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又是一年好“豐”景 全國秋收地圖看哪五穀豐登

來源:中國天氣網 | 2023年09月23日 08:13:08
中國天氣網 | 2023年09月23日 08:13:08
原標題:秋分至!又是一年好“豐”景 全國秋收地圖看哪五穀豐登
正在加載

  中國天氣網訊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今天(9月23日)我國迎來了秋分節氣。秋分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天高雲淡,桂蕊飄香,秋風拂過,送來豐收的味道,農田裏滿是忙碌的身影。秋分也是農民豐收節,中國天氣網推出常年秋分節氣期間全國秋收地圖,看哪五穀豐登、農事繁忙。

  【全國秋收地圖】秋分不割 霜打風磨

  “秋分不割,霜打風磨。”秋分節氣,是秋收、秋耕、秋種的最佳時節,也是農事最繁忙的時期之一。從2018年起,秋分節氣被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成為了全國各地農民歡慶豐收的盛大節日。

-1

  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秋收地圖可以看出,常年秋分時節,四川盆地、重慶、貴州北部等地的玉米、水稻等作物基本已完成秋收;新疆沿天山地區北麓和南疆盆地西部等地的棉花,甘肅南部、陜西南部、山東、河南、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江蘇中部和北部、安徽中部和北部、湖北、湖南中部和北部、貴州、廣西北部、四川南部、雲南大部等地的玉米、水稻等作物進入秋收。

  而東北大部、京津冀、內蒙古東部和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陜西北部、寧夏等地的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新疆南疆盆地南部的棉花,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江西、湖南南部等地的水稻等作物常年要等到秋分節氣結束後才陸續進入秋收的核心時段。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目前,全國秋收進度完成約1成。其中,重慶基本結束,四川收穫近8成,貴州近6成,湖北過5成,雲南約4成,新疆近2成,湖南一季稻約7成,江西一季稻過2成,河南南部開始收穫;全國其餘大部秋收糧食作物處於蠟熟至成熟期,將於9月下旬陸續進入大範圍收穫階段。

  秋分期間的天氣趨勢對作物來説至關重要。建議北方農區要加強秋收作物後期田間管理,新疆已吐絮棉區做好大面積機采收獲准備。四川盆地、江漢等地降水偏多地區要做好收割機具和烘乾設備調度,抓住降水間隙儘快搶收已成熟作物,並注意通風儲存或烘乾入庫,以免籽粒發芽霉變。江南、華南加強晚稻田間水肥管理,適時增施穗肥,確保晚稻穩健生長。

  【秋分天氣】晝短夜長 日漸寒涼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晝夜均而寒暑平。”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因此秋分跟春分一樣被稱為“日夜分”。秋分過後,晝短夜長、日漸寒涼。

  隨著秋分的到來,我國大部陸續進入涼爽的秋天,秋季版圖達到鼎盛。華北至長江中下游沿線一帶秋高氣爽,長江流域完成夏秋轉換。

  秋分時節,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易産生降水,如西南等地秋雨正當時。雖然下雨的日子依然較多,但暴雨、大雨出現的機率減小。

  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此時冷空氣開始活躍,氣溫也隨之下降,一夜涼過一夜,寒涼感凸顯,尤其是最低氣溫下滑迅猛。中國天氣網盤點氣象數據發現,秋分節氣期間,全國平均最高氣溫為20.8℃,最低氣溫9.1℃,在下半年首次跌至10℃以下。

  伴隨降溫,北方初霜凍範圍迅速擴展蔓延,東北、內蒙古、新疆一帶將陸續迎來初霜凍。進入10月,初霜凍範圍將繼續南擴,華北等地也可見初霜凍。

  【秋分物候】雷始收聲 蟄蟲坯戶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秋分時節雷聲逐漸終結,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河流和湖泊水量變少。

  “秋分時節兩頭忙,又種麥子又打場。”秋分既意味著豐收的喜悅,也是耕種的標誌。此時正是秋收、秋耕和秋種的“三秋”生産期,需重點防範初霜凍、華西秋雨、寒露風、大霧等天氣對農業生産方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秋分養生】涼風習習 注意添衣

  秋分有吃秋菜、祭秋月、送秋牛、粘雀子嘴和豎秋蛋等民間習俗。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説,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就是由此而來。

  防秋寒和秋燥是秋分節氣的養生要點。可多食用一些甘潤生津和潤肺的新鮮果蔬,比如秋梨、百合等;還可以做一些慢跑、瑜伽等舒緩的運動項目來鍛鍊身體、抵禦秋寒。

  俗話説“春捂秋凍”,但“秋凍”也要講究科學。在剛進入秋季的地區,可根據天氣變化,逐漸增加衣物,不要急於換上過厚的衣服,同時注意鍛鍊,增強免疫力。

  春種秋收,一年的灌溉耕耘,斑斕的色彩最終呈上沉甸甸的答案,人們用淳樸的方式,為神州大地編織著最美的秋裝。此時,秋意更濃,涼風習習,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正是人間好時節。疏朗時節,快意秋分!(文/劉珺 圖/任成英 數據支持/胡嘯 王偉躍 部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甄濤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秋分至!又是一年好“豐”景 全國秋收地圖看哪五穀豐登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