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 專業的戀愛遇上業餘的間諜

來源:北京青年報 | 2023年04月21日 02:00:38
北京青年報 | 2023年04月21日 02:00:38
原標題:無間 專業的戀愛遇上業餘的間諜
正在加載

  ◎唐山

  “不求你大牌多,只求你劇情嚴謹合理一點,這是諜戰劇不是都市無腦戀愛劇。”

  “好傢伙!《無間》這個反轉多得讓我感覺在看《無間道》。每一個人沒有三個身份都不好意思出現的感覺。”

  ……

  在豆瓣上,熱播劇《無間》堪稱差評滿滿。

  至少在一點上,《無間》的表現是現象級的,即只用一個劇本,便抵消了發佈前拉滿的關注度,讓靳東、王志文、張志堅、王麗坤、啜妮……這麼多好演員的努力徒勞無功。

  公允地説,《無間》的9—16集還算工穩,可惜大多數觀眾難支撐這麼久;至於有耐心的觀眾,堅持到22集,恐怕也會棄劇。《無間》就像相聲中説到的那種包子,第一口沒吃到餡,第二口又錯過去了。

  《無間》是一個有趣的案例,值得解剖。

  緊跟潮流

  《無間》也打“三劇組合”牌

  《無間》是諜戰劇、懸疑劇和偶像劇的組合。這種組合已流行數年,其優點是:

  其一,分散風險。諜戰劇沒拍好,懸疑劇可補臺;懸疑劇還不行,偶像劇收拾殘局。

  其二,擴大受眾面。一箭三雕地滿足了悲壯控、燒腦粉和偶像粉的審美需求。

  其三,冒充創新。諜戰劇創新難,加點懸疑,就很像創新,再配上偶像,甚至可能引發轟動效應。

  三種劇各有特點。

  諜戰劇必須是悲壯的。必有正面的英雄形象,即使不是革命倫理意義上的英雄,也必須是生命倫理意義上的英雄。英雄的訴求是崇高,通過生活遭遇、生命感悟和自我説服,英雄最終會戰勝自我,完成由人到聖的歷程。諜戰劇如果失去英雄,則將反面人物演繹得再立體、再複雜,也毫無意義。因為不給英雄添足夠多的麻煩,就無法凸顯英雄取勝的不凡,反面人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懸疑劇必須是邏輯化的。作為工業化時代的造物,它販賣的是工業時代的價值觀——邏輯高於一切。但這個邏輯是立體的:蛛網式的邏輯繁雜卻不複雜,它只在平面上展開,真正的邏輯應層層深入。從細節,到情節,到故事,再到神話……好的懸疑劇必須恪守此法則,否則就會給人以“不真實”“漏洞百齣”之感。

  偶像劇必須是瀟灑的。它來自後工業時代。隨著黑白判然、道德裁量一切的傳統世界崩壞,人們只好用消費來確認自己,“我是誰”不再由信奉什麼、堅守什麼來決定,而是由消費符號來決定——“喝紅酒”與“吃大蒜”,“烤鴨”與“臭豆腐”代言了天堂和地獄。在偶像們撐起的消費主義世界中,惡不再可怕,可怕的是“惡得沒品”。

  在三種劇結合上,不乏成功文本,如《叛逆者》《風聲》《偽裝者》等,基本套路是主角心憂天下(諜戰),敵人狡猾無比(懸疑),必有美女、紅酒、摩托、旗袍、皮摟兒、小洋樓之類(偶像),二元對立敘事加愛情故事。這種文本足夠複雜,能讓觀眾忽略它們的彼此雷同。

  英雄立不起來

  所有人物都崩潰

  在三劇結合上,《無間》試圖有所“創新”。

  比如:把二元對立,變成三方(紅色地下組織、汪偽特務機構和國民黨特務機構);在愛情故事中,加入多角,男主角(靳東飾)和發小同時愛上女主角(王麗坤飾),而女主角又和女配角(啜妮飾)同時愛上男主角;男主角、女主角的前史均無限複雜,一本家譜寫不下;情節上反轉再反轉,努力裝出鬥智的架勢……

  這些“創新”實為“創舊”,是參考種種劇,集其優長,堆砌而成。無非是別的劇情節反轉兩次,我反轉八次;別的劇中人物有兩種身份,我的劇中人物有四種……從結果看,反而出了大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主角的英雄建構失敗。

  靳東很努力,奈何劇本強加給他的“成聖邏輯”是“愛國—被國民黨特務機構出賣—追尋前史—棄暗投明”,説服力弱,偏偏還要面對發小的誤會、在兩個女人間徘徊、被恩師出賣、一次次被追殺……在“被情節推著走”“帶著戲出場”的壓力下,幾無展現人物內心的戲份。

  “被恩師出賣”,這麼大的事,靳東只能面帶憔悴幾秒鐘,因為發小正準備大義滅親,他必須逃……在《無間》中,靳東不得不為情節服務,而非情節為他服務。除了濃眉大眼,靳東實在無法説服觀眾他為何走上革命道路。

