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門票強實名之後:倒票難了 但退票也難了

來源:成都商報 | 2023年07月23日 06:39:13
成都商報 | 2023年07月23日 06:39:13
原標題:倒票難了 但退票也難了
正在加載

演唱會宣傳海報

  ■強實名下,“代搶”成為黃牛的新路數。他們實行人海戰術,同時雇傭很多人,一旦開票就一擁而入;另一方面,很多黃牛還採用“技術手段”,通過外挂搶票軟體,增大搶票成功的幾率。拿票難度提高,售出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強實名為黃牛設置了障礙,但消費者一旦購票成功而沒法去看,成本往往就很高了。社交平臺上,有歌迷吐槽,提前買了演唱會的門票,因為個人原因不能到場,聯絡了購票平臺卻被告知不允許退換,也不能轉贈。

  18日,周傑倫演唱會天津站門票開售,開票後30秒內即告售罄。搶票結束後,某二手平臺上出現很多高價門票,甚至有黃牛將2000元的票炒至10萬元。對此,不少觀眾呼籲抵制黃牛,而演唱會強實名的話題也再次登上熱搜。

  所謂強實名,是最近演唱會較普遍採用的一種方式,即人、證、臉三合一,線上購票時,購票者需要綁定個人身份信息,入場時必須掃本人身份證和刷臉。

  據此前@大象評論發起的微博投票 “演唱會實名制是好事嗎”,參與投票的7.3萬網友中,超七成網友支持演唱會實名制。

  但事情總有兩面性,伴隨強實名制出現的“退票”難問題,也引發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討論。

  強實名能否對黃牛形成根本性遏制?下一步應該如何加以完善?

  強實名購票

  對付黃牛的“殺手锏”?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19.33萬場,同比增長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93億元,同比增長673.49%;觀眾人數6223.66萬人次,同比增長超10倍。

  熱門歌手演唱會門票大多一經開售便迅速售空,“搶票難”成為比演唱會更熱烈討論的話題。歌迷搶不到票,黃牛卻公然加價兜售。周傑倫天津演唱會的門票,票面價幾百的門票,被黃牛喊價數千。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強實名作為一種被認為能有效打擊黃牛的手段,逐漸被廣泛採用。今年五月天鳥巢演唱會,所有對外銷售的門票都須強實名購買,要求人、證、臉三合一,線上購票時,購票者需要綁定個人身份信息,入場時必須掃本人身份證和刷臉。張信哲、劉若英、梁靜茹、蔡依林等多位明星的演唱會,也都實行了強實名。

  6月14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回復網友稱,演唱會門票實名制是演出主辦方為抵制黃牛採取的一項措施,對於打擊捂票、囤票、炒票等違法違規行為具有積極作用,有利於維護演出票務市場秩序。強實名的推出,的確對黃牛起到了一定的遏製作用。“人、臉、證”三合一組合拳,再配合不得轉贈等限制措施,黃牛再要囤票轉賣的難度明顯加大了。

  強實名了

  為什麼還是票難買,票價貴

  有些演唱會採用了強實名,為什麼大家還是覺得很難搶到票,二手平臺上黃牛加價售票的情況也依然屢見不鮮?

  首先,頭部歌手的演唱會票難買,還是因為想看的人太多,而門票數量有限。還是以周傑倫嘉年華巡迴演唱會天津站為例,據大麥網顯示,演唱會門票共有4輪搶票機會,放票近13萬張,卻有超520萬人標記“想看”,搶到票的幾率很小。

  強實名下,黃牛先搶票再轉賣的路子被阻斷,他們開始從其他方面想辦法。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就從多名黃牛處了解到,“代搶”成為黃牛的新路數。

  相較于普通觀眾“拼手速”“拼運氣”,黃牛搶票“專業”得多。一方面,他們實行人海戰術,同時雇傭很多人,一旦開票就一擁而入;另一方面,很多黃牛還採用了“技術手段”,通過外挂搶票軟體,增大搶票成功的幾率。

  “我們是萬人團幫搶,搶到再給全款,同時,你自己也可以搶,我們是提高成功率。”一名黃牛説,強實名後,拿票難度提高,一些熱門演唱會的代搶費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對外售出的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

  強實名實行後,票源渠道收窄,拿票更難,這種情況下,只要買方有需求,黃牛就有生存空間。這也是五月天歌迷喊出“寧可鳥巢門口站,也不能讓黃牛賺”的原因,“周傑倫海口演唱會,據説也是歌迷抵制,黃牛票在開唱後迅速跳水。”五月天歌迷“六六”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新的麻煩

