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學習重慶市渝中區李子壩嘉陵新路63號,鬱鬱蔥蔥的草木中掩映著一道紅門。這裡坐落著中國唯一一座以外國將軍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史迪威博物館。
8月29日,習近平主席復信這位史迪威將軍的後人。
在復信中,習主席表示,感謝伊斯特布魯克在來信中分享史迪威將軍及史迪威家族幾代人同中國友好交往的故事,從史迪威家族身上,我感受到了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史迪威家族與中國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故事還要從這位將軍説起。
2023年8月8日,觀眾在史迪威將軍生平圖片展上參觀。
約瑟夫·史迪威,1883年出生於美國佛羅裏達州,是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在長達42年的職業軍旅生涯中,史迪威將軍曾五次來華,並長期在重慶工作和生活,一共在中國生活了12年。因對中華文化、中國社會有著深刻的了解,史迪威將軍也成為當時美國軍界有名的“中國通”。
日軍突襲珍珠港後,二戰盟軍中緬印戰區成立。因為對中國的了解,史迪威將軍被派往中國。
修築公路、奔走前線、竭力阻敵……約瑟夫·史迪威來到中國後,曾出任同盟國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美國部隊最高司令官等職。在艱苦卓絕的緬北滇西戰役中,他與杜聿明等中國將軍一起指揮中國軍隊與日軍進行了殊死搏鬥,並最終戰勝日軍。
他還協助中國共産黨,將一批對延安而言“比黃金更珍貴”的醫療設備順利運抵延安。此後,他持續保持對解放區的援助。
史迪威將軍摒棄當時大多數美國人對中國共産黨的政治成見,公正、客觀地評價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爭中不可取代的地位。1943年,在他的努力下,羅斯福總統在一份“態度非常強硬的電報”中,明確表示應把共産黨納入美國政府對華援助的範圍。
史迪威將軍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2015年9月2日,史迪威榮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2023年8月8日,重慶史迪威博物館,史迪威將軍後代和朱德同志後代共植友誼樹。
在中國生活期間,史迪威將軍與朱德同志結下了深厚友情。1946年,史迪威因胃癌去世時,朱德同志曾表示,“史迪威將軍的死,不但使美國喪失一個偉大的名將,並且使中國人民喪失一個偉大的朋友。”此後數十年間,兩人的後代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絡。
今年是史迪威將軍誕辰140週年。2023年8月8日,重慶史迪威博物館舉行了約瑟夫·史迪威將軍誕辰140週年紀念活動。在當天舉行的紀念史迪威將軍誕辰140週年研討會開幕式上,史迪威將軍的外孫——82歲的美國陸軍退役上校約翰·伊斯特布魯克在視頻致辭中深情地説:“史迪威將軍與中國人民有著深厚的情誼,中國人重情重義,不會忘記朋友,雙方應該永遠銘記,承前啟後,續寫友誼。”
此次,習近平主席復信的對象正是約翰·伊斯特布魯克。
約翰與中國也有著密切聯絡。退役之後,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史迪威與中緬印戰場上。中國學者曾赴美,希望找尋當年中緬印戰場上陣亡的美國軍人後人,多次問詢無果後,最終在約翰的幫助下拿到了一份珍貴的名單。
約翰的母親是史迪威將軍的大女兒南希·史迪威。南希有個中文名字,叫史文思,她少時在中國生活,能説一口流利的漢語。因在家裏孩子中年紀最長,南希一直作為史迪威將軍的“家事秘書”,並負責料理他的後事。
史迪威將軍的三女兒史文森對中國也非常有感情,她當年就出生在北京協和醫院,從小拜中國畫家為師,還學習了中國書法。18歲時,她在北京美術學院舉辦過一次畫展,回美國後,曾教授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課程。
上世紀70年代,中美關係走向正常化。史文思和史文森姐妹倆訪問中國,回到曾經的家。約翰表示,“回去之後,我母親和姨媽很想為中美關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創辦了一個史迪威獎學金。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她們會定期外出募款,讓人們為史迪威獎學金捐助。”
至今,每年中國春節,史文思和史文森姐妹倆都會組織家人聚餐,吃一頓“年飯”。
2023年8月8日,史迪威將軍曾外孫女蘇珊·科爾(左二)、南希·米爾沃德(右一)在史迪威將軍生平圖片展上參觀。
此次史迪威將軍140週年誕辰活動,將軍的曾外孫女蘇珊·科爾和南希·米爾沃德也來到了重慶,他們還帶來了史迪威家族的第五代子孫。
南希·米爾沃德説:“人文交流關鍵在人民,這次帶我們的孩子來到中國,是想向他們展示一個不同的世界。儘管我們可能存在差異,但依然需要團結友愛、兼容並包,這也是史迪威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
“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從鼓嶺故事傳播百年迴響不絕,到艾奧瓦州老朋友續寫與河北的不解之緣,再到史迪威家族與中國跨越百年的深厚情誼,無不印證了習主席這句話。
正如習主席在復信中所説:“回望過去,中美兩國為抗擊日本法西斯、爭取世界和平並肩戰鬥;展望未來,中美兩國也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