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持續向好提振投資信心 境外機構連續“加倉”中國債市

來源:央視網 | 2023年11月21日 12:29:37
央視網 | 2023年11月21日 12:29:3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佈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情況。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24萬億元,約佔銀行間債券市場總託管量的2.4%。從單月來看,10月,境外機構對人民幣債券的買入規模超400億元,創下過去四個月以來新高;9月,境外機構對人民幣債券的買入規模接近200億元。境外機構已連續2個月凈增持人民幣債券。

境外機構連續“加倉”中國債市

境外機構連續“加倉”中國債市是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專家表示,一方面,我國國內經濟基本面的積極變化,外資增強了對中國經濟未來穩定發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外部諸多因素變化也使得更多境外機構選擇人民幣資産進行多元化配置。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 田利輝:今年,特別是下半年,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各項政策精準發力,從具有針對性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到財政政策的國債投放,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同時,戰略性新興産業取得一定技術突破和進展,帶動進出口結構不斷優化。這些國內經濟基本面的積極變化,都使得外資機構增強了對中國經濟未來穩定發展的信心,增強了對人民幣資産的信心。

從國際金融形勢看,近期,美國多項經濟數據顯示出美國通脹降溫,美聯儲連續暫停加息也帶來美元指數震蕩下行、美國國債收益率有所回落。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從此前的走擴開始逐漸步入收窄過程,外部諸多因素也使得更多境外機構選擇人民幣資産進行多元化配置。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溫彬:金融市場交易的是未來預期,目前,美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通脹率超預期回落導致美聯儲降息預期上升,美元指數下跌伴隨美債收益率回落,中美利差呈現收窄跡象,疊加中美元首會晤取得多方面成果,人民幣匯率開始企穩回升,將進一步提振境外機構投資者做多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針對10月我國國際收支情況曾表示,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進一步提升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産信心,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人民幣資産的避險屬性也逐步增強。

投資渠道優化 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

在資金凈流入的同時,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參與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截至10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其中541家通過直接投資渠道入市,814家通過“債券通”渠道入市,245家同時通過兩個渠道入市。

近年來,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2017年以來,“債券通”南北向通先後推出。隨著境外投資者持債規模擴大,其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風險的需求在持續增加。今年5月啟動的“北向互換通”,也就是中國香港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連接,參與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和內地銀行間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機制安排,能夠顯著提升境外投資者管理在岸人民幣債券利率風險的能力,賦予投資者較高的交易靈活度。專家表示,一系列金融工具落地,將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進入我國資本市場。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 王青:今年以來,包括“北向互換通”等在內,一系列金融工具落地也增加了境外資金對人民幣資産的風險管理手段,此外,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等措施的相繼出臺,吸引更多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我國資本市場。未來,海外央行和主權基金對人民幣債券仍有較強的剛性配置需求,這都會不斷提振外資進入人民幣債券市場的信心。

編輯:劉潔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經濟持續向好提振投資信心 境外機構連續“加倉”中國債市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