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體徵維持餐”走紅 專家:不宜長期食用

來源:成都商報 | 2024年04月18日 04:49:59
成都商報 | 2024年04月18日 04:49:59
原標題:方便、快捷、碳水少 “生命體徵維持餐”走紅
正在加載

  “我帶的午餐很簡單,兩根香蕉和一袋五穀豆漿,不用開火,就是吃久了看到肉眼睛會‘發光’。”市民劉曉告訴記者,這樣的飲食她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只要能維持身體正常運轉即可。”

  臨近夏日,“減肥”又成為熱門話題。一個蘋果加咖啡,或者煮玉米和雞蛋,或者一盒生菜,就是一餐……這兩天,主打方便、快捷的“生命體徵維持餐”火了,記者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搜索,發現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極簡風工作餐,在小紅書上該關鍵詞相關帖子超6萬,微博上相關話題已經超1億閱讀。

  極簡的“生命體徵維持餐”走紅

  下班路過超市時,劉曉買了幾根黃瓜、香蕉和幾袋豆漿,這就是她這幾天的正餐。“每年夏天都是我‘身材焦慮’的時候,這樣吃,省事又健康。”劉曉告訴記者,有時候她也會用麵包配青菜,或卷心菜擦絲配料汁,用飯盒裝上放進包裏就能帶走,“甜甜的,挺好吃。一個月我瘦了8斤。”

  記者了解到,“生命體徵維持餐”來源於歐美,是一種以冷、素、量少為特點的飲食方式,主打生吃,不放或少放油、鹽,食材單一、方便快捷,適合上班族和健身、減肥群體。

  “上週四我帶了玉米、番茄、黃瓜和煮雞蛋到公司做午飯。類似餐食我每週會帶三四次。”從事電商工作的董毅告訴記者,她堅持這樣的餐食是為了健身增肌。

  上海市民葉小姐向記者分享了她最近的飲食——一杯咖啡加一盒小番茄,“這樣的簡餐攝入碳水少,吃完不容易困,工作效率更高”。

  方便、快捷、健康,成了“生命體徵維持餐”的標簽。記者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搜索,發現不少網友都在分享自己的極簡風工作餐,小紅書上相關帖子數量達6萬多個,微博上相關話題已經超1億閱讀量。

  熱量低、營養單一,不宜長期食用

  “生命體徵維持餐”真的健康嗎?真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為此,記者諮詢了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梁清月。

  梁醫生告訴記者:“一般而言,20多歲、50公斤左右的女性,在不運動的情況下每天需要1800卡左右熱量。現在網上流行的‘生命體徵維持餐’整體熱量較低、營養元素單一,不適宜作為長期的飲食方式。”

  梁清月表示,2022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居民需要攝入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和堅果類以及烹調用油鹽5大類食物,“其中谷薯類是膳食能量的主要來源,成年人每人每天需要攝入穀類200~300g和薯類50~100g。谷薯類為人體提供了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保持人體的基礎代謝”。

  她強調,“生命體徵維持餐”中碳水化合物的缺乏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降低,“人會沒精神、免疫力降低、容易感冒,女性還會閉經、脫髮、失眠。此外,由於大腦是人體中最依賴葡萄糖的器官之一,當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少,血糖變低,對大腦功能也會造成損害”。

  此外,梁清月還提到,“生命體徵維持餐”中的生食、冷食也會導致維生素缺乏。“中式餐飲中的食材都是通過烹飪加工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這些脂溶性維生素在加工後更容易被吸收,而常吃‘生命體徵維持餐’有可能導致此類維生素難以被人體吸收,繼而導致維生素缺乏。市民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來避免這種情況。”

  稍加調整,中餐同樣可以減重

  有網友提到,與中式餐飲相比,“生命體徵維持餐”碳水化合物較少,不會導致血糖升高,甚至表示“吃完不容易困,工作效率會更高”。對此,梁清月告訴記者:“吃完容易困,是因為主食中米麵等精細糧過多。建議市民可以在主食中增加粗雜糧,例如玉米、土豆、紫薯、雜糧飯等,同時以蒸、煮和少油少鹽的烹調方式進行處理。”

  那麼,市民應該如何保證合理的飲食結構呢?梁清月建議:“主食中,谷薯類食物要保證多樣,建議每天攝入穀類200~300g和薯類50~100g;蔬菜方面,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量至少達到300g,也就是‘一捧’的量。同時,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魚、禽、肉、蛋120~200g,還需要保證奶類、大豆和堅果及油、鹽的攝入。”

  “對於希望減重的人群,可以通過調整用餐順序來實現減肥目的。比如,可以在飯前喝一杯脫脂或低脂牛奶,甚至溫水、蔬菜湯。飲食中,可以先吃肉,再吃菜,最後吃主食來控制體重。”梁清月表示。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呂佳羽

編輯:及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生命體徵維持餐”走紅 專家:不宜長期食用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