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胡夢雪、黃玥
一份象徵全國青年最高榮譽的榜單,4月30日揭曉。
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決定,授予30名同志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個青年集體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翻開今年獲獎者的簡歷——其中,既有奮戰一線的緝毒英雄黃昌立、填補關鍵領域技術空白的領軍人物姜磊等先進個人;也有推廣“中國方案”的援外醫療隊、踐行扶貧接力的學生支教團等青年集體……來自大江南北、各行各業,這本由夢想匯聚的“青春年鑒”上,奮鬥者之名題寫在扉頁。
殘疾人游泳運動員郭金城,6歲時因意外導致雙臂截肢,但他從未放棄夢想。2023年8月,郭金城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得殘疾人游泳世錦賽冠軍。那一刻他在泳池中高頻擺腿急速“飛翔”,被網友讚為“無臂飛魚”。
1997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首次頒獎時,郭金城尚未出生。如今這批“95後”“00後”,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顯風采,用奮鬥拼出無限可能。
以“五四”為名,獎章何以成色足?
讓沙地“添綠生金”,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管護員郭璽的青春很“靚”。他和父輩們默默堅守在騰格裏沙漠,治沙造林30.63萬畝,栽植各類苗木7000多萬株,將林場管護區林草植被覆蓋率從不足3%提高至超70%。
甘作三沙一株“抗風桐”,瓊臺師範學院附屬永興學校幼兒園園長洪美叔,6年如一日堅守在海島邊疆的教學一線。從普通教師到駐島軍嫂、從懵懂新手到行家裏手,青春的“根係”也在此越扎越深。
五四獎章歷來重視“面向基層,面向生産第一線”,鼓勵以廣闊天地為爐,淬煉青春的光澤。
青年何謂?“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1915年創刊的《青年雜誌》曾這樣給出定義。
百餘年過去,今天的青年乘時代春風,執炬向前、綻放躍動。
在國際賽場,他們斬獲中國人在世界技能大賽通信領域歷史上首枚金牌,在馬裏亞納海溝萬米深淵定位等方面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在科教前沿,他們團隊作戰,運用數智賦能甲骨文傳承保護研究、推廣水稻“一次栽種,多次收割”種植模式,“用國家的大事業磨礪青年人的真本領”;
他們在偏遠鄉村擔負著3萬餘平方公里的供電保障,守護“邊疆牧民的生命線”;為留守的孩子們插上“音樂的翅膀”,唱響中國現實版“放牛班的春天”……
從救亡圖存、興學圖強的吶喊,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逐夢,青年始終與時代同行。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今天的青春,要挑戰的“海拔”更高、疆域更廣。人們樂見一代代青年以天下為己任,用鍥而不捨的奮鬥,不斷書寫奉獻青春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