  主角沒立起來,所有人物都崩潰。王志文、張志堅再努力,也扳不回局面,反成“越努力,越油膩”,《無間》被逼入“死衚同”:賣不了人,那就賣懸疑。

  為突出懸疑,《無間》屢屢突破合理性,男女主角都接受過高級特工訓練,卻今天你灌醉我,明天我灌醉你;老謀深算的敵人竟搞不清二人關係,男女主角每次都能逃過監視,實現事業、愛情雙豐收……

  懸疑劇和偶像劇互掐也就算了,偏偏懸疑劇自身也夠荒唐:國民黨特務機構和汪偽特務機構激烈拼殺,只為搶兩塊鈔版。1944年時,國統區貨幣通脹驚人,連級軍官月薪只夠買一包煙,基本物資靠供給,印偽鈔還有什麼意義?設計出一個豪華的騙局,純屬智力浪費。

  類似不合理處,在《無間》中比比皆是,幾乎每集都能挑出不少。

  合理的碎片,堆出整體的荒謬

  與諜戰劇、懸疑劇比,《無間》中偶像劇的部分相對成功。

  不追究男女主角的各種BUG,兩人情感線還算完整,顏值、癡情、分別、誤會、多角、甘願犧牲等俗套,均融入其中。《無間》中較好看的部分,恰恰是以偶像劇為動力的部分,只是説起來有點辛酸:戀愛是專業的,間諜是業餘的。

  可這段勉強能算流暢的敘事也沒維持多久,懸疑劇很快又壓倒了偶像劇——女主角的前史變得複雜,忽而是滿洲格格,忽而是格格早死,她是冒名的。到後來,竟然連“大清復辟”都搬了出來。

  在《無間》的懸疑劇部分,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是常態,看似有極大陰謀,其實兩三句就能説清因果。如某科普節目那樣,偏偏要繞一個最複雜的圈子,可底牌不過如此。《無間》反復渲染男女主角的前史,這段前史對他們影響有多大?沒有這段嫁接進來的、為懸疑而懸疑的情節,故事就沒法推進嗎?體現出編導的認識誤區:只見碎片,不見整體。

  在編導的口袋中,似有無數被視為法寶的細節,所謂結構,就是怎樣將它們最大化地羅列出來,儼然塞進去的東西越多,就越“紮實”。這種失去方向感的“創作”,是思想被邊緣化的結果。

  誠然,思想需要手段來實現,沒有手段的思想是遊談無根。但思想的價值在於,它是一種整合的經驗。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指出,進化靠一個代碼、一個代碼來完成,試錯成本驚人,如果由一串代碼、一串代碼來實現,會大大降低試錯成本。換言之,一次猜一個字母,猜對“ABCDFE”的概率不足三億分之一;如一次猜兩個字母,概率大增,一次猜三個字母,會進一步增加……人類進化速度如此之快,恰恰因為基因用成串字符猜答案。

  思想是重要的,雖然不精確,但它提高了迭代的速度。也就是説,類型劇依然需要思想,否則會沉溺于瑣碎。

  只有故事、故事和故事

  現代社會強調專業性,技術為王,思想被認為是模糊的、空洞的、難以把握的,在網上,太多人以辯一字之誤、一語之非為樂,生命價值、哲學思想、人文情懷等反遭忽視。我們正加速進入“新蒙昧”——以不關注形而上、反文明為榮。所謂自我,無非是一連串的反對、駁斥、破壞。

  體現在《無間》中,每個鏡頭都精緻,演員的表演也足夠細膩,可耗盡十成功力,只為打個響指。

  如何呈現人物的內心境界,英雄與英雄間具體而微的差別,一個人在信仰之路上究竟要遭遇多少折磨,引發內心衝突的因素是什麼……這些編導本該下工夫的地方,在《無間》中被完美遮蔽,只有故事、故事和故事。故事就是一切,故事大於人。所謂好故事,就是情節反轉大,結果便是無處不反轉的奇葩。可這樣的奇葩,質檢者、發行者、宣傳者竟集體沒看出問題,居然還貼上“神劇”“諜戰劇新風味”等標簽,坦然出街……

  講方法的社會,需警惕集體錯覺的困局,以“內行”的名義,屏蔽不同聲音,“圈中”只剩互相承認、彼此揄揚,從來敗事,莫此為甚。

  隨著“圈內”與“圈外”彼此暌隔,懶於溝通,難免走向“圈內”長期不進步、“圈外”品位持續下降。《無間》正是諜戰劇表面高潮迭起、實則創新漸少的後果,只是塌陷得過急過快,甚至有觀眾單集即棄,可播放量的數據仍那麼豪華……

  在豆瓣上,一位觀眾寫道:“難以想象,2023年還能看到這麼拉的諜戰劇。”是的,我們相信時代進步,我們配得上更高級一點的東西,可總有一部劇讓你回到從前。許多東西依然頑固地待在原地,甚至還在退步。

編輯:王玉西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無間 專業的戀愛遇上業餘的間諜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