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就像一個支點,能輕鬆“撬動”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
大多數人都以為肥胖是吃出來的,於是為了減肥,很多人選擇節食,殊不知,肥胖也有可能是脾虛造成的。節食雖然能減少熱量的攝入,但也會使身體降低基礎代謝水平。長此以往身體就會漸漸進入“低代謝模式”,人終日昏昏沉沉、缺乏精氣神,甚至産生厭食、營養不良、內分泌紊亂等諸多問題。
其實,在中醫看來想瘦並沒有那麼難,要保持健康體重,靠“補”就能實現。今天,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內科主任醫師袁振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主管營養師井路路、江西省中醫院脾胃科副主任中醫師胡佳就來告訴你為什麼“餓瘦”不如“補瘦”,要補該如何補法。
你的胖可能是因為脾虛
脾是身體裏的中轉站,其功能就是輸布身體中的水液。人體攝入食物後,需要靠脾將食物轉化為營養物質運輸到身體各個部位,同時把痰濕等垃圾清除。
俗話説,“十個胖子九個虛”,這裡的“虛”指的就是脾虛。一旦脾虛,體液流動産生影響,諸多濕氣淤積在脾胃,就會導致體內熱量過剩,從而轉化為脂肪和痰濕,無法正常排出,人就越來越胖。
再加上脾虛的人,一般體質偏寒,口味上會偏好進食油膩的重口味食物以此為自身保暖,可這樣反倒更加重了濕氣,增加了肥胖的可能。這就出現了脾越虛人越胖,人越胖脾越虛的惡性循環。
脾虛會使人發胖,那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脾虛發胖呢?
不良情緒太多。現代社會每個人要面對的事情都很多,壓力不斷增大,不良情緒也越來越多,不良情緒增多人就會變懶,於是體內的熱量很難被消耗,脾臟的負擔也會變重,就會出現脾虛發胖的情況。
飲食不合理。日常飲食和脾胃虛弱也是有很大關係的,飲食吃的對,脾胃消化和吸收就會好。平日裏不注重飲食,暴飲暴食,吃很多生冷的食物,就會給脾臟帶來負擔,導致脾臟出現損傷。
腸胃本身有問題。我們吃的食物都需要脾胃相互配合作用,才能更好消化吸收。如果腸胃出現問題,食物消化速度就會變慢,脾臟負擔也隨之變重,脾虛肥胖也就不遠了。
減肥『餓』不如『補』
相對於“餓瘦”,中醫更提倡“補瘦”,即通過健脾平衡機能:
補瘦重在養脾
脾害怕生活不規律,補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養成好的習慣生活:三餐按時按量、少食多餐、不渴也要飲水、定時排便、避免暴飲暴食、限制煙酒;晚上9點後不要進食,夜間脾胃工作效率低,夜宵極易積存體內成為過剩熱量。
中藥山楂、丹參、荷葉、神曲、決明子等具備健脾消脂功效,可做成食療方也可單品泡茶。此外,可選擇藥食兩用的中藥煮粥。
糯米山藥粥:糯米洗凈,慢火煮粥,臨熟之際加入小塊山藥,續煮15分鐘就可服用了。
山藥蓮子小米粥:山藥去皮切丁,蓮子去芯,加入小米,在砂鍋中武火煮沸,文火慢煲成粥。
運動更能補瘦
運動是消耗熱量、強身塑形的有效手段,能促進胃腸蠕動,加快新陳代謝,使脾補充生氣、祛除濁氣,對於虛胖者是最好的進補。
運動方式宜選擇強度低、持續性強的項目,如太極、八段錦、跳繩、慢跑、球類、游泳、廣場舞,運動強度循序漸進。最佳運動時間推薦在飯後1-1.5小時,既可強身健體,又能消耗掉熱量。
點穴推腹補瘦
脾經上的太白穴、三陰交、陰陵泉以及足少陽膽經的帶脈穴,是常用的瘦身穴,常常按揉它們或用艾條溫灸,可以促進下肢氣血回流,有益於健化脾氣。
推腹能使12條經絡暢通,帶走身體的“垃圾”。具體做法是:先用食指肚從心窩開始推。有時可能感到心裏悶得慌,這時要把這個氣推散,推的時候要往下推,推過肚臍眼到小腹部;推完中間,再推兩邊,推到肝經(脅肋部)時要斜著往中間推。
臨睡覺的時候推一次,第二天起床之前再推一次,各推5分鐘。
滿足哪些標準才算胖
很多人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但胖不胖不只是用“看”來判斷的,達到以下4個標準的人才需要減肥。
◎看體質指數
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按照我國的標準,BMI在18.5-24之間,為正常體重;超過24為超重,超過28為肥胖。
◎看腰圍
測量腰圍要站立,雙腳分開30厘米,測量部位要平臍,用軟尺緊貼皮膚,但不能壓迫。成年男性腰圍應小于85厘米,女性小于80厘米。
◎看腰臀比
筆直站立,輕輕吸氣,用卷尺測量肚臍上方腰圍與最凸出臀圍。世衛組織建議,腰臀比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5,就要及時管理體重。
◎看皮下脂肪厚度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男性要少於15毫米,女性不應超過20毫米。這通常需要專業的皮脂厚度計來測量。
以下幾類人群更容易長胖,需要重點關注自身健康狀況:久坐不動的人;壓力大的人;吃飯太快的人;長期睡眠不足的人;飲食不規律的人;經常弓腰駝背的人。
做到5件事的人身材更好
肥胖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助於體重管理。除了3種“補瘦”的方法外,還可以試試以下幾個減控體重的小技巧。
變胖前先下手
從體重進入“超重”範圍就必須進行系統干預和管理,不能等達到“肥胖”程度才重視。“提早干預”並不難,首先就是在家裏放個體重秤,每天測量,關注體重變化,一旦發現超重就開始干預。
吃東西要留心
少吃些豬牛羊等脂肪含量較高的紅肉,部分可用雞肉、魚肉等白肉代替。炒菜用油時,要少攝入飽和脂肪,如豬油、黃油、牛油等。可以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等。用豆類和薯類來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麵,在主食里加點雜豆,能做到減熱量而不減飽腹感。同時要注意保證必要的糖類、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攝入。
每週都要動動
每週堅持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有助保持合理體重。一般來説,相同的時間,跳繩、游泳消耗熱量較多,籃球、足球、羽毛球次之,騎車、跑步、走路更少一點。還可以將運動融入生活中,比如,上下班途中多走幾步,週末多做戶外運動。體重較重的人運動時,要特別注意保護膝關節。以前很少運動的人可從每天走3000-5000步開始,循序漸進培養運動習慣。
晚上睡個好覺
美國研究發現,每天只睡5小時的女性更愛“長肉”,發胖幾率比每天睡7小時者高出1/3。長期熬夜會影響內分泌,久而久之會導致肥胖和糖尿病風險增加。熬夜時還可能因為饑餓而吃“夜宵”,更易引起肥胖。
累了堅持一下
每個人都有惰性,這是減控體重路上的“絆腳石”。建議找伴侶、朋友一起鍛鍊,相互監督,更有利於堅持。此外,還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精神放鬆,不要對減重有過大的壓力,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還能防止出現情緒性暴飲暴食。
需要提醒的是,減肥需要循序漸進,世衛組織的建議是:每週減肥0.5-1公斤,一個月減1-3公斤,這種“勻速”減肥的方法,對身體損傷小且不易反彈。
通過運動和飲食控制半年以上,仍然不能有效降低體重的人,建議通過諮詢醫生,遵醫囑通過藥物治療等手段減肥。
綜合生命時報、搜狐健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