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丨林丹:紮根社區50年 把小事情做成大事業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 | 2022年10月23日 10:42:39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 | 2022年10月23日 10:42:39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林丹,二十大代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紮根社區五十年,林丹先後獲得“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等130多項榮譽稱號,她被大家稱為“小巷總理”,更在建黨百年之際獲頒黨內最高榮譽“七一勳章”。

平凡崗位成就不平凡

1972年,當時二十齣頭的林丹上山下鄉後回到福州,等待分配工作之餘,被居委會老主任請去幫幫忙,由此開始了社區工作。

林丹:那時候的居委會都是老太婆,七八十歲的老太婆,又沒有什麼事業編制,都沒有,所以説在那個時候不起眼,也不想幹。

記者:是什麼事發生了,讓您留在這了?

林丹:我當時在福州市居委會崗位上,我是最年輕的一個。很早期的時候,我把所有老百姓的困難摸了底,軍烈屬、五保戶、困難家庭等,還有退役軍人。我分類完以後,把我社區地段的所有商店召集開個會,讓他們每一個月為這些五保戶、軍烈屬、困難家庭送一些布票、蛋票,得到了軍烈屬家庭的認可,五保戶對我的認可等。

成就感只是意外的收穫,在居民們看來,林丹收穫的掌聲與榮譽都源自於她的善良。每逢雨天,只要看見沒帶傘的居民,林丹一定會跑出去把自己的傘拿去先給他們用。對於社區內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林丹不僅悉心照顧,還承擔起養老送終的責任。

林丹:他們病的時候我會去照顧他們,他們去世的時候我還要替他們簽字才能夠火化。我在很早的時候就作為家屬去簽字,人家都説你的媽媽還活著,你的婆婆也活著,你幹嗎去替別人簽署什麼親屬簽字?我説為什麼不可以?我們在這裡工作就是把這些老人家當做我們長輩了,他們病的時候我也對他們照顧,端茶端藥都做過,還要把他們送到火化廠,最終讓他們走完人生的時候高高興興離開,我覺得我很值。

林丹剛剛進入軍門社區居委會工作時,居委會只有三個人,擠在十幾平方米的狹小辦公室裏,閃展騰挪都是問題。2001年,福州市鼓樓區組建新型城市社區,由三個居委會重新整合成立了新的軍門社區,調整後,社區居民增加到3000多戶、一萬三千多人。經過選舉,林丹當選社區黨委書記。她有很多為社區居民服務的規劃和設想,當她知道社區內的福州市皮革廠倒閉後,她抓住機會用一年的時間説服工廠把倉庫這塊地讓給社區,軍門社區因此蓋起了社區第一個900多平方米的公共活動空間。為了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的質量,林丹注意到緊鄰新社區活動空間的一片破舊的老小區,她多次找到鼓樓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對這片小區進行拆遷的建議。

林丹:後來我們區委的書記就説,那你想做什麼,拿這塊地來幹什麼?我説我辦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現在各級政府不是都在為老年人的活動場所還有照料服務中心發愁,老人家又不願意到老人院去,老人院離他住的地方很遠,進了老人院就不方便出來。我們如果社區辦了這個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的話,他們家在這裡,都是老鄰居,平時他們就不寂寞,他們每天就可以有談不完的話,他們的子女上班回來,也見得到自己的父母親,所以説老人家高興,子女放心,吃飯也在這裡吃。

經過多年努力,軍門社區的居民擁有了總面積3700多平方米的公共活動空間,這裡面設立了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小學生託管、科普工作站、“再就業一條街”等等。其中,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佔據了大約2000多平方米,中心配備專職和兼職助老員,為60歲以上空巢、獨居、孤寡老人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機構照料、居家護理等綜合服務。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社區雙職工居民的後顧之憂,軍門社區又建起了少兒託管服務中心,解決孩子放學後午托、晚托的需求,為孩子提供可口的飯菜,並開設圍棋、書法等興趣班,每個需要託管的孩子每月只需繳納880元。

林丹:有很多居民或者我的親戚也會問我,你在社區工作這麼忙,為什麼兜著這些事?這都是風險,小孩子丟了怎麼辦?我也很矛盾,也考慮到我把這個事情如果做好了、做到位了,百姓多開心,我只要一想到這點,我會下定決心我要去做。

小事情做成大事業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絡、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很多政策的落實要經由社區落實到基層。有時,社區工作並不是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理解和支持。

記者:有沒有您費勁去做,但是不理解甚至反對,甚至會罵您的有沒有?

