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區裏的大學問

來源:陜西日報 | 2022年11月21日 15:17:42
陜西日報 | 2022年11月21日 15:17:42
原標題:小社區裏的大學問
正在加載

  11月16日,“藍馬甲”志願者服務隊隊長宋平安在社區圖書閱覽室開展志願服務。本報記者 付玉瑋攝

  本報記者 劉印 付玉瑋

  在於珍參加社區工作的第10個年頭,縈繞她心中多年的那個問題,漸漸有了清晰的答案。

  2013年,研究生畢業的于珍走進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區,成為一名基層社區工作者。但“社區工作怎麼做?怎樣才算做好社區工作?”對於剛走出象牙塔的于珍來説,並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二〇五所社區看望慰問群眾,指出:“社區工作是一門學問,要積極探索創新,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管理鏈條,提高服務水平,讓千家萬戶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循著總書記的囑託教誨,于珍反思著,也摸索著,一步步從懵懂的“菜鳥”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社區黨支部書記,在小小的社區裏不斷探索著服務民生的“大學問”。二〇五所社區也不斷創新延伸服務鏈條,提升服務治理水平,以“一根針”的藝術,激活“一團火”的熱情,給群眾“一個家”的溫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二〇五所社區,群眾所嚮往的美好生活,正在一件接一件地紮實落地。

  “一根針”的藝術

  社區工作,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千家萬戶。

  “于書記,你看看我這些看病的票據報銷要怎麼辦呢?”11月16日10時許,64歲的王淑勤老人拎著一袋票據走進了于珍的辦公室。于珍趕緊上前扶老人坐下,詢問情況以後,迅速聯絡負責相關工作的社區工作人員對接辦理。

  二〇五所社區是依託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五研究所建設的單位型社區,有848戶1600余名居民,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佔了多半。“家長裏短、柴米油鹽,沒有一件是大事,但對於群眾來説,件件都不是小事。”于珍説。

  小到樓道燈泡不亮、家中漏水,大到社區暖氣管網翻修、環境改造提升,一件件、一樁樁都直接關係到居民的生活。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必須把每一件事都辦到群眾心坎上!

  社區居委會委員王斯迪介紹,為了把工作做細做實,社區被劃分為15個樓棟網格和58個單元網格,並建立網格黨小組,由73名退休老黨員和志願者骨幹擔任樓棟長、單元長,為轄區36名獨居老人開展“一對一”的“管家式”服務。

  不僅如此,通過“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上下聯動,二〇五所社區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發揮黨員和志願服務隊伍的示範引領及“紅色觸角”作用,用網格治理的“一根針”綴起服務民生的“千家事”,讓社區治理充滿溫暖也充滿力量。

  “一團火”的熱情

  11月17日5時許,天還未亮,社區志願者肖雪琴、楊紅已經換好防護服,開始了當天的核酸檢測工作。7時,宋平安和社區“藍馬甲”志願者服務隊的隊友們上崗,接手第一批志願者的工作,大家配合非常默契。

  “核酸檢測持續時間長,有人替換,大家都能輕鬆一點。”宋平安説。“藍馬甲”志願者服務隊是二〇五所社區去年成立的志願者服務隊,主要由社區退休黨員、退役軍人組成,平時負責社區治安巡邏和防火防盜防意外等隱患排查,在社區組織核酸檢測的時候,就搭手支援。

  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如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悄然激起了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

  于珍告訴記者,隨著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不斷細化,從雁塔區、街辦、社區幹部、單元長到志願者,組建起了完善的社區網格化服務體系,並通過設立積分超市、優秀網格員評選等措施,激勵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

  10月13日,“大安能量‘益’站”在社區正式上線。志願者們收到了社區為他們發放的“愛心積分卡”。憑藉服務時長的積分,志願者不僅能在能量“益”站兌換等價商品,還可以兌換剪髮、磨刀、修家電等便民服務。

  “我參加志願服務已有十多年了,但能用自己的服務時長兌換所需物品,這還是第一次。讓時間‘説話’,是對志願者最好的認可和回報。”宋平安説。

  “一個家”的溫暖

  前一陣,定居外地的子女回社區探親時,到了飯點,83歲的王桂蘭老人特意帶著一家人走進社區裏的二〇五所職工食堂。

  “為啥不在家吃頓團圓飯?”曾有社區老夥計“調侃”。王桂蘭老人笑著説:“我就是想讓孩子們知道,我在社區也能吃得好!”

  2021年下半年,二〇五所社區依託社區內的二〇五所職工食堂,發起了“老年助餐”工程。“一開始,只是在食堂開設了一個老年人就餐窗口。”于珍説,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發現老人排隊取餐多有不便,於是社區與食堂深入溝通,直接將食堂的窗口取餐模式改為自助餐形式,並提前開放食堂,讓社區老人與二〇五所職工錯峰就餐,有效暢通了助老的“最後一米”。

  心裏話有人聽,煩心事有人管。隨著社區服務的持續精細化,老人們遇事時的第一反應從過去“有問題找單位”逐漸變成了“有問題找社區”。于珍和同事們也從老人們眼裏的“外人”變成了貼心的“自家人”。

  不僅如此,社區搭建的“紅石榴驛站”“廣場議事會”“板凳會”“民情懇談會”等服務平臺也越來越深入人心。

  近年來,二〇五所社區不斷延伸居家養老服務鏈條,引入第三方社會組織,借助專業化力量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助餐、保潔、縫紉修補等精準化服務,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這個幹部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越來越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溫暖。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社區工作怎麼做,怎樣才算做好社區工作?”于珍告訴記者,她已經找到了當初這些問題的答案——

  “眼更尖一點,嘴更甜一點,手更快一點,腿更勤一點。”

  “答案就在社區活動室的婉轉歌聲裏,在操場上的歡聲笑語中,在沒事就來社區聊天的群眾的笑臉上。”

編輯:程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小社區裏的大學問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