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熱浪仍在瘋狂肆虐!截至18日15:30左右,全國各級氣象部門268個高溫紅色預警生效中,其中川渝一帶最為集中,全國氣溫排行榜前十(國家站)中,重慶北碚繼續登頂氣溫榜。
截至昨日16時,重慶北碚最高氣溫已升至45℃,再度刷新當地氣溫極值!同時,據@中央氣象臺,這也是本輪高溫國家觀測站出現的最高氣溫紀錄。
7月1日以來,江南以及貴州、重慶等地降水異常偏少,平均氣溫顯著偏高,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氣象乾旱。據7月31日氣象乾旱監測,貴州大部、湖南大部、重慶東南部、浙江中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氣象乾旱。未來3天,上述旱區仍維持高溫少雨天氣,氣象乾旱將持續發展。
中央氣象臺8月18日18時發佈氣象乾旱黃色預警。據@中央氣象臺,上一次發乾旱預警是9年前。
連日來,四川省樂山市因持續高溫、降水偏少,旱情形勢日趨嚴峻。有樂山網友曬出了樂山大佛在2020年8月18日和2022年8月18日的對比照。
8月18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從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獲悉,受今年降雨偏少和高溫等因素影響,樂山大佛處的江水比之前有所下降,2022年8月18日12時,樂山大佛平臺水位海拔高度僅354.20m,與往年8月同期正常水位相比低了1.69米,與2020年“8.18”洪水水位相比,低了10.53米。
科學用電
地鐵、公交開啟“省電”模式
隨著高溫天氣持續,為確保電網安全可靠運行,成都地鐵、成都公交紛紛行動,地鐵關閉了車站廣告燈箱及不必要的設備設施、車站開啟“省電”模式;公交加大長續航電動車使用頻次,減少白天充電等方式,降低電耗。
這兩天,乘坐地鐵的市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車站照明似乎較平日裏有所不同。據了解,成都地鐵積極響應節能節電號召,在不影響乘客安全出行及車站客運服務的前提下,線網車站公共區照明開啟“省電”模式。
同時,地鐵站還關閉了車站廣告燈箱及不必要的設備設施,降低非必要用電負荷,進一步節約用電。在滿足乘客日常出行需求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優化設置地鐵全線網列車車廂、站廳及站臺目標溫度,科學合理節省電能。
此外,成都地鐵結合客流實際,優化調整平低峰期開行列車對數等舉措降低電耗。調整後,市民乘客可通過成都地鐵APP查詢列車位置,提前安排好行程。
在公交車輛使用方面,成都公交集團加大長續航電動車使用頻次,並調整人力資源和班型安排,加強夜間充電,減少白天充電,避開用電高峰;增加CNG車輛投放頻次,減少車輛充電需求。
此外,成都公交集團還積極做好節約用電、 錯峰用電宣傳,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節約用電、時時注意節約用電的新風尚。
所有戶外廣告照明關閉
8月17日,記者從成都市城管委獲悉,8月16日,成都市城管委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落實電力保供照明控制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戶外廣告節電工作的通知》,要求關閉全部政府投資建設和企業自建自管的景觀照明、燈光秀、形象展示及非安全照明設施,關閉所有戶外廣告照明(包括LED顯示屏),督促商家店舖于歇業時間關閉招牌照明,並積極協調小區物業、商業物業等關閉樓名標誌照明。
路燈是城市安全運行的基本保障,良好的道路照明有利於交通安全。入夏以來,成都市城管委根據《成都電網2022年迎峰度夏有序用電(錯避峰)管理應急預案》要求,于5月31日印發《關於城市照明行業迎峰度夏有序用電(錯避峰)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保障功能照明,有序安排景觀照明,減少戶外廣告照明。
記者還了解到,為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壓力,成都市市管道路照明設施中的6萬餘盞路燈已改造為LED節能光源,並安裝4萬多套單燈控制器,在深夜人車流量減少時,對LED路燈調低功率運行。8月份,市管道路照明設施採取路燈光源節能改造和調整深夜用電功率措施後,較之前每天減少用電量約5.04萬度。另外,成都市政府投資類景觀照明設施有1900余處。常態管理時,景觀照明僅在週末及節假日亮燈,並按季節、按時段分為平日模式、節日模式和深夜模式進行控制。今年8月以來,成都市關閉了用電量較大的景觀照明設施。
勞動保護
40℃以上停止安排戶外露天作業
近期,四川遭遇持續高溫酷暑天氣。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繼今年7月下發《關於做好高溫天氣下勞動者權益維護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後,近日再次發文,要求用人單位嚴格執行高溫天氣戶外工作時間規定,根據本單位生産特點,合理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的戶外工作時間,儘量避開酷熱時段作業,適當增加勞動者休息時間和輪換班次。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提出,在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發佈日預報氣溫最高達到40℃以上的高溫天氣下,用人單位要停止安排勞動者進行戶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並儘量縮短室外連續工作時間,不得安排勞動者在當日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要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連續工作時間,並不得安排勞動者加班。
除強調嚴格執行高溫天氣戶外工作時間規定外,四川還對進一步落實防暑降溫措施、保障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益、加強執法檢查等提出工作要求。對不適宜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要及時協商調整工作任務,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高溫天氣下從事戶外作業及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對出現中暑等症狀的勞動者要立即採取相應救治措施,必要時及時送醫治療。用人單位要保障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益,合理確定高溫天氣下勞動者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不得因高溫天氣停工、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待遇,要及時向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以室外露天作業的建築施工、交通運輸、環境衛生、外賣物流等行業企業為重點,加強執法檢查,暢通舉報投訴渠道,依法查處用人單位違法行為;要加強因高溫天氣作業引發的勞動爭議案件調處,暢通受理渠道,實行快立快審快結,及時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對因高溫天氣作業引發勞動者發生事故傷害或經職業病診斷機構診斷為職業性中暑的,應按規定依法認定工傷並落實相關保險待遇。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林聰 彭驚 顧愛剛 蔣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