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甘肅譜寫富民興隴新篇章

來源:經濟日報 | 2022年08月07日 11:33:33
經濟日報 | 2022年08月07日 11:33:33
原標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甘肅譜寫富民興隴新篇章
正在加載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重要指示要求,全省各族幹部群眾負重自強、頑強拼搏,推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呈現出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生態治理大見成效、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良好局面,如期實現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培育産業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姚東利家住甘肅通渭縣李家店鄉姚川村,2017年之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李家店鄉因地制宜發展以金銀花為主導的特色産業,姚東利觀望2年後,將自家6.5畝地全種上了金銀花,一年平均收入3萬多元,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在甘肅,數百萬貧困群眾像姚東利一樣實現脫貧增收。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55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26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8個國家片區貧困縣和17個省定插花型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書寫了脫貧攻堅的甘肅篇章。

  隨著“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産業蓬勃發展,甘肅脫貧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415元增加到2020年的8539元,年均增長19.8%。甘肅脫貧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6%以上,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全面建立,88.63萬戶群眾通過危房改造住上安全住房,106.9萬農村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住進新家,歷史性地解決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後,甘肅將5年過渡期作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新起點,在鞏固成果上持續用力,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

  為進一步穩定農民增收渠道,甘肅啟動實施了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産業3年倍增行動計劃,重點支持幫扶産業補上技術、設施等短板,鞏固脫貧人口穩崗就業良好勢頭。2021年,甘肅脫貧人口人均收入首次突破萬元,達到10079元。

  去年5月28日,周鵬超被中國石化集團派駐到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擔任第一書記。“脫貧之後要為村裏的産業發展培育持續造血功能。”周鵬超告訴記者,一年多來,他們設計註冊了“崖端雲上”商標,打造布楞溝木耳品牌,2021年實現銷售額130.35萬元。2013年以來,中國石化累計在東鄉縣投入幫扶資金超6億元,幫助東鄉縣3102戶、16952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甘肅攜手天津、山東兩省市和36家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啟動“一縣一園”和“百村振興”計劃,共建産業園區73個,協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171個,引進了一批聯農帶農、促進地方産業發展的大企業、大項目,幫助脫貧群眾就業24.1萬人(次),消費幫扶金額達79.8億元。

  守護綠水青山鋪就發展底色

  盛夏時節,甘肅天祝縣炭山嶺鎮原千馬龍煤礦綠意盎然。千馬龍煤礦于1991年建成投産,曾是天祝縣重點企業之一,99.4%的礦區面積處在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

  “2017年8月份,我們按照‘邊拆除、邊清運、邊覆土綠化’的治理方案,對千馬龍煤礦進行生態環境整治。”天祝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張有宗説,通過關閉煤礦、植樹造林,昔日的礦區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綠色山川。

  近幾年,甘肅將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按期完成階段性整改任務,實現“由亂到治、大見成效”。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閆子江介紹,評估結果顯示,祁連山保護區生態質量穩中有升、持續向好,植被生長狀況明顯改善,明顯改善區域佔保護區總面積的比例增加37.5%。

  甘肅不斷加大重點生態工程實施力度。通過加大南部秦巴山區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隴南長江生態林建設和天水南北兩山綠色生態長廊初具規模。統籌實施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河西走廊、秦嶺生態保護和修復等重大生態工程,僅2021年就完成營造林343.5萬畝、沙化土地治理212.2萬畝、草地改良治理411萬畝。

  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肩負著黃河中上遊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為此,甘肅構建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一張網”,將沿黃流域劃定為513個環境管控單元,與相鄰4省份簽訂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框架協議,黃河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6年達到Ⅱ類。2021年,甘肅沿黃流域4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2.68%。

  立足生態環境脆弱、自然條件嚴酷的省情實際,甘肅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作為優化産業結構的前提要求,將構建生態産業體系作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現實路徑。“十三五”期間,甘肅省共壓減生鐵産能160萬噸、粗鋼産能174萬噸,關閉退出煤礦100處、化解過剩産能1400萬噸。同時,甘肅大力發展清潔能源,2021年裝機容量達1285萬千瓦的新能源項目開工建設,新增並網裝機740萬千瓦,建設規模達到3355萬千瓦,酒泉建成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甘肅省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甘肅十大生態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4.7%;新能源外送電量達114.5億千瓦時。

  “一帶一路”引領外貿提質增量

  7月中旬,天水大洲跨境電商綜合服務有限公司申報的15噸秦安蜜桃通過跨境電商B2B模式順利出口新加坡,這是甘肅跨境電商發展駛入蘭州、天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雙輪驅動“快車道”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甘肅出臺新時代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制訂配套實施方案,謀劃具體實施路徑,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隨著蘭州鐵路口岸、航空口岸和敦煌航空口岸建成運營,以及武威保稅物流中心(B型)、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2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分別封關運營,甘肅依託開放口岸,建成運營進境植物種苗、肉類、冰鮮水産品、水果、糧食、木材、整車、活體動物8類10個指定口岸,境外貨物可直達甘肅再分銷,集散效應不斷擴大。此外,甘肅還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4個商務代表處,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關係。

  甘肅致力於建設四通八達的外運通道。今年2月4日,75011次中歐班列“天馬號”在甘肅武威南站駛出,發往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此次班列的開行,開闢了甘肅省中歐班列跨裏海、黑海發運的跨境陸海聯運新通道,助力甘肅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

  近年來,甘肅圍繞“暢通道、聚物流、興産業”,以通達國際的外運通道為支撐打造樞紐制高點,帶動甘肅優勢産業融入國際大循環。5年來開通了21條國際貿易線路,通過鐵路、公路、海運等方式通達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多式聯運常態化運營。

  隨著開放平臺和外運通道建設不斷完善,甘肅對外貿易不斷提質增量。近年來,甘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實現貿易額909億元,年均增長11.5%,佔貿易總額的比重達46%。

  借力“一帶一路”東風,甘肅外貿主體規模由“十三五”時期末的4500家增加到7100多家,全省進出口1億元以上外貿企業達41家;跨境電商交易額達23.8億元,連年保持倍速增長。此外,甘肅累計建成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6個,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28個。甘肅支持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國際營銷網點121個,帶動甘肅省特色優勢産品“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 李琛奇 陳發明 趙 梅)

編輯:甄濤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甘肅譜寫富民興隴新篇章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