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湖北篇)

新聞頻道 來源:人民日報 2022年06月13日 12:1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著力在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産業結構調整上取得新突破,著力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不斷取得新成果,著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著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新成效,使湖北經濟更好、結構更優、質量更高、後勁更足、實力更強。”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對湖北廣大幹部群眾寄予殷切期望。

  2020年5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面對打贏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6100多萬荊楚兒女的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做了鼓舞人心的重要講話:“湖北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多年積累的綜合優勢沒有改變,在國家和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改變。”

  從田間地頭到城鄉社區,從港口碼頭到科技園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4次赴湖北考察,為湖北改革發展擘畫藍圖、指引航向,為做好新時代湖北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行走荊楚大地,處處生機勃勃。湖北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正著力推動疫後重振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努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著力在“轉方式”“調結構”上取得新突破

  武漢東湖高新區——“中國光谷”,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是全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3年7月和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到這裡,了解示範區建設和企業創新發展情況。

  2018年4月26日,在烽火科技集團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那種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須依靠創新。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産業發展主導權。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曾軍回憶當時的情形説,“總書記來到公司展廳,察看烽火自主研製的芯片、光纖等産品,了解産品性能、國産化率等情況,諄諄囑託我們,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

  為了突破關鍵技術難題,4年多來,烽火通信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去年底成功研發出我國首款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發芯片,這是目前國際上集成度最高的商用硅光集成芯片之一。2021年,烽火通信出口合同額同比增長49%。

  2018年4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工程壩區,察看三峽工程和壩區周邊生態環境。“總書記叮囑我們,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裏。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三峽電站運行部主任張曉宇説,“十三五”以來,三峽集團組織實施了58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掌握了智慧大壩建造、水電站專用檢修機器人、智慧水務系統等關鍵技術。

  近年來,湖北緊緊依靠創新驅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産業結構調整,全力打造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區域的光谷科創大走廊。2021年,全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100戶,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30.2%。

  走進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機器轟鳴,超重型數控鏜銑床輪臺飛速旋轉。2013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考察時説,工業是我們的立國之本,要大力發揚自力更生精神,研發生産我們自己的品牌産品,形成我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國家繁榮富強,工人階級要把這個歷史責任承擔起來!

  武重集團是“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工程之一,是中國機床行業的“老字號”。2013年企業經營正面臨虧損困境,“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武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杜琢玉説,公司不斷完善科技成果分配激勵機制,陸續自主研發了超重型高檔數控臥式鏜車床、數控龍門移動式多主軸鑽床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獲得207項國家專利。2016年,武重扭虧為盈,近幾年新簽訂單金額年均增長16%。今年一季度,武重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

  10年來,湖北陸續推進“科技十條”、“新九條”、科研人員職務賦權等一系列科研體制改革,將科技人員在成果轉化中的收益比例提高到最低70%、最高99%,加快推動科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2017年至2021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98.1%。

  化科研優勢為發展優勢,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見證。在這裡,一根長6米、直徑23厘米的水滴狀光纖預製棒,只需1秒便可拉成頭髮絲粗細的光纖。

  “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莊丹説,9年來,長飛單根光纖預製棒拉絲長度從7000公里延長到1萬公里,技術領跑全球。

  依靠創新驅動,今年一季度湖北省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7%,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至4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在全國工業大省中位居前列。

  著力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取得新成果

  走進鄂州市鄂城區東港村水稻育種基地,一行行碧綠的秧苗齊整連片。湊近一看,每簇秧苗顏色、形狀都不相同。這裡是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的試驗田。

  2013年7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酷暑到這裡考察,查看水稻長勢,了解水稻新品種培育和推廣情況。

  “總書記的到來激勵我們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前行,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章志宏説。武漢大學雜交水稻研究團隊改良水稻基因、優化栽培技術,育種基地育成新品種30多個,其中紅蓮型雜交水稻産量好、耐高溫、米質優,出口到東南亞和非洲等地。

  “湖廣熟,天下足。”湖北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劃定4014萬畝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建成3980萬畝高標準農田,全省糧食總産量連續9年保持在500億斤以上,堅決守牢糧食安全底線。

