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的絕唱!14年無出現記錄 儒艮在中國已功能性滅絕

來源:成都商報 | 2022年08月29日 05:49:11
成都商報 | 2022年08月29日 05:49:11
原標題:14年無出現記錄 儒艮在中國已功能性滅絕
正在加載

/ 功能性滅絕 /

一般是指在自然條件下,野生物種數量減少到不能維持繼續繁衍,雖然還有個體存在,但已經無法繁殖擴大族群了。若不加以緊急救助,將會走向“野外滅絕”的狀態。

/ 野外滅絕 /

當某物種或其亞種已知的個體僅存活于圈養的環境,或是其種群需經過野放後才能夠回歸其歷史上存在的地點時,就會被歸為“野外滅絕”。

A “美人魚”的傳説

儒艮被認為是“美人魚”原型 我國古代稱“鮫人”

儒艮是一種海洋草食性哺乳動物,長約3米,重量300~500千克,最長壽命可達70多歲,主要以二藥藻、喜鹽草等水生植物為食。它全身是寶,肉可以吃、榨油,骨頭可以用來雕刻東西,皮還可以用來製革。在我國主要生活在華南地區的熱帶淺海之中,4000年前就開始被人類捕殺。

為何被稱為“美人魚”?儒艮性情溫和,體態優雅。因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並且在哺乳時,雌儒艮用一對胸鰭將孩子抱在胸前,將上身浮在海面半躺著喂奶,其形態酷似人形,因此一些生物學家認為,儒艮就是傳説中的“美人魚”原型。

早在魏晉時期,中國就開始流傳各種關於美人魚的傳説,又被稱作“鮫人”。《搜神記》中曾經描寫:“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B “美人魚”的滅絕

因外形與海牛相似,且有一條類似鯨魚的尾巴,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性情溫和的海洋草食性哺乳動物儒艮常被人們誤認為是“美人魚”。8月26日,一則關於“美人魚原型(儒艮)在中國滅絕”的話題引發網友關注。

據一份由中國科學院和倫敦動物學會的科學家共同完成,並在近日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稱,近幾十年來,中國的儒艮經歷了快速的種群崩潰。目前,“美人魚原型”儒艮在中國已“功能性滅絕”。

該研究對中國南部沿海的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66個漁村進行了訪談調查,據研究人員調查顯示,這些地點涵蓋了中國大陸地區水域的所有已知儒艮,在788名受訪群眾中,最後一次目擊的平均日期為23.2年前。

公開資料顯示,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動物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1999年12月,廣西北海附近海域發現一頭死亡的儒艮擱淺于海灘,這是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發現的最後一頭死亡的儒艮個體。中國最後一次發現儒艮的記錄則停留在2008年,地點在海南省的東方市。

C “美人魚”還會歸來嗎

希望5年後能在中國再次看見儒艮

目前在保護儒艮方面我國做了哪些努力?

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首先,我們開展了科學傳播,推動生物多樣性的主流化。因為作為全國一級學會,科普是我們重要的工作。然後,我們向有關部門發函,以及聯絡國內外儒艮領域的科學家,去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同時,我們也制定了儒艮課題組未來三年的工作計劃,希望社會各界都可以參與進來,通過儒艮的重引進來重建我們近海的“綠水青山”。

據介紹,8月9日,中國綠髮會儒艮課題組召開工作會議,對儒艮課題組未來三年的工作策略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部署,具體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儒艮生境和現在廣西北部灣儒艮保護區的情況,努力把儒艮保護區恢復其生態;

2.研究所有的儒艮保護區和儒艮遷徙路線;

3.向相關國家和部門建議“重設航道”,讓航運、捕撈等人類活動盡可能避開相關線路;

4.攜手國際社會進行引導性的物種重引入。

周晉峰最後説:“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5年後能夠在中國再次看見儒艮。”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羅夢婕 實習生 李龍靚 綜合報道

專家訪談

儒艮已介於“功能性滅絕”和“野外滅絕”之間

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消失,將導致滅絕

8月26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稱“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在過去的十年中,沒有人在中國再觀測到儒艮,中國的儒艮可認為已介於“功能性滅絕”和“野外滅絕”之間的狀態。

記者:判定一種生物為“功能性滅絕”的標準是什麼?

周晉峰:“功能性滅絕”一般是指野生物種依靠自己不能維持繼續繁衍,若不加以緊急救助,將會走向“野外滅絕”的狀態。還有一種説法是,野生物種在生態系統中是存在各自的職責和功能的,如果數量太少,以至於無法履行它的功能時,便可以稱之為“功能性滅絕”。

記者:為何説儒艮在中國已經“功能性滅絕”了?

周晉峰:目前,儒艮在中國已介於“功能性滅絕”和“野外滅絕”之間的狀態。近十年我們在做南海生物多樣性調查的過程中,走訪了不少相關人群,如專家、漁民、保護人士。但最終的走訪結果都是,沒有人在中國再觀測到儒艮了。

如果進一步的科考仍然找不到儒艮,就有可能被宣佈“野外滅絕”。所以,今年我們成立了中國綠髮會儒艮課題組,並且把“儒艮的重引進”作為工作組主要的目標。

記者:我國最後一次發現儒艮是在14年前,導致其急劇減少以至於功能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周晉峰:首先,是我國近海的海草床在大規模地退化和消失。因為儒艮是以海草為食的,而海草床的退化與人類活動有關。人類向近海排出污水,污水中的化學物質以及渾濁度對海草會造成傷害。其次,人們在近海的航運、捕撈、採砂等活動,會影響海草的生存環境。就像熱鬧的大街上不長草,熙熙攘攘船來人往的熱鬧海邊同樣也長不了海草。沒有海草,儒艮自然不會來了。此外,早期的過度捕撈,以及船隻的撞擊也是導致儒艮數量減少的因素。

記者:1986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合浦儒艮自然保護區”。1992年10月,國務院又將其批復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就是説我們很早就在對儒艮進行保護,為什麼結果還是不樂觀?

周晉峰:自然保護區不是動物園,不是建個籠子就行。儒艮雖然在保護區內可以被保護得很好,但若是周邊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消失,導致它的棲息地迅速退化、減少甚至崩潰,也是會導致儒艮滅絕的。

所以我們認為,有效的保護是全面的保護,而不只是單個瀕危物種的保護。我們要保護的是自然生態,因為生態系統比物種更重要。生態系統承載了物種,物種承載了基因,這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三個層次。所以儒艮保護區不光得保護儒艮,還得保護海草。

記者:儒艮在我國乃至全世界的分佈區域是什麼樣的?

周晉峰:在世界範圍內,儒艮是一種分佈比較廣泛的海洋生物。澳洲、美洲、非洲、南亞都有,主要在熱帶及亞熱帶水域。至於我國,原本在東南沿省的近海也有,主要是由於以前那些地方有大量的海草,近海比較淺,日照比較充足,海水比較乾淨等。

儒艮是近海生態系統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它在我國的功能性滅絕只是一種區域性的現象,但在世界上的其他海域還是有儒艮生存著的,它還沒達到瀕危物種的標準,只是易危物種。

動物滅絕的悲劇一直都在上演,如何在人類發展和生物多樣性之間找到平衡,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我們必須迎難而上,找到解決之道,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編輯:郭倩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美人魚”的絕唱!14年無出現記錄 儒艮在中國已功能性滅絕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