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星宇 趙藝凡 胡媛媛 章子悅 董雨欣 朱夢婕 張甜
不久前,一則北京市今年的高校畢業生中,碩博畢業生人數首次超過本科生的新聞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人們突然發現,不知不覺間,我國的博士生隊伍已然壯大到了如此程度。
事實上,早在2020年的上一輪學位審核授權中,國內就已經有398所高校具備了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如果加上軍事院校和科研機構,其數量已達到452所左右(未考慮院校合併)。獲得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向來是高校謀求提檔進位的標誌性事件,是否擁有博士點也成為高校辦學實力的重要指標,並且是獲得政策、資源支持的重要依據。在各地日益重視引才的當下,博士學位授權高校的數量愈加成為衡量一個城市、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參照。
本文將對當下擁有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的地域分佈、不同高校擁有的博士學位授權學科的特徵等一一進行梳理,以供大家了解當下的博士點資源分佈情況與發展趨勢。
40年400多個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單位
198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此後,國務院批准了首批151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45個。自1981年以來,我國先後進行了13個批次學位授權審核、1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位授權審核和多次專業學位授權審核,並建立了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制度。
2012年以來,通過學位授權審核,我國常規批次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15所。在2018年新增28個博士點授權單位後,當年招收博士生9.55萬人,國內在學博士生達到了38.95萬人。2021年,我國博士培養單位再度擴容,在增加了34所高校後,高校培養單位達到398所,當年在學博士生達到50.95萬人。2022年博士招生人數達13.9萬人,在校生人數則達到55.61萬人,較2018年增長16.66萬人。
圖1. 2020年博士、碩士在校生數前15位省份
博士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我國對其學位授權單位和學科採取了嚴苛和審慎的態度。但為了照顧某些具有學科實力、涉及國家特殊需求領域,且暫無研究生學位授予權的高校,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工作的意見》。2012年,首批35所高校獲得項目立項,可在一定時期和限定的學科範圍內招收培養碩士、博士生,並授予相應學位。
該項目為暫無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帶來了發展機遇。例如,江蘇師範大學依託服務國家甘薯産業技術體系特殊需求招收博士生,常州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已經實現從依託特殊項目招生到增設獨立一級學科授權點的華麗轉身。
2020年開展的博士點審核評估中,以閩南師範大學為代表的6個原特殊項目高校轉為正式的博士點授權高校。截至目前,共有16所高校完成了從特需人才項目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的轉變。
部分萬億GDP城市沒有博士點
博士點的數量是衡量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尺,其區域佈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空間分配格局。
從省級行政區域看,全國31個省份均有博士培養單位,並有19個省份擁有博士點的高校數超10個。其中,數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北京、江蘇、上海、遼寧和山東,其擁有博士點的高校數量均超過20所。北京憑藉其強大的高教資源,擁有47所博士點高校,位列全國第一。
圖2. GDP前15位省份碩博培養單位比例
圖3. 博士點高校數前15位省份
從區域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三大區域共有164所博士學位授權高校,佔博士學位授權高校總數的四成。長三角地區的三省一市中,擁有博士點的高校有74所,其中江蘇省27所、上海市22所、浙江省15所、安徽省10所。京津冀地區共擁有博士點高校71所,其中北京市47所。廣東省有19所高校擁有博士學位授權資格。
川渝經濟圈中的四川省和重慶市共擁有23所博士點授權高校。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傳統老工業基地的“東三省”擁有48所博士點高校,佔全國總數的12%。
不難看出,博士點的區域分佈呈現比較明顯的不均衡性,且區域內差異較大。
從城市看,四大直轄市共擁有93所博士學位授權高校(由於河北工業大學坐落于天津市,因此將其計算在內)。這其中,北京市佔據了半壁江山。
此外,有超過一半的博士點高校分佈在27個省會城市,總量達到215所高校,連同4個直轄市所擁有的數量,共佔據了國內博士點授權高校總數的77.39%。
省會城市中,南京市、西安市、武漢市、廣州市和哈爾濱市位列擁有博士點高校數量的前五。其中,南京市和西安市各有17所,後三個城市分別有16所、14所和13所,瀋陽市、杭州市和成都市緊隨其後。
非省會城市共擁有90所博士點高校,除計劃單列市外的地級市及其以下的有70所高校,計劃單列市的大連市、青島市擁有博士點高校的數量較為突出,分別為8所和7所,在經濟總量不及深圳市、寧波市的情況下,因深厚的歷史底蘊在高教資源上實現了反超。
在地級市中,桂林市以4所博士點高校的數量位居第一,徐州市則以3所緊隨其後。
目前,包括北京市在內的24個城市已入駐國內生産總值(GDP)“萬億俱樂部”。這些城市中的225所高校擁有博士學位授權點,佔據全部博士點高校的一半以上。其中,北上廣等10所城市的178所高校擁有博士點,且各自的高校數量均超過了10所,顯示出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高度集中的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東莞兩市雖然也是“萬億俱樂部”的成員,但至今沒有一所高校擁有博士點。
圖4. 直轄市、省會城市、非省會城市各自擁有的博士點高校數目
師範類大學博士點最多
目前,國內有76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擁有博士培養資格,其他中央部委直屬高校中,有24所高校具備博士培養資格。剩下的298所擁有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均為地方高校。顯然,中央部委直屬高校的博士點佔比遠高於地方高校,但從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高校的各種政策措施中,都體現出國家對地方高校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強。
從高校校名來看,只有28所以學院命名的高校具備博士點,多為音體美及醫學類院校;共有38所師範大學具有博士學位授權,在所有院校類別中的數量最多,緊隨其後的是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分別有28所和26所;醫科和農業大學也超過了20所。
圖5. 獲博士點授權高校的部門從屬情況
在2017年與2020年兩輪新增的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中,共有86個博士點獲批增列或需加強建設,共涉及55個不同學科、11種不同學科門類。
這其中,“理工農醫”頗受青睞。一級學科中,應用經濟學最多新增了6個,化學工程與技術、中醫學(含藏醫、蒙醫)均增加了5個,臨床醫學新增4個,食品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學均以新增3個緊隨其後。文學、歷史學博士點增幅較少,僅有重慶師範大學獲批新增考古學(2017)和閩南師範大學新增中國漢語言文學(2020)博士點。
博士學位點的審批結果,既反映了國家對理工農醫類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側面顯露出國家文史哲教育領域豐實的既有基礎與教育的日臻完善。
圖6. 已具有博士點高校名詞雲圖
(王玉敏、鮑孟佳、李凡對本文亦有貢獻)
註釋
①文中除另有説明外,培養單位僅包括高校,未含軍校及科研機構,如國防科技大學等;同時未計異地校區及其相關分支機構,如深圳、蘇州等地的有關研究院等。
②根據教育部發佈的高等學校名單,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未單獨計入,地礦油3所高校均單獨計算。
③文中圖2因研究生培養單位數各省2021年與2022年公佈不全,故採用2020年數據。
④文中所述的博士點高校包括國際關係學院,其在2020年度授權審批中獲評審核增列且需要加強建設的博士授予單位,但在《關於下達需要加強建設的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進展核查結果的通知》(學位〔2022〕17號)中未見該學校。
(本文為安徽省高校網絡教育名師培育支持計劃〈sztsjh-2022-8-10〉和“數喻理”數據新聞團隊“基於信息公開的高校數據新聞實踐創作與理論研究”大創項目〈202210370233〉資助階段性成果)
《中國科學報》 (2023-07-11 第4版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