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從業情況調查:專人不專用常見

來源:法治日報 | 2023年06月01日 07:02:32
法治日報 | 2023年06月01日 07:02:32
原標題:莫讓心理健康老師去幹“雜事”了
正在加載

  □ 本報記者 趙麗 張守坤

  暴躁、尖叫、咬人……前不久,來自河北的7歲男童小林在父母帶領下,趕到北京看心理諮詢師。小林的母親説,孩子有些多動,不聽老師指令,一次被班主任拉進廁所教育後,開始變得特別暴躁,遇到一點小事就無法控制情緒,學也沒法上了。

  心理諮詢師陳靜了解情況後,為包括孩子在內的整個家庭做了一套心理疏導方案:3個月內,每個月家長帶孩子來北京一次,一起進行為期一週的心理疏導;每天進行線上交流、開展心理調節。如今,小林的情緒已經平穩並重返校園。

  “如果當時學校有專業的心理健康老師及時介入,小林的心理防線也不至於崩潰,暴躁的小火苗就可能化解在萌芽中。”陳靜向《法治日報》記者感嘆道。

  記者近日調查了解到,目前不少中小學校存在心理健康教師配備不足、心理健康教師由行政人員或德育教師兼任、缺少統一的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材、心理健康課程被佔用等情況,影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受訪專家認為,與其他學科專任教師相比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還面臨著發展定位不明確,地位和待遇保障不充分,職業發展渠道不暢通等一系列問題,建議進一步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配齊配強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水平,增強職業發展的支持和保障等,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

  基礎設施尚不完備

  師資力量有待配齊

  “首先安慰遭受欺淩的女生,肯定她及時尋求幫助的做法。隨後聯絡施暴學生的班主任,讓家長對孩子加以教育。”

  “為了保護女生以後不再被欺淩,也為了更好教育引導施暴者,和班主任策劃班會,在徵得施暴男生同意後,組織大家表演關於欺淩的話劇——讓10名同學分別在施暴者身上貼帶有叉號的標簽,同時説帶有否定意味的話。最後讓同學們一一撕掉他身上的標簽,並對他身上的優點給予表揚。”

  這是一名心理健康老師得知所在學校一名女學生“經常被××男生欺負、當眾取笑,想死的心都有了”後開展的心理教學。今年3月,這名心理健康老師將“經驗”發到網上後,得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認可。不少網友直言:學校配備心理健康教師太重要了。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俊娉,現任北京某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她介紹説,心理健康老師的工作主要包括4個方面:定期開展學生心理測評、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組織舉辦心理健康活動、開展個體心理諮詢和團體心理輔導。

  劉俊娉説,心理問題的預防非常重要,早發現可以讓學生得到及時恰當的干預,效果更好,“心理問題的早發現、早干預,與學校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息息相關,比如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數量應符合一定的師生比例,學校開設足夠的心理教學課時等”。

  據介紹,目前各個學校對心理課設置、課時安排等並不統一,差別較大:有的學校將心理課設為必修課,有的設為選修課;有的學校每週2課時,有的每週1課時,或兩周上一次,還有的學校只有上半學期有心理課。

  首都師範大學首都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院副教授蔡海龍告訴記者,由於歷史發展的原因,當前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由行政人員或德育教師兼任,他們之中有些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心理學教育和培訓,有些只是經過短期培訓就匆匆上崗,實際上難以勝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河南省某中學專職心理健康教師趙娜(化名)説,實踐中發現學生有抑鬱、極度焦慮、自我傷害等情況,或遇到家庭變故、遭受虐待、校園霸淩等情形的,心理健康老師會及時介入開展心理疏導,並主動向學校領導報告,有必要時向更加專業的人員求助。

  “然而,我國目前專業心理健康教師的數量不足,特別是在較為偏遠的鄉鎮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師資力量短缺的情況更為突出。”趙娜説,而且不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由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技術較弱,他們往往只能開展一些簡單的心理教學工作,難以真正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通常要等到學生異常表現較為突出時,才能引起關注。

  多位受訪的心理健康老師認為,在考試焦慮、家庭衝突、同輩壓力等環境下,一些青少年可能出現心理問題,若想讓孩子健康成長,不應在問題出現時才尋求處理和解決的辦法,而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專業的知識和專門的教育進行引導。

  對於很多心理健康老師而言,他們充分感受到了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但同時,他們中不少人也感到無奈——有時候,校內心理健康教育好像是一種“奢侈”的教育,學校沒有給更多的資源和時間在心理健康教育上。

  來自天津、山東、安徽等地的多位心理健康老師説,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礎設施不完備,心理諮詢室甚至沒有專業諮詢工具和設備,不能很好地滿足心理健康老師的工作需要。

  “目前心理諮詢室的經費支出有限,不能很好地保障諮詢服務的開展,也無法滿足心理健康老師的應有收入。心理諮詢室的場地較小,影響諮詢效果,也無法吸引學生。”一位學校教導主任如是説。

  專人不專用較常見

  影響心理諮詢效果

  趙娜告訴記者,相比基礎設施不完備,目前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還面臨更尷尬的一種境地——工作不受重視,各種雜事都要做,發展受阻,這最終也會影響到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天津市某小學一位心理健康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學校只有1名心理健康教師,從業以來,她幾乎沒有為學生提供過一對一心理輔導,因為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心理健康課、心理知識講座以及相關部門的工作會議等,都由她一人負責,有大量整體性工作要做。

