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在北京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小朋友在成年人的帶領下跑步健身。李嘉蕓攝
圖片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
孩子比同齡人長得慢,個子長不高,體重偏輕……這些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困擾著不少家長。
孩子生長遲緩,如何通過“食養”來改善?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食養指南(2023年版)》(以下簡稱“指南”),旨在促進兒童青少年營養狀況改善,進一步降低生長遲緩率,幫助兒童青少年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充分發揮生長潛力。
每天12種以上、每週25種以上食物
什麼是生長遲緩?指南給出了明確定義:生長遲緩是指由於膳食的蛋白質或能量、維生素、礦物質攝入不足等原因,導致身高低於篩查標準的年齡別身高(以身高為基礎評價兒童青少年體格營養狀況的一項指標)界值範圍,屬長期性營養不良。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為4.8%,6—17歲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率為1.7%。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率城鄉差異一直較為明顯,農村約為城市的2至3倍。
生長遲緩影響兒童青少年期的體格和智力發育,出現體能下降、學習表現不佳等,嚴重時容易導致罹患腹瀉、肺炎等疾病,增加感染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此外,還可能影響其成年後的身高,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降低勞動生産能力。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仍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的特點,指南給出了食養原則和建議,詳細描述了生長遲緩兒童青少年的食物選擇和食養方例子,不同證型食藥物質推薦以及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食譜示例和常見食物交換表等工具。
如果出現生長遲緩,在膳食上需要注意什麼?指南建議,生長遲緩兒童青少年食物選擇應全面、均衡、多樣。保證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飲食規律,能量和營養素攝入充足。每餐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類及以上;每天食物種類達到12種以上,每週達到25種以上。尤其應重視選擇高營養素密度食物。魚蝦類食物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D、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密度較高;深綠色葉菜的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密度較高;蛋黃是多種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磷、鐵、膽鹼等,也是營養素密度較高的食物之一。同時,在合理膳食的基礎上,可針對不同證型選用食藥物質。
一些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常常與挑食、偏食有關。為此,指南建議,日常配餐過程中要注重同類食物互換,豐富食物品種,如可用雜糧或薯類部分替代米或面,避免長期食用1 種主食,畜肉與禽肉互換,魚與蝦互換,各種蛋類互換等,注重蔬菜的顏色和品種搭配。
可針對不同證型選“藥食同源”食養方
與其他膳食指南不同,此次指南充分發揮現代營養學和傳統食養的中西醫各方優勢,根據我國傳統醫學的理念和調養方案,將食藥物質融入合理膳食中,輔助預防和改善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
“食養方中選用的食藥物質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公佈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説,可在醫師或營養指導人員的建議下,根據兒童青少年具體情況選擇具有健脾、開胃、消滯、益腎等作用的食藥物質,如麥芽、山楂、蓮子、芡實、山藥等。
指南建議,在平衡膳食原則的基礎上,遵循中醫食養原則。合理搭配食物,體現“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畜為益”的傳統膳食結構特點。以健脾增食為食養總則,根據不同症狀,採取不同食養方法。注意食補不能太過,以防阻滯脾胃。
指南強調,要因人因地因時食養。在因人制宜進行食養方面,針對不同證型,膳食中加入適宜的食藥物質,豐富兒童青少年食譜,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在因地制宜進行食養方面,根據各地地理環境特點、飲食習慣和食物供應特點,選擇適宜的食物。中醫既重視人體自身的整體性,又重視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如季節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兒童青少年也應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因時調養原則。春天寒氣漸退,陽氣生發,應適當攝入辛溫之物助陽氣之生發,如蔥、蒜、韭菜等。夏季陽氣外越而體內陽虛,應少食生冷。秋季乾燥,應選擇甘潤養肺類食物,如雪梨、銀耳。冬季寒冷,在溫補之餘,應不忘養陰,可適當食用鴨肉、豬肉等。
倡導食養與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相結合
孩子出現生長遲緩,吃好吃夠就行了嗎?指南強調,除了食養,還要注意保持適宜的身體活動,關注睡眠和心理健康。
適宜的身體活動可增強食欲,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對於生長髮育關鍵期的兒童青少年,可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生長髮育,有助於身高增長。為此,指南建議,生長遲緩兒童青少年通過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如跳繩、籃球、游泳等),結合傳統健身方式(如八段錦、五禽戲、武術等),促進生長髮育。
充足的睡眠也是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和生長髮育的重要保證。“胃不和則臥不安”,消化功能不良會影響睡眠,進而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出現身材矮小。指南提出,應讓兒童青少年養成良好睡眠習慣,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例如,2—5歲兒童每天睡眠時長應為10—13小時,其中包括1—2小時午睡時間;6—12歲兒童每天睡眠時長應為9—12小時,13—17歲兒童青少年應為8—10小時。
與此同時,指南建議,要重視兒童青少年情緒和行為管理,關注情緒性少食、限制性進食等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為,以合理膳食為基礎,結合心理疏導、溝通交流等心理和情緒干預措施,改善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
如何及時發現孩子生長遲緩?指南指出,定期監測兒童青少年體格發育,有助於及時了解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指標的動態變化,建議依據兒童青少年性別、年齡和營養狀況,至少動態縱向追蹤觀察6個月(最好12個月)以上,根據兒童青少年的生長速率或生長曲線的偏離情況,評估其生長狀況,及時調整指導方案。
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指南主要面向基層衛生工作者(包括營養指導人員)、2—17歲兒童青少年的家長和校醫等,為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的輔助預防和改善提供食養指導,不可替代藥物治療。指南提示,對於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兒童青少年,必要時在醫師或營養指導人員的指導下合理使用營養素補充劑。長期生長髮育不理想、改善效果不明顯或疾病原因導致生長遲緩的兒童青少年,應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