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于7月12日正式起航,目前已抵達北冰洋楚科奇海,正在進行科考作業。總臺央視記者王楠也隨船出發,全程記錄我國此次北冰洋科考進程。在此次北冰洋科考中,都有哪些新鮮見聞?又有哪些有趣的小知識?《北冰洋小課堂》為您帶來北極“新知”。
01
原來,
北極天空經常霧濛濛、灰濛濛!
北極的天氣是湛藍湛藍的嗎?答案是完全否定的,萬萬想不到,北極的天空,大多數都是霧濛濛的。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隨船氣象預報員 孫虎林:北極夏季天空總是灰濛濛、霧濛濛的,它的原因主要是有非常頻繁的海霧和相對多的低雲。這是第2次到第12次,我們觀測的極區能見度情況。接近五分之一的時間,這個能見度是低於一公里的。每天都有可能出現海霧。從這個空間場分佈來看的話,海霧沒有明顯的規律。
北極為什麼有頻繁的海霧和低雲?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隨船氣象預報員 孫虎林:第一,到了夏季,海冰迅速融化,水域面積增大,大量的水汽從海洋裏進入大氣,造成近地面大氣的濕度增加。第二,每年夏季都有很多氣旋從環北極地區進入北冰洋,給北極地區帶來了豐富的水汽和熱量輸送,富含水汽和熱量的空氣進入北極遇冷凝結,容易産生平流霧和低雲。第三,由於冰面反照率高,會在近冰面産生輻射冷卻效應,這就使得在近地面大氣産生一個逆溫層,而逆溫層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大氣層結構,它就像一個蓋子一樣,把水汽壓在一個近地面的一個層次裏,低層空氣遇冷凝結,容易産生輻射霧。
所以説,海冰快速融化、水汽熱量輸送、近地面逆溫層是北極大氣夏季天空總是看著霧濛濛、灰濛濛的三個主要原因。
南極天空也是霧濛濛嗎?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隨船氣象預報員 孫虎林:南極主要跟所在區域有關。像我們的中山站所在的東南極地區,以及羅斯海地區,由於它的緯度比較高,受繞極氣旋影響相對比較少,它的天空多數時間都是一個比較顯示蔚藍的一個天空。而長城站所在的南極半島海域和威德爾海海域,它是處於亞(南)極地的一個海洋性氣候,水汽非常充沛,雲量也非常多,海霧也非常頻繁。它那邊的天空,多數時間也會顯示(呈現)灰濛濛、霧濛濛的感覺,像北極一樣。
02
北極南極,
海冰不是一個味兒!
北極的海冰是什麼味道的?北極和南極的海冰是一個味兒嗎?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隊員 陳曉東:這個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浮在海面上的冰,總體上來看,北極的冰鹽度更高一些,更鹹一些。
其實我們生活在北方的很多朋友,比如説黑龍江、吉林的一些朋友,在河冰或者湖冰周圍生活的朋友,其實會嘗過河冰的味道,它是沒有味道的,它和冰塊是一樣的,內部幾乎沒有鹽分。但是生活在遼寧、山東沿海地區的朋友,有可能嘗試過冬天海邊結的海冰,其實它是有味道的。這種海冰,它一般的鹽度,是在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大概我們説是鹽水(海水鹽度)的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左右。所以嘗起來沒有海水那樣苦那樣澀。極地的海冰也是這樣,如果直接從海水凍結的海冰,通常稱它為浮冰,它是有鹽度的。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隊員 陳曉東:在南北極,除了海水直接凍結形成的浮冰以外,還有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叫作冰山。冰山是怎麼形成的呢?是由於冰川在陸地上發生滑移,當它一部分已經滑移到水面上之後,斷開之後,掉落到水中,形成了一個冰山。那麼冰川的形成,是通過積雪長年累月的堆積而形成的,所以冰川本身是沒有鹽分的,所以它産生的這些冰山也是沒有鹽分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這種淡水冰。
北冰洋,主要的地理特徵是海洋,但是南極是有大陸的,存在很多的這種冰川,它會形成特別多的冰山,所以在南極冰山所佔的體量是相當大的。北極因為冰山很少,淡水冰佔比相對比較少,這也是為什麼北極的冰總體上比南極的冰更鹹一些,鹽分更高一些。
03
教你一眼辨兩極海冰
兩極都有很多的海冰,但是怎麼能一眼區分呢?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隨船氣象預報員 孫虎林:南北極海冰,它在融化階段,它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南極海冰,它在融化階段是一個動力學破壞為主的過程,因為南極海冰它在的區域是南大洋,南大洋是被西風帶控制,西風帶有非常大的涌浪和風浪,這樣的話,這些涌浪就會造成這個海冰,從一整片破壞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再從一塊塊大的變成一塊塊小的,這樣的一個消融過程。冰面上是相對平整的,基本上沒有融池。
而北極海冰,北冰洋相對是一個封閉的海域,是被陸地環繞的,它沒有一個強的動力環境場,所以它的消融過程是以熱力學的融化為主,太陽輻射在其中産生了主要的作用。它在冰面上産生一個個融池,使得冰面一點點融化,但是它下面可能還是連在一起的。這樣我們在冰面上看到的就是一個個融池,融池非常多,很不平整。這是南北極海冰它在形態上的一個非常大的差別。
04
北極南極,
海冰大不同!
兩極海冰,哪個更善變,哪個對氣候變化更敏感,北極海冰“南極化”又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關於兩極海冰的大不同。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隊員 林龍:首先介紹一下南北極的地理差異。南極周邊是南大洋,北極周邊是眾多陸地和島嶼,南極的冬季海冰範圍可達1800萬平方公里,夏季的海冰範圍只有300萬平方公里。北極的海冰冬季的最大範圍為1200萬平方公里,夏季為400萬平方公里。因此,南極的海冰相對北極來説,具有更強的季節性變化。
什麼是北極海冰“南極化”?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隊員 林龍:我們把只經歷一個冬季生長季節的海冰稱為一年冰,把經歷至少一個冬季生長季節或一個夏季融冰季節的海冰成為多年冰。南極的海冰以一年冰為主,北極的海冰,多年冰相對南極佔比更高一些。隨著全球變暖,北極的增溫速率是全球的接近四倍,北極的多年冰正在被一年冰所取代,也就是説北極的多年冰比例在減小,一年冰比例在增大,因此學術圈有一種説法,叫作北極的海冰“南極化”。
兩極海冰,哪個對氣候變化更敏感?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隊員 林龍:在氣候變化背景下,北極海冰呈現出明顯的減少趨勢,海冰的最小值範圍屢創新低,但是南極的海冰對氣候變化的響應,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變化趨勢。
(總臺央視記者 王楠 李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