林丹:有,比如説最困難的一次,我們福州市的景觀改造,老百姓要把所有的防盜網都要拆掉,老百姓不肯幹。還有就是違章的地方,本來房子就70平方米,被你這裡擴那裏擴變成80多平方米了,一下子叫人家又拆掉,當然他們會痛心想不通,當時福州市就是我在的社區先做工作,做一個榜樣。沒想到被人家罵,你愛做先進,你這個心很壞,你會被雷劈死,把我們的家都拆了。這句話還發在微博上面,整整挂了二十來天,天天就看到這個情景很痛心,會流眼淚,回到家裏跟家裏人還不能講的。

記者:不容易。

林丹:社區五花八門的人都有,老實人也很多,不講理的也都有,都是我們要通過方方面面去適應、去做工作,只能這樣。

向下對每家每戶,向上對各級政府,為了更充分地發揮社區的作用,從2015年開始,軍門社區將每個月的10號設定為“居民懇談日”。

林丹:什麼叫懇談日,百姓有什麼問題有什麼事情來找我們的時候,我們召集部門的單位一起來探討解決,讓百姓不要有事就找政府,我們就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政府部門接訪日是每個月15日,那我就放在10日,比政府提前5天,他們百姓在這裡解決了,就不用去找政府,政府就説每次百姓到這裡接訪日,就沒有看到軍門社區的居民來。

懇談日當天,一般性的問題社區當場解決,難辦的事情就發揮“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的機制,由居民代表、社區書記、社區工作者、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面對面共同解決問題。有一次,軍門社區的自來水管道堵塞,但按照市政部門相關規定,新修的道路5年內不能重挖,事件陷入了兩難境地。

林丹:找自來水公司他説沒辦法,找了建設局也沒辦法,那怎麼辦?建設局當然要聽人大主任的話,我就把人大主任請過來到我這裡。所以説那一次人大主任一到場以後,就對他們説這個路的問題破例,為什麼要破例?百姓的事無小事,不能讓百姓喝水難,你們可以破路。自來水公司表態,如果這邊路同意破的話,那我們馬上就做,所以兩天時間水就恢復到正常了。

記者:解決這個問題用了兩天的時間,在別人看來可能是很難的一個問題,在您就用兩天時間解決了。

林丹:做一件事情,百姓今天提什麼事項出來,我們馬上想到的是對口單位先找到,跑一趟不能解決就多跑兩趟,用我們的愛心去打動對方的單位,即使有困難,我覺得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

從福州市最年輕的居委會主任,到最年長的社區黨委書記,五十年的時光,在福州市市中心的彈丸之地裏,林丹通過自己的社區工作,讓社會進步體現為居民日常生活的點滴幸福。她的服務精神並未因年齡增長、榮譽增多而有絲毫的懈怠。

記者:您的時間是有限的,您為老百姓做的事多了,就得壓縮自己為家裏人的時間,那家裏人對您有意見吧?

林丹:家裏人起先也都有意見,慢慢就習慣了。我跟他們有規定的,吃飯時間到了,你們吃不要等我,我這個職業不是説只有8個小時上班,是24個小時責任心都要在這裡,所以説不要等我吃飯。最早的電器開始賣的時候,微波爐我馬上就買了,因為經常吃飯不準點,微波爐是我要用的。

記者:您今年74歲了,您準備幹到幾歲為止?

林丹:我是這麼想的,我既然選擇了入黨,就是選擇了為人民服務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只要老百姓需要,我們祖國需要,我永遠都是百姓的服務員。

製片人丨劉斌

記者丨董倩

策劃丨張宏飛

編導丨銀建章 林舟

責編丨王楓

編輯丨張宏飛

攝像丨王忠仁 王揚 吳冰鋒 陳亞光

編輯:郭倩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面對面丨林丹:紮根社區50年 把小事情做成大事業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