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拇指作家”馬慧娟的出路

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9月29日 14:31:12
央視網 | 2021年09月29日 14:31:12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靜遠):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玉池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有著像“市民大廳”一樣辦理各項事宜的窗口,旁邊是紅寺堡區的第一個扶貧車間,農民作家馬慧娟的工作室也設立在這裡。

     (馬慧娟工作室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馬慧娟,1980年出生在寧夏固原市涇源縣黃花鄉華興村一個名叫黑眼灣的小山村。這裡屬於黃土高原上的西海固地區,常年乾旱少雨,農民靠天吃飯。

  馬慧娟從小喜歡讀書,5歲多時就常常看著家中糊墻的報紙學識字。初畢業那年,小麥銹病導致她家的莊稼絕收,16歲的馬慧娟被迫輟學,回家務農。

  “因為沒有路,過了十年你還是那個樣子,你即使有錢也沒有用”,在馬慧娟眼中,黑眼灣的日子是沒有盼頭的,一年到頭的菜都是洋芋,吃的就是麵粉,只有夏天才能種點綠色的菜。

  大山將黑眼灣與外面的世界隔絕開來,大家幹完農活,就站在墻墩旁邊曬太陽,日子也就這樣一天天地流逝著。“過去外面的人總説我們那裏的人懶,我們自己也覺得是這樣”,但直到走出大山,馬慧娟才意識是到惡劣的生存環境剝奪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山裏什麼都沒有,你説不曬太陽大家還能幹嗎?”

     (馬慧娟的新書《出路》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轉機發生在馬慧娟20歲那年。2000年開始,黑眼灣全村20多戶陸續搬遷到紅寺堡區。和現在不同,當時的紅寺堡區還是一片荒灘,馬慧娟剛到玉池村的時候,整個村子只有一個車站,其他什麼建築都沒有。

  “當時給我們分土地,前面打一個木樁,後面打一個木樁,被沙子埋得都找不到,得扒開沙子才能找到樁”“白天用水泥磚頭砌墻,晚上一家人睡在挖的土坑裏,聽著大風吹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醒來發現墻沒了”。因為是整村搬遷,街坊鄰里都熟悉,大家約好了三四家湊在一起,先齊心協力把一戶人家房屋蓋好,就這樣,花了近40天的時間,馬慧娟在玉池村的新家終於蓋成了。

     (馬慧娟前幾年新翻修後的家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在紅寺堡的前幾年,日子並不容易,剛來的時候只有路,還沒通上水電,種地的時候風沙一刮根本看不清對面人的臉。儘管如此,馬慧娟還是覺得這裡比黑眼灣好,至少日子是“有盼頭的”,有了路,生活好似也有了希望。除了種地,村民們開始尋找其他的活路,慢慢地手裏終於能攢到錢了。

  “生活在陰溝裏,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文字的力量可以跨越現實的距離,身處在貧瘠荒涼的黃土地上,寫作是馬慧娟心中的綠洲。雖然成長在農村閉塞的環境中,但在書裏,她看見了遠方。

  還在黑眼灣時,夏天馬慧娟去山上採蕨菜,賣菜的錢主要用來補貼家用,剩下的三塊兩塊的零頭她就自己攢起來。馬慧娟花了兩年的時間攢了30塊,平日裏十分節儉的她,咬咬牙花了18塊錢買了人生中屬於自己的第一本書,是寧夏作家張賢亮的中短篇精選。

     (馬慧娟一家四口全家福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到了紅寺堡後,馬慧娟一邊務農一邊打工,但一直沒停下讀書和寫作。2008年她花500塊錢買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機,2010年她開始在QQ空間用手機寫隨筆説説。幹農活間隙,她坐在田間地頭寫;做完家務、喂完牛羊,她坐在自家的屋檐下寫;有時,她夜裏趴在炕頭上寫。

  2014年,在一位朋友的推薦下,馬慧娟的文章《我們苦中作樂的生活》刊載在《黃河文學》雜誌上。之後,馬慧娟的散文陸續見諸文學期刊。2016年,她的第一部散文隨筆集《溪風絮語》出版。

  在紅寺堡,種地、養牛喂羊、顧家、打工幾乎是移民村婦女生活的全部,但馬慧娟的生活卻不能沒有書和手機。

  只有初中學歷的馬慧娟,在十年間按壞了13部手機,用拇指在手機上敲出了上百萬字,記錄農村女人的酸甜苦辣和農民在黃土地上的奮鬥故事,她也因此被人們稱為“拇指作家”。

     (馬慧娟按壞的手機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到今天為止,馬慧娟已正式出版了五本書。今年3月,她的新書《出路》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亮相,許多讀者特意趕來,有讀者在現場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以及馬慧娟的人生經歷對自己的鼓舞。

     (北京圖書訂貨會上馬慧娟在為讀者簽名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我的人生分為兩半,前20年在老家黑眼灣,後21年就是在紅寺堡”,讀書和寫作改變了馬慧娟的命運。2018年,她光榮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如果沒有異地搬遷政策,我不會從黃土地走到人民大會堂”,在馬慧娟看來,自己能從一個農村婦女成長為全國人大代表、婦女代表,除了時代賦予的契機,還得益於文化的滋養。

  “文化不是一個人、一個村莊、一個鄉鎮的事情,而是我們所有人的事情。”2017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馬慧娟倡導舉辦了首屆農民閱讀節,鼓勵大家讀書和寫作。2018年,馬慧娟利用村裏的農家書屋&&成立了“泥土書香讀書社”,為鄉村圖書館多方籌集圖書,定期舉辦朗誦、演講大賽等活動。她還教村裏的婦女識字,很多沒有念過書的姐妹學會寫字了,也愛讀書了。

     (玉池村的農民書屋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讀書社剛成立時,馬慧娟第一次就教正在識字的姐妹們寫了三句話,分別是“共産黨好,黃河水甜”“婦女能頂半邊天”“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

  馬慧娟説,這三句話,就是要讓大家不忘初心,銘記是因為什麼大家才能安居樂業,同時,引導曾經“圍著鍋臺轉”的女性充分認識自己的價值,還有就是告訴大家要重視孩子的教育,“我們這代人已經這樣了,但未來一定要讓孩子們看看遠方”。

     (泥土書香讀書社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紅寺堡區是我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寧夏扶貧揚黃灌溉“1236”工程的主戰場,也是全國最大的異地單體生態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區,1998年開發建設以來,通過工程措施將黃河水引到了這片亙古荒原上。

  23年前,從“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大山深處搬遷而來的貧困群眾,很多人的全部家當只有一口鍋和破舊的鋪蓋。如今,他們徹底擺脫祖祖輩輩千百年來“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境,穩步實現解決溫飽、脫貧致富和全面奔小康的三次歷史性轉變。

  在紅寺堡,除了馬慧娟,還有許多令人觸動的女性力量,“攢勁媽媽”李耀梅、“灘羊媽媽”寇啟芳、“電商達人”王航弟、“致富能手”李志巧,她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奮鬥著,但都有一股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馬慧娟透露,她正在籌備一本新書,書名暫定為《羅山腳下的女人》。馬慧娟打算記錄下這些女性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偉大時代的感恩。

編輯:徐也晴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拇指作家”馬慧娟的出路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