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鎮:孔雀“東北飛”的故事

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9月16日 09:44:18
央視網 | 2021年09月16日 09:44:18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靜遠):站在敖包山頂,一眼望去,稻浪如海,“建黨100週年”“興安盟大米”兩幅3D彩稻景觀畫栩栩如生。

(3D彩稻景觀畫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3D彩稻景觀畫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漫步在村道上,綠樹成蔭,溪流潺潺。開心牧場、孔雀園、水景公園等景觀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這是位於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的義勒力特嘎查,它是遠近聞名的“花鄉小鎮”,也是一個讓孔雀“東北飛”的地方。

(“花香小鎮”義勒力特嘎查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花鄉小鎮”義勒力特嘎查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今年44歲的周海燕,是烏蘭浩特市蒙雀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也是義勒力特鎮致富&&人。周海燕出生在義勒力特鎮,回鄉創業一直是她的夢想,在她很小的時候,曾看到過鄰居家因為交不起2元錢的電費被斷電,“那個時候我就告訴自己等長大了一定要改變這裡的貧窮”。

  愛上孔雀是緣于和舅舅的一通電話,當時舅舅跟她説自己正在吃孔雀蛋,周海燕對這種“南方的鳥”充滿了興趣,並逐漸萌生了養殖孔雀的念頭。一開始家裏人都反對,大家一致認為孔雀是南方的鳥,無法在北方存活。於是周海燕帶著妹妹偷偷去了雲南,經過實地考察,姐妹倆都覺得養殖孔雀有巨大商機,如果養殖成功一定會在家鄉成就一番大事業。

(周海燕和她身後的孔雀舍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周海燕和她身後的孔雀舍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周海燕和妹妹在雲南租了一輛車,買了10隻孔雀。“回家的路上我們生怕孔雀受到驚嚇,吃住都陪在車上。”回到義勒力特鎮之後,孔雀被安置到了臨時住所,姐妹倆一邊飼養孔雀,一邊為孔雀建新家,有時淩晨3點就要起床幹活。經過了整整一個夏天,新的孔雀舍建成了。

  然而,事情並沒有兩姐妹想象得那麼美好。進入秋冬,天氣轉涼,孔雀卻出現了狀況,“精神不振,陸陸續續都死了,一隻都沒剩”,而忙碌了一整個夏天建的孔雀舍也因為翻漿地段倒塌了,雙重打擊更加劇了家人對孔雀養殖的反對。

  但是周海燕和妹妹並沒有放棄,她們發現第一批孔雀死亡是溫差大造成的。周海燕和妹妹從減少溫差入手,對孔雀捨得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並將孔雀引種的地域從雲南轉移至氣候與家鄉更為接近的齊齊哈爾。調整方案後,她們又進了一批孔雀。

(周海燕在展示孔雀羽毛工藝品製作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周海燕在展示孔雀羽毛工藝品製作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和上次不同,第二批孔雀安全地度過了在義勒力特鎮的第一個冬天,姐妹倆歡喜地迎來了孵化的季節,但是孵化出的小雛全都是畸形或者死胎,一個都沒存活。更糟糕的是,第二次修建的孔雀舍又倒塌了。

  “當時我和妹妹都迷茫了,不吃不喝躺了三天,但是我們還是想養(孔雀)。”經過仔細的琢磨,周海燕猜測這次失敗可能是飼料出了問題,於是她們開始走訪有經驗的養殖人士,翻閱書籍、查閱資料,用半年時間研製出了一套科學的孔雀飼料配方,第二年果然孵化出了一批健康的孔雀雛。不幸的是,這批孔雀養了一個多月,意外又發生了,100多只孔雀一夜之間都被老鼠咬死了,“這一局是管理出了問題”。

  “三年兩手空空,30萬打了水漂,但這更使我們獲得了寶貴的孔雀養殖技術和經驗。”征服了一次次困難,周氏姐妹的孔雀養殖事業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春天。

  2010年3月,周海燕姐妹倆回鄉創業,建立義勒力特鎮孔雀園。2011年12月,姐妹倆又成立了烏蘭浩特市蒙雀養殖專業合作社。

(孔雀園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孔雀園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創業成功後,我們倆就想著怎麼能讓更多鄉親們走上致富路。”從2016年開始,周海燕姐妹就開始為村民們免費進行孔雀養殖技術培訓,培訓時間為冬季農閒的時候,“整個冬天我們倆都奔波在鄉間的路上,逐村逐戶地走訪,把有意向養殖孔雀的農戶接到孔雀園進行培訓,結束後再把他們一個個送回家。”

(村民在製作孔雀標本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村民在製作孔雀標本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曾在公主陵牧場放牧的陳烏雲高娃是周海燕發展的第一個孔雀養殖加盟戶,過去她每天都要起早貪黑地去山上放羊,非常辛苦,周海燕動員她養孔雀。周海燕介紹,如今陳烏雲高娃不僅把孔雀養得非常好,還建起了蒙古包,發展餐飲業,旅遊旺季月入萬元。

  據義勒力特嘎查書記李德生介紹,烏蘭浩特市蒙雀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加盟與手工藝製作兩種方式帶動農戶脫貧。周氏姐妹為加盟合作社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免加盟費、免飼料和藥品費的優惠政策,2018年曾為農戶發放6萬元的孔雀種苗,幫助農戶創收利潤8萬元。

  如今,合作社經營範圍有孔雀的馴養繁殖,孔雀標本製作與銷售,孔雀羽毛工藝品製作與銷售,休閒觀光服務,展示和展覽服務,會議和會展服務,孔雀放飛、認養服務,環頸雉、鴕鳥的飼養與觀賞服務等。

(孔雀標本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孔雀標本 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妹妹周海南介紹,在內蒙古養殖的孔雀,受低溫影響,絨毛厚實,羽毛色澤更加光鮮亮麗,産品附加值更高,農戶掙錢更多。現在,孔雀園已從封閉的産業基地轉化為開放式遊園,每年夏季,日接待遊客500人次左右。

  經過11年的努力,她們不僅讓孔雀“東北飛”,還使孔雀“東北生”,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編輯:謝博韜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鎮:孔雀“東北飛”的故事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