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份監測數據反映活動規律 四川臥龍首次拍到白色大熊貓正臉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2023年05月28日 07:30:56
光明網-《光明日報》 | 2023年05月28日 07:30:56
原標題:近千份監測數據反映活動規律 四川臥龍首次拍到白色大熊貓正臉
正在加載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張蕾

  5月27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佈目前監測到的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的系列照片和視頻,包括它的正臉照和它與一對大熊貓母子同框、與另一隻野生大熊貓疑似交配打鬥等罕見的場景。

  2019年4月,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台野外紅外觸發相機首次拍攝到一隻白色大熊貓的側影,這是迄今發現的唯一白色大熊貓,保護區迅速開展專項監測,目前已經收集到近1000份有效監測數據。此次公佈的照片和視頻,直觀反映出白色大熊貓的部分活動規律,也從一個側面表明,臥龍保護區的大熊貓棲息地質量很高,為野生大熊貓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棲息環境。

  白色大熊貓正臉照。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首次公佈白色大熊貓正臉照

  “我們多次研判路線、布設和調整紅外相機位點,通過四年的監測,基本掌握了這只白色大熊貓的活動規律。”四川臥龍白色大熊貓保護研究項目執行人譚迎春説,2019年首次拍攝到白色大熊貓後的近兩年時間裏,紅外觸發相機拍到的這只白色大熊貓的所有影像,或雪地漫步,或“打坐思考”,或穿過密林和小河溝,都只是背影,或是一閃而過的臀背部。

  在27日公佈的系列照片和視頻中,首次出現了白色大熊貓的正臉照。

  在“自拍視角”中,白色大熊貓表情嚴肅。在它又圓又白的臉上,淡粉色的眼睛加上粉色眼眶顯得炯炯有神,沒有黑眼圈,“仿佛一隻愛早睡早起的大熊貓”;眼睛周圍凸起的一圈白毛,視覺上有放大眼睛的效果;鼻子是倒三角的粉色,它周圍隱隱約約描了一圈黑線,配上雪白的吻部,讓它看起來缺少了其他大熊貓的憨態,多了幾分嚴肅和克制。

  在“他拍視角”中,白色大熊貓的眼睛受雪地陽光反射的影響,幾乎睜不開,全身的毛髮透著金白色,它扭動著胖乎乎的身體,四個腳掌裸露的原本該是黑色的皮膚,也都變成了粉白色。

  還有一段視頻顯示,白色大熊貓身上披著一層白雪,與它的毛色融為一體,雪落在眼睛上,宛若天然的白色睫毛。它拖著一根竹子到樹下,“咔哧咔哧”吃了起來。

  “白化現象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通常是由於動物個體基因突變,使得體內色素合成受阻,在外部形態上呈現白色、金白色或淺金色。”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晟説,這個白化基因是否會在當地大熊貓種群中進一步傳遞下去,還需要通過持續的野外監測來進行觀察和探究。

  三隻大熊貓同框。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疑似拍到白色大熊貓與母親同框

  當日公佈的一組視頻顯示,一個傍晚,白色大熊貓闖入了一對熊貓母子的巢域,樹洞中的熊貓媽媽發出一聲極短的警示,熊貓幼崽便毫不猶豫撲了上去,白色大熊貓邊向後撤退邊發出叫聲。望著幼崽追著白色大熊貓跑走後,熊貓媽媽鎮定自若地繼續蹭癢癢,未踏出樹洞半步。

  40分鐘後,白色大熊貓獨自折返樹洞,母熊貓主動出擊驅趕。後來,畫面外不時有熊貓想要靠近,弱弱發出叫聲,母熊貓偶爾站起來,不耐煩地發出低沉的吼聲,給予驅離的回應。還有幾段影像顯示,母熊貓離開以後,白色大熊貓又回到樹洞前面仔細嗅聞;熊貓幼崽回到樹洞前仔細嗅聞;熊貓幼崽沿著白色大熊貓足跡探索尋找。

  “有一種可能,這只母熊貓是白色大熊貓的媽媽。”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魏榮平説,畫面中的幼崽約1到2歲,而白色大熊貓的體型已接近成年個體大小。當時的臥龍已進入野生大熊貓發情季,這時遇見成年大熊貓靠近或入侵,一般帶崽的母熊貓會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會衝上前激烈地吼叫驅逐,甚至對其大打出手。這只母熊貓表現極其“淡定”,不太符合一般規律,只有媽媽聞出了孩子的氣味,感覺到安全,才會表現得如此平和。

  魏榮平介紹,以往的野外跟蹤研究發現,母熊貓和它的孩子有許多時間共處一個相互重疊的巢域內,離開母親獨立生活的個體會在三四年內多次回家看望媽媽。它會不停示好想要親近,母親往往會默默接受或溫和地將其趕走,而其兄弟姐妹則會更願意與它追逐玩鬧。“這些也都比較符合紅外相機記錄到的事態發展,白色大熊貓極盡示好,卻被媽媽堅定地拒絕。”魏榮平説。

   白化突變並未影響健康成長和社交活動

  仲春時節的一天,一台相機共收集到66張照片,記錄了白色大熊貓與另一隻野生大熊貓疑似交配打鬥的前後過程。

  中午時分,白色大熊貓率先到達該處,搜尋四方,停留一分多鐘。15點,白色大熊貓再次回到這裡,進行“嗅味標記”後離開。半個小時後,白色大熊貓追逐著一隻野生大熊貓進入這塊區域,隨後開始抱摔打鬥。這只野生個體體型比白色大熊貓小,野生大熊貓曾一度咬住白色大熊貓的背部。

  “每年3至5月是它們求偶、交配的季節,我傾向於認為它們是在交配。”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木江坪保護站站長施小剛説,大熊貓是獨居動物,一般來講野外大熊貓相遇或是爭領地時,以嘶吼嚇唬為主,直接的肢體接觸比較少。這種打鬥出現在繁殖季,一般發生在熊貓求偶或者交配的時候,畫面裏面有咬住背部的行為,這在交配時還是比較容易發生的。

  “四年來,我們收集了近1000份有效監測數據,記錄了這只白色大熊貓與多只野生大熊貓個體的交叉活動軌跡,以及它吃竹子、蹭樹榦做標記以及疑似交配或打鬥的行為。”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明衝介紹。

  “我們現在也在從微觀入手,對它進行更系統的研究,收集它的糞便和毛髮,通過DNA檢測,來進一步分析這只白色大熊貓的相關生物學信息。”譚迎春説。

  “白色大熊貓不僅健康地存活了下來,還與區域內其他的野生大熊貓個體有著正常的交流和互動,由此看來白化突變並未影響到它的健康成長和社交活動。”李晟説,這也從側面表明,臥龍的大熊貓棲息地質量很高,不僅有充足的食物資源,而且為野生大熊貓提供了安全的棲息環境,體現出了保護區的價值和成效。

    (光明日報成都5月27日電)

編輯:肖瀟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近千份監測數據反映活動規律 四川臥龍首次拍到白色大熊貓正臉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