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説法!五問“張繼科事件”傳聞背後的法律問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3年04月04日 15:04:03
中國新聞網 | 2023年04月04日 15:04:03
原標題:律師説法!五問“張繼科事件”傳聞背後的法律問題
正在加載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韋香惠) 近期,張繼科的相關傳聞連續刷屏網絡,並在持續發酵,傳聞中的諸多信息是否屬實,有待有關部門查清,而傳聞背後的諸多法律問題亦已引發關注。

  涉賭的欠條法律保護嗎?傳播女朋友私密視頻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海龍、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賈欣彥、江蘇法德東恒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藍天彬等律師接受中新網採訪進行了解答。

  問題1:

  民間借貸如何才能成立?網傳“張繼科借條”法律保護嗎?

  日前,曝光這一消息的記者李微敖發長文時附上了一張借貸合同。這份借款合同截圖顯示,借款金額500萬,借款週期為25天,超過25天后利息按月息1.99%計算,同時借款合同上面未有出借人姓名。

  夏海龍表示,民間借貸合同屬於實踐合同,借貸雙方在達成借貸合意之外,還需要出借人實際向借款人交付貸款,借貸法律關係方成立。

  對於網傳的“張繼科借條”是否合法的問題,賈欣彥指出,首先,在出借人處是空白,不符合完整性的要求,是不是有其他證據可以佐證,法官是否能確認其真實合法,有待進一步事實和證據的確認。

  “其次,該借條顯示約定的利息利率,根據2020年8 18 ,最  民法院規定民間借貸利率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期LPR利率的4倍。這幾年一年期LPR利率的4倍在15%左右,折合月息,只有1.3%左右。所以網傳的‘張繼科借條’即使被法院支持,利息也會打折,即,有部分不被支持。”

  問題2:

  賭債是否受法律保護,必須要還?

  生活中,有人因為賭博而借債。夏海龍稱,賭博在我國屬於違法行為,若以營利為目的甚至涉嫌賭博罪,因此賭債不受法律保護,在我國司法實踐中,賭債的性質類似于自然債務,即債主不能通過司法程序追償賭債,已經交付的賭債也不能通過司法程序要求返還。

  夏海龍表示,假如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途為參與賭博或其他違法行為,則該借條因違反公序良俗或法律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賈欣彥則提到,如果不是直接欠下的賭債,或出借人不明知,僅僅是向其他人借款用以歸還賭債或其他目的,這個借款合意是合法的,應當予以歸還。

  問題3:

  傳播他人私密照片或視頻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藍天彬介紹,傳播他人隱私圖片屬於違法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法律規定,散佈他人隱私,視情節輕重處以拘留、罰款的處罰。更為嚴重者,可能觸犯刑法,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

  此外,根據《民法典》規定,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賈欣彥則表示,傳播者可能構成對被傳播者名譽權、隱私權的侵害,可以被要求承擔精神損害或財産損失等侵權責任。

  夏海龍稱,個人私密視頻屬於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非法內容,法律禁止此類內容傳播,也禁止行為人以此牟利。以女性隱私換取利益的行為突破了現代社會最基本的道德、人倫底線,也極大衝擊了社會公眾的婚戀價值觀。

  “針對此次傳聞事件,假如當事人在向債主提供視頻時明顯表露出讓債主以此視頻向受害者索取錢財,則涉嫌敲詐勒索罪的教唆行為。”夏海龍説。

  問題4:

  部分網友在相關話題評論區“求視頻”“求資源”,甚至還有人回復“看過,加微信”,這些行為有無法律風險?

  賈欣彥表示,這個行為本身還是道德層面約束問題,是否違法違規要看其背後侵害的客體對象,是不是會引發法律關係變動,使其受到破壞,從而引發法律制裁後果的承擔。

  “比如在‘一求一送’的過程中,就涉及違法傳播,如前所述,可能涉及民事責任、行政處罰或刑事責任。”她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且行且善良。

  問題5:

  若公眾人物工作室聲明失實,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夏海龍認為,公眾人物面對社會質疑當然有澄清和採取法律措施的權利,如果只是否認公眾質疑的話本身不會涉及新的法律糾紛,但假若公眾質疑屬實,則失實聲明無疑是逃避責任的藉口,除了要對錯誤行為承擔後果之外,也會喪失社會信任。(完)

編輯:王玉西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律師説法!五問“張繼科事件”傳聞背後的法律問題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