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從一艘小小紅船到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
習近平總書記是一位有着47年黨齡的共産黨員。他“口言之,身必行之”,以身作則為9000多萬名黨員樹立了榜樣。央視網《人民領袖習近平》專欄推出系列特稿《共産黨員習近平》,與您一起感受總書記的共産黨人本色。
對“入黨為什麼,當‘官’幹什麼,身後留什麼”問題,習近平思考深入。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梁家河,一位年輕後生&&踩在冰涼的泥水裏,同村民們一起打水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正定,一位剛上任不久的縣委副書記頂着壓力向上級反映糧食高徵購問題,為農民爭取到年徵購量減免2800萬斤。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福建,一位市委書記帶領幹部兩天接待逾700位來訪群眾,當場拍板、限期解決近200件問題。
…………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一句“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強調黨員幹部對廣大人民群眾應有的姿態和情懷。而這句話正是他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
在梁家河做知青時,“人民”二字就已銘刻在習近平的內心深處。那段在黃土高原與純樸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日子,讓習近平和當地老百姓結下了深厚情誼,也讓他把對人民的深情和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擔當,深深融入到人生追求之中。
採訪過習近平的原《河北青年》雜誌編輯周偉思曾問過他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放棄優越的條件,主動申請到一個小縣城做基層工作?”
習近平的回答是:“我渴望儘自己的微薄力量,親手為他們做一點實在事情。” “在生我養我哺育我的人民身邊,和他們一起為理想、事業奮鬥。”
1983年,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在大街上聽取來訪群眾的意見。
習近平的人民情懷是中國共産黨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在情感上的體現。他曾在《之江新語》中這樣寫道:“作為執政黨,黨員幹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就是公僕與主人的關係。離開了人民,我們將一無所有、一事無成;背離了人民的利益,我們這些公僕就會被歷史所淘汰。”
習近平一直視焦裕祿為榜樣,對焦裕祿“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推崇備至。他説自己“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和參軍入伍,特別是後來當縣委書記、市委書記,一直有焦裕祿的影子伴隨”。
1988年12月20日,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縣委黨校裏人來人往。
當天,寧德地區領導第一個下訪接待日在這裡舉行。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的第一個接待對像是縣公交公司職工舒穗英。由於縣對臺部在其房屋旁的河邊建房,導致河道淤積,9月的一場洪水衝進舒穗英家中,沖走了糧食和部分財産。為此,她寫信給地區領導反映情況,要求縣對臺部負責清理河道,並賠償經濟損失。
“沒有想到,習書記會這麼快主動找到我。”舒穗英喜出望外。在接訪現場,習近平詳細了解情況後,便同地縣有關領導到舒穗英家察看,並提出處理意見。
在當天的總結會上,習近平説,我們工作目的是為人民服務,不僅要對上面負責,而且要對群眾負責,為人民做主。在習近平看來,“信訪工作的首義,在於時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貧困戶吉好也求家中看望。
擔任總書記後,習近平仍常常來到百姓中間,訪民情聽民聲。他在老鄉家裏舀起一瓢水嘗水味、看水質;他淋着雨同工人交談;他到百姓家問寒暖,算細賬,看穀倉,摸被褥……在他的推動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八年間,我國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千萬要記住政府前面的‘人民’兩字” ,“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群眾在幹部的心裏有多重,幹部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習近平用樸素的語言表達着對人民的赤子深情。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第一次見面時,習近平莊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在這次不長的講話中,習近平19次提到“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每一個共産黨員的崇高選擇與使命,在習近平看來,“一個黨員,如果與群眾距離遠了,就與黨拉開了距離;心中沒有群眾,就不配再做共産黨員”。
他常説,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常懷憂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
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鄒莊村,同移民戶鄒新曾一家三代圍坐在一起聊家常。
2021年5月13日,河南南陽淅川縣九重鎮鄒莊村,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移民戶鄒新曾家。
總書記一邊端詳老鄒家土坯房老照片,一邊説:“移民之後,鄉親們10年收入提高了3.6倍,這是我們欣慰的地方。”
而後,他又意味深長地説:“我們黨的一百年多不容易、多麼艱難,但有一條,這個黨建起來就是為了老百姓。人民就是江山。共産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什麼?就是守人民的心啊。人民擁護我們黨,我們黨就有生命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