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前能力:易被忽視的語言基礎

來源:光明日報 | 2022年08月07日 08:23:02
光明日報 | 2022年08月07日 08:23:02
原標題:兒童語前能力:易被忽視的語言基礎
正在加載

  作者:段海鳳(中央民族大學中文學部講師)

  當嬰兒第一次呼喊“爸爸、媽媽”時,父母激動與喜悅的心情無以言表,但這還不是孩子真正“會説話”。嬰兒真正把有意義的聲音形式和概念內容結合在一起,通常要在1周歲以後。那周歲以前的嬰兒是否有溝通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這種溝通能力在家庭環境中得以發展,並且十分重要。

   兒童語前能力的表現

  溝通是人們與他人分享觀念、想法、信息及感受的過程,也是社會互動的基礎能力指標。溝通可以是口語形式也可以是非口語形式。在出生後的第1年裏,嬰兒幾乎都在學習如何與外界溝通。嬰兒正式開口説話前的這段時期,被稱作“語前期”。

  兒童語前能力是指在孩子説話之前具有的一種不用語言和外界溝通的能力,包括聲音、面部表情、手勢、眼神交流、模倣等非言語能力。語前能力對兒童的未來説話和溝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嬰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積極融入家庭環境的互動交流了。比如,用“哭聲”發信號,父母就會有回應。家人對哭泣給予回應的形式多樣,可能是“抱抱”的行為,也可能是語音應答,或者是給予食物。在得到父母的積極回應後,嬰兒就會停止哭泣。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回應,都會讓嬰兒逐漸掌握這種溝通能力,慢慢地學會表達他們的需求。

  一般在嬰兒出生3個月左右,便會用聲音來回應,儘管這時候的語音形式比較少,聲音比較單調,可能只是“咕咕/唧唧”聲,但這是走進溝通世界大門的起點。這種“咕咕”聲是一種喉部聲音,是嬰兒開始嘗試用聲帶發聲並且成功後的聲音。家長對這些聲音要給予積極回應。很多照看者僅會對孩子吃喝等生活需求作出回應,甚至認為孩子不哭不鬧就是乖孩子,這些做法是不科學的。

  隨著月份增長,嬰兒自己的“語音庫”也會日益豐富。孩子在6個月左右會發出“a、i、u、e”,甚至可以自己“ba、di、mu”地組合著玩。在與外界的溝通中,嬰兒常常會用這些語音發出邀請或者作出回應,配合著面部的小表情,溝通意圖十分明顯。這些並不具有語言意義的聲音,對嬰兒來説非常寶貴。它們被一點一點積累起來,儲存在孩子的記憶中。日後,嬰兒慢慢將聲音和事物概念結合起來,就發展出了語言。這時候的父母也應該像聊天一樣,咿咿呀呀地和孩子有語音互動,語調可以富有變化,有助於促進孩子語音的萌發。

  雖然沒有語言,但是小嬰兒漸漸在8、9個月的時候,自己學會了一個高效溝通的法寶——手勢。嬰兒開始使用手勢或者一些動作來與大家溝通。比如,小嬰兒用手指東西,眼神在大人和想要的物品之間來回移動,並且用他特有的聲音和語調催促大家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些反映嬰兒溝通意圖的動作或行為,對孩子未來説話有重要作用。

  語前能力是兒童説話前的重要基礎,就像一粒種子,需要溝通環境的土壤,才能促使它生根發芽,形成與我們一生相伴的語言能力。

  語前階段的高危信號

  兒童語前能力是未來表達和理解的基礎。科學研究表明,嬰兒在6個月左右是否有較好的言語感知能力,與他們日後是否有較好的詞語和句子理解與表達能力密切相關。如果一個孩子的語前能力相對較弱,那麼他可能會在以下幾個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難,包括社交技能、語言理解和表達、遊戲技能、注意力等。這樣的孩子可能很容易沮喪,因為他們沒有學習或使用語言的基礎技能。比如,嬰兒想要的東西不能準確地指給家人,無法獲得滿足,就會發脾氣。在遊戲方面,不能和家人互動,從活動中獲得的樂趣較少,從而主動性降低。在社交方面,不能與他人進行非口頭的互動,因為溝通能力較弱,與他人易發生衝突或者妥協。在語言表達方面,詞語的使用可能會延遲,因為孩子還沒有學會重復詞語和語言的技能。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語前能力較弱,除了在家庭環境中多創造溝通交流的機會外,也有必要去醫院或專業語言機構評估孩子的語言和整體發育水平。當孩子1周歲左右時,如果出現下述這些現象,比如,不會發出咕咕聲;沒有聲音或者沒有重復的音節;沒有眼神注視;不會尋找聲音來源;對聲音沒有回應;不會用手指東西;不會模倣;喊名字沒有反應;缺乏社交微笑;不會使用不同的聲音表達饑餓、開心、難過等,建議家長帶孩子做系統的評估檢查,結合語言發育的相關指標,確認孩子是否有語言發育遲緩或者其他問題。