  萬一去不了,退票也難了

  記者發現,除了黃牛的高價票,歌迷還要面對強實名後新的麻煩事:退票難。

  在社交平臺上,雖然大多數人對打擊黃牛表示歡迎,但也能看到不少觀眾對強實名購票的抱怨。有歌迷稱,提前買了演唱會的門票,因為個人原因不能到場,聯絡了購票平臺卻被告知不允許退換,也不能轉贈。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在大麥網看到,目前大部分演唱會的門票都提示不支持退換,理由為“票品為有價證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後承載的文化服務具有時效性、稀缺性等特徵,不支持退換”。

  當然,也有部分演出顯示“有條件退”。如張學友廣州演唱會顯示,預售開啟後24小時內,可以無條件辦理退票;預售24小時後至對應場次演出前15天期內,如需退票將收取20%手續費;從演出前15天起,停止一切理由退票。

  此外,薛之謙的成都演唱會、鹿晗的上海演唱會,也提示為“有條件退”,即在開售後的某個時間段,可以全款退票,超過此時段,則要收取20%手續費。在演出開始前48小時,停止退票。薛之謙合肥站的演唱會是少有的顯示可以轉贈的演出之一,購票須知顯示,支持電子票轉送,限制在演出前24小時,有且僅有一次轉送的機會。

  紙質票時代,消費者可以隨時對門票進行轉讓或轉贈。強實名打擊了黃牛,但消費者一旦購票成功,臨時想要“反悔”,成本往往就很高了。

  今年以來,包括梁靜茹、劉若英的上海演唱會,任賢齊的西安演唱會,都出現了歌迷因退票難而維權的事件。有媒體報道稱,大多數退票理由為生病、購票人信息填錯、重復購票、工作或考試時間衝突等。此後,劉若英和梁靜茹上海站演唱會主辦方都發佈了退票公告。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岳屾山認為,強實名對於防黃牛確實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但要以不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方式去進行。一刀切不讓退票,確實屬於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民法典》的相關規定,通過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權利、加重消費者義務的行為屬於無效條款。岳屾山也提到,消費者在購票後,就和演出者之間形成了演出服務合同關係。這種情況下,演唱會不開了屬於違約。觀看的人不去了,其實也是一種違約。如果可以隨意退票的話,對於演出方確實會造成一定的損失。

  業內建議

  可借鑒航空鐵路票務管理

  “購票強實名,我們舉雙手贊成。”操刀過譚咏麟、楊千嬅等眾多明星演唱會的成都天府新區天興優藝文化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蕾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強實名制肯定對打擊黃牛有極大的作用,對花錢看演出的消費者也是一件好事。但張蕾也表示,“強實名制是沒問題的,但同步的服務是否沒有跟上?實行強實名的同時,也要出臺一些配套的服務措施和高效的技術手段,在票務系統上進行優化,保證消費者的利益”。

  張蕾提到,強實名在火車票、飛機票上已經實行了很多年 ,這些行業每天的退票量肯定比一場演出高,那為什麼沒有引起市場和消費者那麼大的質疑?原因就在於演出門票的系列配套、售後服務不到位,不夠完備。張蕾説,演出門票強實名是最近才開始普及的,“相關方面是不是可以借鑒和學習航空、鐵路部門對退票的管理?不要‘一刀切’,更不要想一蹴而就。”

  一位從事了多年演出場地運營、演出活動的王先生(化名)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主辦方、場地方和觀眾肯定是支持強實名的。現在演出市場井噴,但也有混亂的一面,一些平臺為了賺到更多錢,和黃牛勾結,加價出售門票,“市場不管理好,最終就是黃牛賺錢,買單的都是真正想消費的觀眾” 。

  王先生也提到,強實名的實施和普及,是整個演出産業鏈中一環,票務平臺、場地方、主辦方等等各方都需要通盤考慮。在規則的制定下同樣如此,比如“不允許退票”,是不是提前告知消費者了,之後又會不會變化?如果有統一的規定,那就推行下去,而不是隨時改變。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強實名意味著票在二級市場上沒法交易。既然沒法交易,就須有一個必要的退票渠道。

  在他看來,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消費者有購票的權利,平臺、賣票方、主辦者要切實保障消費者退票的權利。按照商業慣例來講,應保證開場前24小時之內可退票,可能部分平臺會收取一定費用。只有退票渠道做好之後,才可以實行強實名制。

  不久前,江蘇省消保委也對強實名購票進行了建議,稱文體演出行業可以參考鐵路售票機制,完善購票、退票等流程,完善售後服務機制,建立完善的“候補”“退票”流程,避免黃牛票在二級市場氾濫。

編輯:黃佐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演唱會門票強實名之後:倒票難了 但退票也難了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