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人性挖掘與現實反思

來源:光明日報 | 2023年02月08日 08:27:02
光明日報 | 2023年02月08日 08:27:02
原標題:《狂飆》:人性挖掘與現實反思
正在加載

  作者:文衛華(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兔年伊始,電視劇《狂飆》成為首部熱播大劇:在央視八套的收視率峰值破3,愛奇藝站內熱度值首次破11000,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實現了熱度口碑雙豐收。很多人見面的問候語從“過年好”變成了“你看《狂飆》了嗎”。這部以掃黑除惡常態化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背景的電視劇為何擁有如此魅力?

  《狂飆》講述了以安欣為代表的政法工作者和以高啟強為代表的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之間展開的正邪較量,展現了掃黑除惡的複雜艱巨,彰顯了黨中央“打傘破網”的堅定決心,致敬英勇無畏的掃黑除惡英雄。除了跌宕起伏的劇情、眾多實力派演員的精湛演技、製作精良的道化服,《狂飆》在敘事結構、人物塑造、立意深度等方面也給當下的刑偵劇創作提供了新思路。

  劇作在20年宏闊的社會變遷中展開劇情,運用雙線交叉敘事手法。一條以正敘方式講述省教育整頓駐點指導組下沉京海市開展督查,徹查當地的“保護傘”;一條用倒敘手法,通過安欣的視角回顧京海市最大黑惡勢力強盛集團的發家過程,以及他與高啟強之間的恩怨情仇。主創選取2000年、2006年、2021年三個時間點,構成三幕式結構,圍繞兇殺案、徵地糾紛和指導組辦案等核心事件展開,既反映了社會變遷,也構建了人物命運發展的三個階段。

  警察安欣與地方黑惡勢力高啟強這種雙主人公設置在以往同類題材影視劇中並不鮮見,但《狂飆》卻通過兩人難分難解的恩怨糾葛,描繪出了“命運的不可知和偶然性”,以及複雜的人性。他們相識于微時,之後漸行漸遠,最終分道揚鑣。維護法治社會的理想主義者安欣雖然被嚴峻的現實反復捶打,多次負傷,失去師傅、戰友、戀人,被排擠、邊緣化,從意氣風發的熱血青年變成了謹小慎微的白髮中年,卻始終不改初心,獨自隱忍直到撥雲見日。深諳人情社會規則的高啟強最初是個勤勞守法、備受欺壓的底層魚販,卻一步錯、步步錯,滑向罪惡的深淵,成為盤踞一方的黑道大佬。該劇從時代背景落筆,從人性邏輯出發,勾勒時代發展洪流中兩個對立的小人物的命運曲線。除了兩位主角,《狂飆》對曹闖、李響等刑警隊“灰色”人物,以及黑幫大佬徐江,大嫂陳書婷等眾多角色的刻畫也可圈可點。他們個性鮮明,立體多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掃黑除惡題材,《狂飆》的立意並沒有止步于講述一段驚心動魄的黑白較量,而是更多地深入到對人性的挖掘和對現實的反思中。不僅歌頌正義,也對邪惡進行了客觀深入地剖析。該劇以大量篇幅講述了出身寒微、勤勞樸實的高啟強如何一步步墮落成在京海市一手遮天的黑老大。作品沒有停留在小人物黑化發家復仇的爽劇層面,也沒有把高啟強的墮落簡單歸因于個人選擇,而是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挖掘。借由掃黑督導專員徐忠的獨白,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説唐小龍、唐小虎這樣稱霸一方的市場管理員是導火索的話,不如説是我們的社會中確實還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分配,導致基層百姓覺得如果不靠非法手段是無法實現致富的,所以就有了鋌而走險的一些人出現。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並非一日形成,面對重重黑幕,以安欣為代表的政法幹警不忘初心、堅守底線,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終使正義得到了伸張。高啟強、趙立冬等被判處死刑,京海最大的黑惡勢力和保護傘被連根拔起,守護了人民群眾的安寧與幸福,讓觀眾既深刻認識到了掃黑除惡工作的複雜艱辛,也看到了光明與希望,進而實現了現實主義與主流價值的雙向奔赴。

  當然,《狂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與反派相比,正面角色還可以更加豐滿立體;與前半段相比,後半部分劇情應更加符合現實邏輯。但是瑕不掩瑜,創作者用有廣度、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故事講述,揭示了黑惡勢力形成的根源,描繪了“黑色大網”織就的過程,反思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結構性、制度性問題,並進一步回答了如何徹底剷除黑惡勢力,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時代之問,為刑偵題材創作進行了有益嘗試。

編輯:林濤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狂飆》:人性挖掘與現實反思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