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下足“繡花功夫”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5月02日 15:46:53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5月02日 15:46:53
原標題:城市更新下足“繡花功夫”
正在加載

  近日,上海市靜安區談家橋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圖為項目施工現場。

  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把“口袋公園”建設作為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舉措,利用城市街頭邊角、閒置地塊、河道兩岸等建設了一批“口袋公園”和“體育公園”。圖為近日,市民在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溪“口袋公園”休閒。

  邱洪斌攝(人民視覺)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在推進城市更新過程中,針對全民健身需求,因地制宜打造健身場所,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圖為近日,兒童在即墨區通濟街道一處“口袋公園”遊玩。

  梁孝鵬攝(人民視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民生工程、裏子工程、安全工程這三大工程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更新工作。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中國不少城市已初步搭建城市更新工作框架。最近,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成都、泉州等地紛紛出臺新一輪舉措,對城市更新加以細化、優化。

  不同地方城市更新方式有哪些特色?目前城市更新有哪些新看點?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精準施策,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老北京滷煮、大同刀削麵、柳州螺螄粉、東北鐵鍋燉……從北京市東四地鐵站一路向北,街道兩側的全國各地特色小吃讓人目不暇接。伴隨美食香氣而來的,是一座座“修舊如舊”的京韻風貌建築。城市更新正為北京增添新的色彩。

  今年以來,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各地城市更新舉措陸續“上新”。

  有的健全體制機制——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近日印發《北京市城市更新實施單元統籌主體確定管理辦法(試行)》等三個規範性文件,于2024年5月10日正式施行。據介紹,新政策明確了北京市城市更新實施單元統籌主體的確定路徑,重點解決“誰能當主體”“誰來確定主體”“如何確定主體”“主體能幹什麼”“如何監督管理”5個方面的問題,同時進一步理順了城市更新項目庫運行機制。

  有的探索科學綠化——保護好城區內的古樹名木,是廣東省廣州市城市更新工作中面對的重要問題。2022年8月,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曾運用科技手段,歷時5小時破解遷移難題,實現全國首例古榕樹全冠移植。在今年5月15日起施行的《廣州市舊村莊舊廠房舊城鎮改造實施辦法》中,廣州再次強調“三舊”改造應當加強城市綠化和樹木保護工作,結合實際需求優化綠地佈局,按照規定編制樹木保護專章。

  有的補齊市政短板——“以後不用踩水出門了”“門前道路不再坑坑洼洼”……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不少居民感受到市政建設帶來的變化。據了解,自邯鄲市2024年城市更新“出亮點、補短板、疏堵點”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有關部門積極行動。今年3月起,永年區住建局圍繞便道提升、城區道路管網改造等領域開展摸底排查,謀劃了26條道路改造提升項目,目前16條道路已開工,預計8月份前完成改造提升。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文忠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城市更新通常包括房屋修繕、增加公共設施、綠化環境、商業街區更新、歷史街區保護、老廠區和老工業區的活化再利用等,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全國已有數百個城市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多地出臺城市更新條例、管理辦法、指導性文件和各種支持政策。除了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也積極將城市更新與城市體檢工作相結合,按照‘先體檢後更新’‘無體檢不更新’的模式全面查找城市的短板問題,推動城市更新工作朝著精細化、系統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張文忠説。

  因地制宜,開發與保護相得益彰

  每座城市都有獨特的發展歷程和人文風貌,城市更新的看點也各不相同。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需要因地制宜、下一番“繡花”功夫。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潘芳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特徵決定了各地應採取差異化的城市更新策略。比如,安徽省銅陵市大力實施生態修復,積極探索老舊工業區更新的新機制;黑龍江省鶴崗市將廢棄用地轉換為公園綠地和都市農業等綠色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吸引力等。

  位於山東省濟南市中心城區的上新街片區歷史文物、名人故居較多,具備深厚的人文底蘊。但該片區也有自身的煩惱:現存建築以上世紀50年代前後修建的平房為主,居住環境較差;周圍水、電、氣等配套設施落後,許多居民仍在使用旱廁和罐裝液化氣,生活不便。原有産業外遷,也導致當地發展動力不足。

