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這段話出自2018年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一直傳承著深沉的家國情懷。今年適逢中秋國慶“雙節”來臨,八天長假裏,大江南北的人們走親訪友歡聚在一起,分享勞動創造的幸福快樂,感知各地發展新氣象,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真實、最生動、最富活力的場景。
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最深沉的情感,體現著愛家和愛國的統一,新時代的中國正賦予這一情感鮮明的時代印記。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在突破120萬億元大關的同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後比上年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4%,快於全國平均水平,脫貧成果進一步鞏固;全國民用私人轎車保有量16685萬輛,比2021年末增加954萬輛,是百姓生活富裕的直接體現……這一串串數字背後,是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區各部門切實為民辦實事、讓群眾得實惠的真實寫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共和國不變的追求。
國家富強、民族復興,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體現在讓老百姓“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求也越來越多元。以剛剛過去的暑期消費市場為例,7至8月份,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8.3億人次,創暑運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暑期旅遊演藝場次、票房收入、觀影人數同比分別增長兩倍、五倍和七倍左右。這份文旅消費成績單,正是我們在奮鬥中不斷追求美好生活的體現。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新征程上,讓我們賡續家國情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把我們4億多家庭、14億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接續奮鬥、奮勇前進,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本期解讀:姜葳 央廣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