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年來,蓮湖區認真落實市委“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工作部署,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按照“一街道一品牌”的原則,挖掘自身特色,盤活轄區資源,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抓在手裏,落到實處。轄區棗園街道地處城西,所轄21個社區,是全區社區最多的街道。街道立足群眾需求,積極探索基層治理和為民服務新路徑,打造“棗呼早應”黨建品牌,讓服務群眾有力度有溫度。
用活“棗呼早應”黨群服務中心
蓮湖區堅持把黨群服務中心作為服務群眾、實現“棗呼早應”的重要載體,積極打造集約高效、開放便捷的紅色陣地。目前,已在街道建立便民服務、網格服務、物業管理、社會組織、養老服務、矛盾調處“6個中心”,打造人才科技、教育養老、政務服務和文娛活動4個特色服務圈,形成“1核6中心4圈”基層治理和為民服務體系。
黨群服務中心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推行政務服務“就近辦、一窗辦、隨時辦”,引入工商、稅務專線,承接營業執照、門頭牌匾等9大類31個高頻事項的受理和遠程審批,設置3個無差別受理窗口,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受審分離”,實現窗口間、社區間、街社間的無差別通辦。今年以來,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共辦理業務7200余項,開展為民服務接待8500余人次。
與此同時,蓮湖區不斷推進豐影鄰里中心、漢北人才之家和中堡子鄰聚薈3個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拓展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明確中心社區以政務服務為主,作為群眾辦事的主要受理集成中心,在周邊4-6個“衛星”社區各保留1個“通辦窗口”,把更多社區工作人員下沉到院落、網格和居民家庭,使其有更多時間精力在一線傾聽群眾呼聲、解決實際問題。
優化“棗呼早應”黨建網格體系
堅持把小網格治理納入城市大治理格局,蓮湖區持續優化網格體系,完善運行機制,實現組織建設在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群眾滿意在網格。
據了解,蓮湖區推行“全科全能”網格化管理,建成街道綜合治理和網格服務管理中心,將轄區劃分為43個基礎網格單元和20個專屬網格。全面推行各項服務管理事項入網進格,確保“小事不出網格、一般事務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同時,探索“鄰里格”社區自管模式,建立起3-5級居民鄰里格自治管理層級,吸納1728名居民網格員和志願者參與其中、發揮作用。在鄰里格成立黨組織,建立黨群議事和民主管理機制,使基層黨建與治理服務在網底有效銜接,實現一網“兜”起大小事。
基層治理需要多方助力,在此方面,蓮湖區推動各方力量融入網格。針對疫情期間暴露出的網格設置不合理、工作力量不充實等問題,成立“小紅棗”黨員志願服務隊,開展“書記進網辦公”等活動,從網格、從小事入手,解決群眾具體問題213個。先後成立應急救援、義務巡邏等11個類別117支社區志願者隊伍,打造了唐都大媽、老兵俱樂部等一批活躍在社區網格、街頭巷尾的靚麗“志願紅”,形成了“棗呼早應、一呼百應”的良好局面。
提升“棗呼早應”服務精準程度
“棗呼早應”,呼是基礎、應是關鍵。街道針對轄區老人較多的實際,蓮湖區精準發力、靶向施策,推行基層治理和為民服務項目化,推動養老服務全域覆蓋,促進養老服務多元發展。
據介紹,蓮湖區把民生事項作為經濟項目去運作,有效利用轄區1.8萬餘平方米公建配套,引進有一定經濟實力的養老機構、社會組織參與到建設運營中來,充分整合轄區5家醫療單位、9家養老機構、203家商戶資源,成立“養聯體”黨建聯盟。在街道層面,依託區街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對失能老人的應養盡養、應托盡托;在社區層面,全力推動三民社區“1+7”康養嵌入型、豐影鄰里醫養服務型、中堡子樂養供給型3個養老服務街區建設。目前,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已建成6家,年底建成8家。
構建“棗呼早應”區域互動格局
大黨建促進大發展。蓮湖區還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引導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群眾團體等各類力量,參與社區建設、基層治理和為民服務,形成共駐共建、互聯互動、互融互通新格局。
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方面,蓮湖區已成立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先後引進上海愛創益等社會組織8個,培育社區社會組織6家,群眾自組織15個,吸引各類公益資金121萬元,集中策劃了“能人工作室、拾光樂旅、大板樓微治理”等一批有影響、群眾反響好的為民服務品牌。
堅持群眾自管自治,也是“棗呼早應”的一大要義。蓮湖區秉持“群眾事,議著幹”“大家事,商量辦”的原則,通過群眾提案、社區梳理、居民評議等流程,由群眾自己決定“民生微實事”怎樣幹,打造了“陽光議事廳”、“有事好商量工作室”、等群眾議事平臺,探索出“民主協商、共融議事”的社區治理新路徑。今年以來,先後解決149件物業管理、環境衛生等群眾關切的民生問題。
據介紹,下一步,蓮湖區將在社區治理和為民服務創新方面持續用力,不斷提升治理和服務水平,讓轄區涌現出更多特色黨建品牌,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