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經典向新行丨紋樣與科技融合 為新質生産力“蓄勢賦能”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5月05日 23:52:59
央視網 | 2024年05月05日 23:52:59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晚間新聞):紋樣,是指提花織物上的花紋圖案,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每一道紋樣都是時間的印記,訴説著古老的故事。從簡單幾何到繁複圖案,它見證了文明的進程,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審美。它是視覺的盛宴,更是文化的橋梁。從傳統到現代,從藝術到生活,當傳統文化遇上現代科技,每一項創新都是對未來的深情告白。今天的《千年經典向新行》,我們就順著這些紋路,穿越千年,觀往知來,欣賞美的力量,凝視創新的成果,洞察它對新質生産力的拓展。

  這個“五一”假期,許多人從各地趕赴北京,去看一場精美絕倫的展覽。“花開敦煌——常沙娜從藝八十年藝術與設計展”在中國工藝美術館開幕。老先生一生致力於保護、傳承下來的敦煌壁畫紋樣,令人驚嘆。

  常沙娜:一生致力於傳承敦煌文化

  紋樣,通俗説就是圖案。中國紋樣伴隨華夏文明的發展傳承而來。從紅山文化到商周的青銅器,從秦漢的玉器漆器再到隋唐的紡織品,以及明清的青花瓷上,都少不了紋樣的裝點。而被譽為“敦煌少女”的常沙娜,則是將敦煌紋樣作為自己一生致力追求的事業。無論是參與人民大會堂的建築裝飾設計、主持設計紀念雕塑《永遠盛開的紫荊花》,還是在耄耋之年帶領團隊參與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外立面設計及館徽方案,她都不斷從敦煌元素中汲取靈感。如今94歲高齡的她,仍在為我國文化美術發展貢獻智慧。

  敦煌藝術和工藝美術設計研究專家 常沙娜:要古為今用,按照時代的發展,結合起來,要跟功能相結合。

  數字技術“激活”沉睡在庫房中的紋樣

  保護並傳承好,是利用和創新的前提。為了將精美的中國紋樣傳承下來,常老帶領團隊將其花費畢生心血整理的敦煌紋樣,編撰成《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供人們欣賞、應用。而在蘇州這座絲綢博物館裏,另一個紋樣團隊則在致力於數字技術的建設。這裡收藏著來自中國不同年代的7萬多片珍貴的絲綢紋樣。受場地、環境、時間的限制,數萬片絲綢紋樣無法一一對外展示。管理者們用數字技術對絲綢樣本高清掃描後,各種細節,大到圖案、色彩,小到每一步的針法、層次,都清晰地展現在電腦屏幕上。這還讓研究人員有了新的發現。

  蘇州絲綢博物館數字化工作人員 崔粲:通過研究這個就可以發現,每一緯的時候都是兩個顏色。紅色的線被掐在了藍色線下面,這部分的話是藍色的線被掐在了紅色線下面。

  數字化採集、數據庫存儲,“激活”了沉睡在庫房中的更多紋樣,讓它們可視、可聽、可觸、可感。

  古為今用 傳統紋樣煥發新活力

  傳承的基礎上,如何讓這些瑰寶不束之高閣,而是更多姿多彩地融入大家的生活?這是老藝術家和年輕傳承人共同的願望。寓意吉祥的祥雲紋樣與剪紙風格的雪花結合,經過創新設計的紋樣呈現在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奧運火炬上,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文化之美。在故宮,借助虛擬現實技術,福紋、魚紋、纏枝紋、團錦花紋等紋樣細節以裸眼3D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靜態的紋樣“活”了起來。而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上,三十多種傳統紋樣,在AR技術的加持下,幻化成漢代的漆器、唐代的絲綢、宋代的玉、明代的琺瑯彩,呈現在觀眾眼前。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副院長 崔冬暉:把敦煌壁畫當中的紋樣一點點拆解和分析出來,再一次變成新的一種設計的可能性,改變和美化我們現代人的生活,這也是中國傳統紋樣的一次新的發力,也是一次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別衍生。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視聽技術與智慧控制系統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蔣偉:這些優秀的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通過供給側的數字化,為後續需求側的數字化,提供基礎的前瞻性的工作。

  如今,更多基於傳統的創意國潮設計,正在生活周邊隨處可見。一段趣味的紋樣拼圖、一盞精心製作的紋樣氛圍燈, “紋樣+文創”,讓不少年輕人陶醉其中。 

  比闊腿褲顯瘦、比連衣裙優雅,洋氣又百搭。“紋樣+體驗”,讓馬面裙成為了今年火爆的“拍照打卡神器”。 

  除了文創與服飾,獨具匠心的設計師們還“取其形,傳其神”,讓傳統紋樣訴説獨屬於中國人的浪漫。在北京地鐵7號線萬盛西站,壁畫《共襄繁榮》將鼓樓、天壇等北京標誌性建築與敦煌紋樣相融,“寶相花”象徵著盛世繁花滿京城。“九色鹿”象徵著中國文化中“真、善、美”的精神。

  探索傳統文化精神的創新表達,為新質生産力“蓄勢賦能”。紋樣和科技融合的産業,正在以精彩的形式轉化為“向新而行”的中國故事。

  【央視短評】以經典之光堅定文化自信

  傳統紋樣,曾經被中國人穿在身上,端在手中,是中國人生活的精彩裝點。今天,它再一次融入我們的日常,這其中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矢志保護與傳承,除了新技術讓傳統文化的應用變得更加方便、更加廣泛,更有傳統文化本身的魅力無限。真正的經典,只會歷久彌新。無論是紋樣,還是“五一”假期我們連續播出的宣紙、木雕、陶瓷、絲綢,都飽含中國文化的理念與精神。何以中國?它們都是鮮活的、有力的答案。新時代、新技術、新質生産力,賦能千年經典,讓傳統文化更加精彩,也讓我們的文化自信更加堅定。

編輯:邢斯馨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千年經典向新行丨紋樣與科技融合 為新質生産力“蓄勢賦能”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