  “我們通過保護和活化歷史文化遺産,改善居住條件,展現片區的文化魅力;通過産業導入、提升城市軟實力,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城市體驗。”濟南城市發展集團市中公司副總經理李震向記者介紹,城市更新過程中,上新街改造並非簡單拆除重建,而是在保護的基礎上活化利用。

  “以田家大院為例,更新改造時首先明確施工程序,施工前進行多次技術交底,製作工藝樣板,反復驗收校核;施工時先進行樣板段施工,達到效果後進行批量施工。房屋施工時,為減少對原有墻體的擾動,外墻部分均用人工進行清理清洗,剔補墻磚重新勾抹灰縫,力求與原建築風貌保持一致。”李震説。

  今年,濟南市有關部門計劃完成上新街和濼源大街沿線老舊房屋和上新街市政道路的改造提升。截至目前,沿街房屋的改造修繕已完成70%,市政管線敷設及道路回填硬化已完成。

  中山路是福建泉州古城的南北中軸線,擁有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百年紅磚騎樓建築群之一。近年來,這裡的部分建築年久失修、立面風貌受損,地下管網老舊、排澇能力不足,架空明線密布、各類表箱雜亂,制約了古城的保護和發展。

  泉州市住建局技術中心副主任謝永明告訴本報記者,為了讓僑鄉老街煥發生機、留住鄉愁,泉州市有關部門以“低衝擊、微干擾”的方式精心織補城市功能,推動古城更新。“目前,我們已完成中山中路、第一分區29條街巷的提升,正在循序進行中山南路等區塊的提升工作。此外,泉州還對重要節點開展修復提升,如工藝美術廠、狀元街、清源書院等;增加了城市配套項目,如口袋公園、公廁、變配電房、停車場等。”謝永明説。

  謝永明認為,城市有機更新的過程中,施工方應下足“繡花”功夫,力爭做到交通組織微循環、居民生活微干擾、施工機械微型化、施工組織微擾動,保障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質量、保障工期受控、保障用水用電、保障上學上班、保障道路通暢。

  盤活資源,釋放高質量發展潛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中國各地推動城市更新的主動性日漸增強。

  城市更新,更注重盤活資源。4月9日,作為天津市首個百億元級大型“工改工”項目,天津港保稅區海港城市更新項目開工,旨在對現有工業、倉儲、物流用地進行升級改造,更好激發土地要素活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集聚發展。

  “天津海港區域存在生産性服務業配套不足、交通組織不暢、載體結構性短缺等問題。海港城市更新堅持‘拆改留’並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鼓勵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和微改造。對於國盾廠房、海港中央公園、海關卡口等,我們採用提升改造的更新方式,增強結構安全、完善使用功能、煥新海港活力;對現狀設施較為良好的德民廠房、久益廠房等,採取‘大保留微修繕’的更新方式,在服務好現有優質産業的同時,增強同類産業引入。”天津港保稅區城市更新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輝對本報記者表示,相關舉措旨在“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質量”。

  城市更新,更突出以人為本。最近,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陸曉鈞的行程滿滿噹噹。在她的日程表裏,大量行程與淡水路社區的進一步更新改造相關。該社區是上海衡復歷史風貌保護區中市井煙火氣最濃郁的街區,0.33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常住人口超8000人,城市更新需求大、難點多、要求高。

  陸曉鈞介紹,淡水路社區周邊有多家寫字樓和商場,附近老年住戶多、年輕白領多、外來遊客多、街邊小店多。“我們在有限的區域內下了‘繡花’功夫,不僅注重‘硬體’改造,還做好‘軟體’配套,力求讓各類群體都有獲得感。例如,推動單位附屬綠地開放共享,把街區內的封閉式綠地打造成‘走得進去、坐得下來’的街角會客廳;打造便捷有趣的街區‘零距離家園’,為不同群體提供高品質服務;推動老舊小區顏值‘煥新’,開闢‘圍爐茶話’議事區、打造‘一平方米玩具屋’等空間,為老人、小孩提供休憩場所。”陸曉鈞説。

  “城市更新不僅是物質空間的簡單更新,還要為城市産業升級、居民生活提質服務。未來,城市更新工作需要更多耐心和恒心,精準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潘芳説。

編輯:甄濤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城市更新下足“繡花功夫”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