  來自上海的辛晴也曾在公立學校當過心理健康老師,她對此感同身受,“一些學校設置心理健康教師崗,僅出於辦學必須配備的原因,但心理健康工作並不真正被學校重視”。

  “工作職責範圍不清晰,專人不專用。”劉俊娉指出,有時候心理健康老師需要承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範圍以外的許多其他工作,比如行政工作、學生管理工作等,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會削弱心理健康老師對其專業工作的投入,也可能會造成心理諮詢中雙重角色的問題,影響心理諮詢的效果。

  趙娜説:“一些學校考核不規範、不科學,心理健康老師本來配置就少,工作任務還很雜很重,一些學校還開不足、開不齊符合要求的心理健康課,導致一些心理健康老師只能幹其他工作來湊工作量,否則就會面臨課時不足,考核不稱職等風險。”

  “心理健康老師的職稱難以獲取,導致職業倦怠。學校在評職稱時更傾向於主科老師和班主任,又不允許心理健康老師擔任班主任。”趙娜説,這對心理健康老師非常不公平。

  河南某高中心理健康教師李玉(化名)告訴記者,這幾年她拿的基本都是學校的最低工資,只因為開課少,課時費低。“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己當成學生最大的心理支持,但現在我的負面情緒比學生還要多。”

  去年年終考評,讓前年剛剛成為江蘇省某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李樂(化名)有了想逃離的衝動,因為學校把他劃分到行政教輔體系中進行測評。“現階段,心理健康老師沒有一個明確的職稱評定體系,雖然有單獨進行職稱評定的呼籲,但對課時、科研、諮詢等方面的工作都沒有具體要求,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何去何從。”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由於缺少完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機制以及統一的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材,部分學校將思政和德育混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健康課程被佔用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即便如此,採訪中,不少家長乃至學校其他學科老師都用“自由”“清閒”“輕鬆”等詞彙來形容心理健康老師,這樣的刻板印象讓不少心理健康老師“有苦説不出”。

  思想觀唸有待轉變

  測評方式仍須完善

  近年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為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鬱症防治,教育部之前已明確把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檢查,並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心理健康教師是推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環,但採訪中,不少學生説,自己從未去找過心理健康老師諮詢。多位受訪心理健康老師也提出,一些學校的心理諮詢室門可羅雀。

  究其原因,趙娜認為除了人們思想觀念需要轉變外,校內心理測評的方式方法也有待改進。如何以恰當方式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測評、測評結束後如何有效利用測評結果、如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疏導、診療服務等,對心理健康老師來説是一道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

  福建省婦聯家庭關愛服務中心諮詢專家武子期認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各方重視,但如何把工作做得細緻很關鍵,既要及時發現問題,早干預,也要在監測中減少對未成年人的傷害。

  劉俊娉説,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測評可能涉及一些倫理問題,要保證測評不傷害到孩子,需徵得監護人同意,告知監護人為什麼要做心理測評、心理測評包括哪些內容、解釋心理測評的過程以及測評結果的使用範圍和管理方式等。

  “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的隱私得不到有力保護,或者擔心測評的結果影響孩子在學校受到評價和獲得發展的機會,學校應當做好知情同意,通過溝通了解家長的顧慮和需求,回應關切。”劉俊娉説。

  “我們嘗試借助機器學習對國民心理健康數據庫的總體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希望做一個更多維的心理健康監測工具。”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國民心理健康評估發展中心負責人陳祉妍説,如兒童青少年抑鬱測量工具,有的量表題目確實過長、語言比較複雜。

  劉俊娉認為,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測評工具不能“一刀切”,比如當下不同學齡段的心理健康測評目標也不同,要根據測評目標確定合理的測評工具。如果前期測評工具是科學的、步驟是規範的,才能保證測評本身不會給受試學生帶來傷害,以及測評結果的準確性。

  “學生正處於發展階段,而心理方面的診斷往往需要建立在連續評估的基礎上,不要輕易對他們貼‘標簽’。學校心理健康老師只作初步的評估,發現學生可能患有精神障礙的,應建議監護人帶學生到合規的醫療機構就診。”劉俊娉説。

  配齊配強專業教師

  支持保障職業發展

  為推進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其中要求配齊心理健康教師。中小學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鼓勵配備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預計在2025年,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學校比例達到95%,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比例達到60%。

  蔡海龍説,與其他學科專任教師相比較,心理健康教師面臨著發展定位不明確,地位和待遇保障不充分,職業發展渠道不暢通等一系列問題。要想進一步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師的隊伍建設,需要從三個方面改進:配齊配強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水平;增強對心理健康教師職業發展的支持和保障。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亟待聯合起來,改進心理健康教師的發展狀態,為其職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蔡海龍建議,國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適時出臺相關政策,在職稱評審、工資待遇、評優評獎中給予適當傾斜;學校應在工作量計算以及績效工資分配中作出具體的制度安排;有條件的地方還應支持和鼓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實現區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劉俊娉建議,在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將學校心理健康教師發展的內容納入其中,明確根據學校的師生比科學配備心理健康教師,對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進行合理的界定和分配,明確對心理健康教師發展的支持、培訓、督導等工作,推動心理健康教師良性發展,最終更好的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漫畫/高岳  

編輯:黃佐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從業情況調查:專人不專用常見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