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生鮮食用農産品》強制性國家標準,將於2024年4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的發佈實施,將為強化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引導生鮮食用農産品生産經營企業適度合理包裝、規範市場監管提供執法依據和基礎支撐。
作為消費者,如何快速判斷包裝是否屬於過度包裝呢?對此,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也公佈了相應的方法。
消費者一般可以通過“一看、二數、三算、四問”,簡單判斷商品是否屬於過度包裝。
“一看”,就是要看商品的外包裝是否為豪華包裝,包裝材料是否屬於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
“二數”,就是數清包裝層數,判斷蔬菜(包含食用菌)和蛋類包裝是否超過3層,水果、畜禽肉、水産品類的包裝是否超過了四層;包裝層數的計算過程中,裝入整個生鮮食用農産品的網兜/網套、兩種材料疊加組合包裝、抽屜式組合包裝計為一層。計算時,直接接觸生鮮食用農産品的包裝為第一層,依次類推。
需要提示的是,銷售包裝不包括物流防護包裝以及冷卻、氣體調節、防潮等保鮮保活功能性用品。簡單捆紮繩、標簽、標識、襯墊、隔離物、填充物、緩衝物、貼體包裝、緊貼銷售包裝外的熱收縮薄膜不計為一層。
“三算”,就是要測量或估算外包裝的體積,並與允許的最大外包裝體積進行對比,看是否超標。
“四問”,詢問包裝材料成本與銷售價格,計算兩者之比,看是否超標。
上述只要有一個不符合要求,就可以初步判定為不符合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