坊街上,20多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串連出一條近2公里的文化軸線,漫步其間,如同對話千年曆史。

  在古城昌黎路,有一座四柱三門、三層結構的“昌黎舊治”坊,記錄著唐代文學家韓愈因直言勸諫被貶潮州時仍堅持人生理想,興學助農的一段佳話。

  來到潮州後,韓愈驅鱷除害、關心農桑、延師興學,廣播詩文教育的種子,為官清廉的他還拿出自己的俸祿捐給學校。在潮州的經歷也促使了這位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學家,將現實主義的思考和社會人文關懷融入文學創作,並對後世産生深遠影響。

  如今,就在潮州古城“昌黎舊治”牌坊不遠處,昌黎路小學孩子們正在誦讀韓愈的詩文經典,感受傳承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奮發向上、堅持理想的民族精神。

  潮州市昌黎路小學校長周桂全表示,潮州人今天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與韓愈文化、韓愈精神密不可分。潮州古城是潮州文化的核心承載地,我們站在這片土地上就要責無旁貸地傳承。

  潮州古城核心區有720多條街巷和大批明清古民居建築,延續嚴格的文化保護規劃,守護古城古跡、古宅古厝。近年來,潮州採用“潮人繡古城”的思路對古城歷史文化遺産價值進行挖掘、激活。

  潮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潮州市文化遺産保護專家庫成員吳凡舸表示,我們從非遺“潮繡”上獲得了很多靈感,在細節上做微更新、微改造,用“繡花”功夫讓老厝老宅兼顧居民舒適性和遊客的體驗感。在大空間上串珠成鏈,系統地激發文物景觀帶的整體功能。

  自2020年《潮州古城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5年)》出臺以來,潮州古城內陸續開展“百家修百厝”“博物館之城”等文物修繕、活化利用項目,各文物點和歷史建築得到系統性保護。

  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文物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黃智敏介紹,近期實施的廣濟橋橋墩修繕、辜厝巷林宅修繕等項目都是維護文物風貌完整性和使用安全性的重要舉措。未來,還會繼續加強文物資源的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用數字技術賦能文物新生。

編輯:楊書傑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文化中國行 | “潮人繡古城”串珠成鏈 古城千年風範煥發新活力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