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解讀“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這是中央對西藏戰略地位的定位之一。
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來到位於拉薩市的哲蚌寺、八廓街、布達拉宮廣場,考察民族宗教、古城保護、藏文化傳承保護等工作,並同群眾親切交流。一寺一街一廣場,“中華民族特色文化”是總書記此行關注的重要主題。
有著600餘年歷史的哲蚌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如今展現出新的風采。歷經1300多年歲月洗禮的八廓街,逐漸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展示出獨特的人文風貌。布達拉宮廣場經過二十餘年變遷綻放新顏,是西藏曆史文化和發展成就的縮影。
22日晚,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人民會堂同各族幹部群眾共同觀看民族文藝演出。悠揚的民歌、奔放的舞蹈,展現了西藏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表達了西藏各族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共同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心。
西藏民族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財富,在現代社會發揮著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西藏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國的一個重要邊疆民族地區,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重要的世界旅遊目的地。”其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凸顯了西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特殊地位。
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作出“建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戰略部署。2019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向“2019·中國西藏發展論壇”致賀信時再次提及這一部署,要求西藏“抓住發展機遇,建設美麗幸福西藏,繁榮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立足建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戰略定位,加快由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發展強區轉型的步伐。在與其他民族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過程中,西藏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斷增強,同時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著中華文化內涵,提高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向心力。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産,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多元”兼容是中華文明綿延至今、歷久彌新的根源,“一體”是歷史的潮流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理自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民族地區調研,身體力行尊重民族文化、包容民族文化、欣賞民族文化、助推民族文化發展。他一再強調,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這是對“多元一體”十分形象的比喻。
此次西藏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打牢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
56個民族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要同舟共濟、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建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有助於形成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格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