  語言發育遲緩不僅預示著語言表達能力低,同時也有可能在語言理解和心理成長等方面出現障礙。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在語前階段的這些高危信號,將來孩子在學習説話、語言理解表達、社交遊戲乃至課業學習和工作中都可能出現一些困難。科學研究表明,早期發現溝通問題,在環境中增強交流互動,並及時採取針對性的強化措施,這對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如果沒有其他疾病診斷,兒童只是單純的語言發育低於同齡水平,通過干預,有50%到70%的孩子是可以追趕上同齡孩子的。

  大人及早關注兒童語前能力的發展,可以較好地預防在語言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或者,即便孩子語言發育存在一些障礙,也可以早點介入語言干預,通過科學的干預手段,幫助縮小孩子語言發展的差距。

   如何培養兒童語前能力

  兒童語前能力是可以培養並得到提升的。在出生後的一年時間裏,嬰兒對來自環境的刺激(認知和聽覺發育正常的情況下)十分敏感,其溝通行為深受家庭溝通環境的影響。因此,這段時間孩子所處的語言環境尤為重要,家庭成員應當具有積極的溝通態度和意識。具體包括:

  積極回應。嬰兒發出聲音時,家庭成員可以用“嬰語”與孩子互動起來。嬰兒説“a、a”,媽媽可以用單音節重復回應,和嬰兒之間形成“有來有回”的溝通模式。還可以同時教孩子溝通的因果本質。比如,嬰兒發出聲音,指向奶瓶,他就可以得到牛奶。嬰兒慢慢就會發現他的話語會對別人産生影響,慢慢學會有目的的溝通。我們不斷在環境中重復這些話語,嬰兒就會形成記憶。

  主動溝通。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嬰兒不會講話,就不和嬰兒聊天。家長需要“沒話找話,自問自答”,可以説一説正在做的事情,也可以跟隨孩子的目光或者興趣用語言介紹他們看到的世界,幫助孩子學會把單詞和事物、動作聯絡起來。例如,在給孩子洗澡家長時可以説:“我們洗澡澡,打泡泡,沖水水,好舒服。”家長盡可能簡化對嬰兒用的溝通語言,同時調整説話速度。這時候建議關掉家中的背景音(如電視、手機等),以便於讓孩子更好地分辨一個人的聲音。這些看似不重要的生活交流構成了人類交流的本質,是第一次對話的起源。

  正面交流。嬰兒通過觀察,不僅可以捕捉到嘴巴變化帶來的語音變化,還可以學會面部表情。家長可以用豐富的語調和誇張的表情來獲得孩子的注意,以提高孩子目光注視的時間。比如,“躲貓貓”或者“撓癢癢”就是互動性非常強的溝通遊戲,家長可以輪流和孩子進行,既有動作,又有表情,還可以培養眼神交流,鼓勵孩子注意大人的面部。

  動作溝通。在孩子9個月以後,家長可以適當教嬰兒一批“動作”,豐富溝通的手段。比如,點頭(好)、搖頭(不要)、揮手(再見)、伸手(抱抱)等。

  互動輪替。輪替是在遊戲中家長和孩子輪流進行的一種方式,比如,來回推動一輛小汽車。輪替中既有角色轉換,又有家長示範和孩子模倣,是一種非常好的溝通活動。

  聽説並重。家長應鼓勵孩子聽更多的聲音,可以是家裏的也可以是外面小公園裏的,然後積極和孩子討論聽到的聲音,比如,告訴孩子“狗狗在叫,汪汪汪”。家長要給孩子錶達需求的機會,如果孩子需要某一樣東西,先等一等,不要急於幫助他,而是讓孩子自己表達出來,表達方式可以是用手指一指或者使用簡單的語音。

編輯:林濤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兒童語前能力:易被忽視的語言基礎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