  距這個水稻育種基地西南方4公里,是鄂州市鄂城區長港鎮峒山村,民居風格古樸,遍地綠樹成蔭。4月剛開通的雙車道公路邊,兩條紅色步道從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延伸到剛建成的荷花觀光基地。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峒山村了解城鄉一體化建設情況。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我們既要有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也要有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兩個方面要同步發展。要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把廣大農村建設成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我們踐行總書記囑託,因地制宜引進萬畝湘蓮基地、萬畝武昌魚基地、百畝櫻花園等16個生態農業項目,打造集民宿、觀光、採摘等於一體的農文旅綜合體。”峒山村村委會主任佔志啟説,村集體經濟收入2013年僅26萬元,去年已增加到280萬元,5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去年以來,湖北大力推進武漢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武漢與鄂州、黃石、黃岡等周邊8個城市的交通更加便捷,産業聯絡日趨緊密,居民辦事更加方便。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2萬公里,330個“擦亮小城鎮”示範型鄉鎮、11400個示範村和整治村,面貌煥然一新。

  走進位於武漢市“市民之家”的武漢農村綜合産權交易所辦事大廳,大屏幕上滾動著不同區域土地面積、掛牌價格等信息。窗口前,工作人員正在為前來辦事的農民審核簽名、數據、公章等土地交易信息。

  2013年7月2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聽取了農村産權交易探索情況彙報,同工作人員和前來辦理産權流轉交易鑒證手續的農民交談,詳細詢問産權交易具體流程,認為這是一個積極探索。

  “總書記叮囑我們,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好好研究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者之間的關係,土地流轉要尊重農民意願、保障基本農田和糧食安全,要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武漢農交所副總經理桂玲説。

  武漢市不斷探索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出臺健全經營權流轉的準入、審查、監管機制。湖北全省建成市縣農村産權交易市場70余個,探索出互換、出租、抵押、入股、拍賣、託管等多種有效的經營權流轉模式。截至目前,全省農村承包地流轉面積達2300萬畝,31.5萬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著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進展

  “請出示健康碼、行程碼,外來人員進行信息登記。”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南門,身穿紅馬甲的社區“抗疫先鋒隊”隊員廖清芝正在卡口值守。查驗“綠碼”後,還要經智慧門禁系統作人臉識別和體溫檢測,閘口才會放行。

  2020年3月10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東湖新城社區,實地察看社區衛生防疫、社區服務、群眾生活保障等情況。2020年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當天,總書記又給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回信,強調“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

  “總書記的關懷和囑託,給了我們巨大鼓舞。”東湖新城社區黨委書記陶久娣説,兩年多來,東湖新城社區堅持人防、技防結合,社區退休黨員、志願者等組成“老東湖巡邏隊”“抗疫先鋒隊”,開展卡口值守、環境消殺、日常巡查等,持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定期參加擴面核酸篩查,進出公共場所出示72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如今,遵守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已成為武漢市廣大幹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走進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這裡是華中最大棚改回遷片區、武漢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區,社區老年人和困難群體較多。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和居社區,考察棚戶區項目建設和居民生活情況。聽到公益組織義務為社區老人和殘疾人提供送餐服務、解決生活難題時,總書記稱讚他們做了件大好事。

  “現在食堂有更多菜品選擇,而且飯票尺寸加大,方便老人辨認面額。”社工汪洋説,“好味到”食堂已經開到青山區全部12個街道,60歲以上的老人都能享受優惠服務。

  “總書記反復告誡我們‘為民的事沒有小事’。”青和居社區黨總支書記桂小妹説,社區以黨建為引領,聚集起社區工作者、下沉黨員、志願者、物業、社工等多支力量,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以後,湖北省推動104萬黨員幹部常態化下沉社區,夯實基層治理根基,切實辦好各項民生實事。2021年,全省完成老舊小區改造71.3萬戶、棚戶區改造4.2萬套、適老化改造1.1萬戶。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牽掛的事。2020年5月24日下午,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這次應對疫情,我國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來一些短板和不足。我們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加大改革力度,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我們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生命至上,著力推進疫後公共衛生補短板項目。”曾在現場作彙報的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羅傑介紹,太和醫院目前與十堰市9家社區醫院建成緊密型醫療聯合體,通過專家下沉坐診、業務培訓、教學查房、遠程醫療等形式,讓更多群眾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近兩年來,湖北完善城鄉三級醫療服務網,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遠城區和市縣延伸。全省建設縣(市)三甲醫院9家,新增縣域醫共體130個,配備大學生村醫4777人。

