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黨旗紅】廣西那布村:黨群同心推動苗寨蝶變

來源:央視網 | 2022年09月08日 18:21:03
央視網 | 2022年09月08日 18:21:03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記者 孫曉媛):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地區312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全國人民一道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全面小康。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係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同時是革命老區、邊境地區,也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目前正在加快建設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

那布村村民坐在一起聊家常 孫曉媛/攝

近日,記者走進廣西百色市那坡縣百省鄉那布村。那布村後卡屯及周邊8個苗族自然屯地處中越邊境線,是少數民族苗族聚居地。

苗族黨員反哺家鄉 見證苗寨蝶變

近年來,百省鄉通過抓黨建帶動興邊富民、促進鄉村振興,培養了一批苗族黨員致富&&人,陶文生就是其中一位。

記者在後卡屯見到了陶文生,他如今已是那布村黨總支部書記。

那布村黨總支部書記陶文生接受記者採訪 孫曉媛/攝

陶文生是土生土長的苗族人。在他的記憶中,小時候村子裏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住的是茅草房,上學異常艱辛。

他印象最深的是,在讀初中的時候,常常要背著20斤的大米和黃豆,走5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鄉里的學校。

如今,昔日的苦窖水變成了乾淨的自來水,過去的茅草房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公路通到了家門口,幼兒園就建在了村子裏。

以前村民打電話要爬到山頂去找信號,現在家家戶戶接上了互聯網。陶文生用“翻天覆地”形容親身經歷的巨大變化。

畢業後的陶文生回到了家鄉,著力打造民族團結黨建品牌,鼓勵當地群眾外出務工、自主發展産業,苗族群眾的思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脫貧致富能人

陶文生告訴記者,近年來,那布村推行黨建“四用工作法”,用苗族語言傳播黨的聲音、用苗族幹部開展黨的工作、用苗族藝術弘揚黨的文化、用苗族節慶宣傳黨建成果,讓鄉親們切實體會到了共産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始終在人民群眾身邊。

苗族片區實施了住房、道路、飲水、供電、産業、教育、通信等一系列惠民項目。目前全村186戶苗族群眾已全部住進了磚混結構穩固住房。

在支部引領、支書&&、黨員帶富、能人帶動的號召和實踐中,村民生活進一步得到改善,守邊固邊的基礎進一步得到夯實。

那布村黨總支部紀檢委員朱橋,曾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乘著興邊富民、脫貧攻堅的政策春風,憑藉著敢拼敢闖的勇氣,走出那布村,到先進地區學習特色種植産業發展技術。

回村後,朱橋帶領村民嘗試發展牛、豬、杉木等種植養殖産業,帶領苗族同胞不斷鞏固脫貧成果。如今,村子裏已經建成了2個養牛示範基地,家家戶戶有增收産業。

那布村樓房掩映在綠樹群山之中 孫曉媛/攝

守邊既是守家衛國 也是守住幸福日子

村民脫貧增收過上美好生活,也為築牢守邊固邊的人民防線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國才能有家”的愛國主義情懷,凝聚起了黨群共築鋼鐵邊防的堅強力量。

近兩年來,那布村共有220余名苗族群眾自覺參與守卡執勤,巡邏在中越陸地界碑處的19公里邊境線上。

陶文生介紹,疫情發生以來,那布村實行聯防聯控機制,設立了12個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執勤點,將“偷、引、帶”等境外輸入風險有效阻擋在了邊境線外。

那布村邊防聯控巡邏 孫曉媛/攝

那布村後卡屯聯合黨支部書記楊美主和他的兒子楊建勇以“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守邊精神,分別在521、525邊境防控執勤點值守,在他們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守邊固邊的隊伍中。

守邊既是守家衛國,也是守住村民自己的幸福日子。

如今,在黨群同心、民族團結的合力下,邊疆民族地區人民的日子正越來越好。

編輯:郭倩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民族團結黨旗紅】廣西那布村:黨群同心推動苗寨蝶變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