  著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新成效

  湖北長江幹線流經里程1061公里,是長江流經里程最長的省份,又是三峽工程所在地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地。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正化為湖北全省上下的自覺行動。

  在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4月24日考察過的宜昌市夷陵區許家衝村,鋪著潔白瓷磚的便民洗衣池前,幾位婆婆正在捶洗衣物。村民劉正清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總書記在便民洗衣池前和大家拉家常,還拿起棒槌試著捶洗衣服。大家告訴總書記,過去是在江邊洗衣服,現在村裏建了洗衣池,用上自來水,污水也集中處理,這樣既照顧到生活習慣又很環保。”

  許家衝村地處三峽工程壩區庫首。“過去靠山吃山,這些年環境好了,村民們都吃上了旅遊飯。”村民謝蓉説,現在村裏鼓勵村民將可回收廢棄物收集起來,獲得積分,再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實現垃圾分類、統一處理,大家都自覺養成了環保好習慣。

  在許家衝村下游數十公里的長江邊,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産業園猶如一個大公園。

  2018年4月24日中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察看化工企業搬遷、改造以及碼頭復綠情況。他強調,企業是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主體和重要力量,要強化企業責任,加快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産能,發展清潔生産,提升企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能力。要下決心把長江沿岸有污染的企業都搬出去,企業搬遷要做到人清、設備清、垃圾清、土地清,徹底根除長江污染隱患。

  4年多來,興發集團關停、搬遷和拆除總價值超13億元的沿江化工裝置,還投資1.12億元對騰退出的近千米岸線復綠改造。宜昌市累計拆除取締沿江碼頭216個、採砂場134家;全域生態復綠5.27萬畝,修復長江岸線97.6公里、支流岸線196公里;推動實施134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

  走進武漢格林美城市礦山低碳産業園,分揀生産線的傳送帶將一台舊冰箱送進封閉破碎間,不到一分鐘,便從出口“吐”出了鐵、銅、鋁、塑料等。

  “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是朝陽産業,使垃圾資源化,這是化腐朽為神奇,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希望企業再接再厲。”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考察時反復叮嚀,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開華始終牢記在心。

  2013年至2021年,格林美共建成16個園區,新能源材料、綠色再生塑料等産品出貨量佔據全球市場的15%以上。今年一季度,格林美産值超過65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12倍。

  從村莊、企業到港口,綠色發展新動能不斷集聚。

  2013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大雨來到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考察,了解港口貨物吞吐情況。他強調,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

  “我們牢記總書記囑託,著力推動長江航運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武漢港集裝箱有限公司營運操作部經理余立麒説,如今在港區,一台電動集卡每年能減少碳排放量90多噸,節約成本16.8萬元;在江面,“湖北造”江海直達集裝箱示範船載箱量比普通集裝箱船翻了一番,單箱日均油耗降低23%以上。

  “黃金水道”持續釋放“黃金效益”。5月20日,長江幹線武漢至安慶段航道整治工程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吃水6米內的萬噸級江海船舶可常年直達武漢。2021年,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達248萬標箱,同比增長26%。

  近年來,湖北省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取締長江幹線非法碼頭,騰退岸線,生態復綠。全省31952名退捕漁民“洗腳上岸”,端上了“新飯碗”。全省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6%,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長江幹流湖北段水質連續3年穩定在Ⅱ類水質。

  聚焦長江保護修復,湖北省近年來先後打響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等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統籌推進加快發展綠色産業、推進綠色宜居城鎮建設、實施園區循環發展引領行動等長江大保護十大戰略性舉措,長江湖北段生態環境正在發生轉折性變化。今年3月印發的《湖北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十四五”期間,將通過“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行動,穩步提升長江流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一絲不茍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紮實推進鄉村振興,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湖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本報記者賀廣華、田豆豆、李霞、范昊天、吳君、強鬱文)

編輯:甄濤 責任編輯:劉亮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