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陳詩文)快遞物流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後,是無數快遞工作者穿梭在城市間的忙碌身影。關立平,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一場發生在居民樓裏的火情,讓這位樂於奉獻、樂觀勇敢的快遞貨運司機走入了大眾視野。
成為快遞貨運司機
1988年,關立平在家鄉哈爾濱考取了貨車駕照,從那時起,他就做起了貨運司機的工作。6年後,由於工廠改制,他被迫離開了原來的崗位,開始給家鄉公司跑生意,這樣四處奔波的光景一直持續到他初來上海打拼的幾年。2010年3月,他成功應聘到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在車隊裏做起了駕駛員。
關立平每天的工作是來往于上海和江蘇江陰,開貨車把當天的包裹及時運輸到下個轉運中心。因為是夜班,他通常晚上10點半起床,11點到達公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運輸車的安全檢查一遍。等中心的操作人員把文件分揀打包好後,他負責將快遞裝車。11點半,操作人員開始休息,關立平則開始出車運輸了。
他説,作為一名快遞貨運司機,保證時效和安全是工作最重要的標準。從上海轉運總部到江陰單程150公里,關立平11點半出發,需要在淩晨1點10分之前到達江陰轉運中心。然後把貨卸好,再把從江陰轉運中心回上海的貨裝好,開車返回上海。
從江陰返回上海耗時更久,因為那時候路上的運輸車輛非常多,往往開不起來。但是他需要在淩晨5點之前到達公司,及時把包裹交給文件組組長,(因為他們的分揀工作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在早晨七點讓各個網點的駕駛員把自己的派件領走,開始新一天的配送工作。
除了交通上的擁堵,交通事故、天氣變化等外界因素都可能導致包裹到達轉運中心時間的延遲。這些年,關立平從北方開到南方,這裡頻發的大霧天氣讓他感受很深,每遇大霧就會馬上封路。有的時候幸運,停下的路段可以找到高速出口,關立平還可以走地面趕上運輸時間;但很多時候根本無法下高速,關立平就只能整個晚上都在高速路上等待,直到道路重新開放。
碰到這樣的情況,關立平會及時向轉運中心的組長報備,讓操作人員不要等他。貨到了,組長也一定會安排幾個人,加班把這批貨趕出來,因為客戶下午就需要,所以一定要當天早上完成分揀。
作為一名有著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貨運司機,各種路況關立平都能處理得遊刃有餘,黑白顛倒的全程夜間工作對他來説更有挑戰。淩晨2點至4點時,人的大腦是很難靈活運轉的,如何安全地在夜間完成運輸工作給關立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淩晨5點,關立平先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後把飯給家人做好。等他們吃完,他把碗筷洗好開始休息,下午三四點再起床給家人準備晚飯。為了讓自己的工作狀態達到最好,晚上8點鐘他要求自己再補一覺。工作到如今,關立平十一年無事故、無違章的記錄,也從未收到轉運中心的投訴。
新年之際的火情
2013年的2月15日,農曆新年的正月初六,關立平的家人都已經回到家鄉。因為他需要在車隊值班送貨,就獨自一人留在上海。那時候,他和家人租住在上海青浦的一棟民房裏,上下三層最多可以住上9戶人家。
關立平住在三層,和住在二層的鄰居們共用一個廚房間。廚房間在三層,距離關立平的房間只有幾米距離。當天早上,一位二樓的租戶正在使用廚房間燒早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液化氣忽然回火,在閥門的位置燃燒了起來。
“老關老關,不好了,著火了!”聽到鄰居的喊聲,關立平立刻打開門,一眼就看到燃燒的液化氣罐朝著不遠處的另外三個液化氣罐呼呼地噴火。這位鄰居慌張之際趕緊拿來棉被試圖熄滅火焰,沒想到棉被連著液化氣罐燒起來,火勢越來越大,都快要把另外三個鋼瓶也吞噬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位租戶此時已經慌張到不見蹤影。關立平回憶,那個瞬間他等不住了,就連著棉被把正在燃燒的鋼瓶往小涼臺的方向拖拽。他想,如果不處理的話,這個房子就完了,隔壁還住著一對沒有回家過年的年輕人。那時候是早上八點多,他知道年輕人不會起那麼早的床。
雙手抓在幾百攝氏度高溫的鋼瓶上,關立平繃著一口氣把它成功地拽到了涼臺上。關立平説,幸運的是這個燃燒起來的液化氣鋼瓶沒有爆炸。在拖拽的過程中,他的雙手被嚴重燒傷。他回憶,拖拽的那一刻手根本感覺不到痛,腦海中擔心的是整個民房的安危,因為如果再不把它拖出去的話,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然後,深諳行車安全的關立平快步下樓,從車上取了常備的滅火器,回到涼臺,終於把燃燒的火撲滅。這個時候,關立平眼看著自己身上黃色的水皰一個接一個地鼓起來了,喉嚨、手臂、臉都腫了。衣服穿不上的關立平,只披了一件棉馬甲,自己開車去醫院。
因為燒傷嚴重,郊區醫院把他轉送到了30公里外的市區醫院進行治療,一住院就折騰了一個月的時間。關立平回憶,傷口的疼痛感過了一週後還是會有。每天新的肉還沒有長好,紗布就要拆下來重新換藥包紮。醫生説,燒傷之後的新肉生長得很慢,需要時間一點點長好。
受傷的時間正值新年,關立平不想給正在過年的家人帶去心理負擔。快出院了,他知道身上的傷疤再也瞞不住了,這才告訴了家人發生的一切。有人和他説:“老關,這樣的事你往上衝,如果當時爆炸了怎麼辦?”關立平總是樂觀地回答:“這不是沒爆炸嘛,要不然你怎麼現在可以和我講話。”
燒傷的恢復需要經年累月。為了不讓受傷的皮膚萎縮,他需要加強手臂、手背的訓練。最難熬的是,結疤的位置無法排汗,一到夏天,就會發癢到讓他輾轉難眠,有時候只能抓破讓它重新生長。政府支持關立平去進行植皮治療,這樣就可以好得快一些,但他説費用太大,這個年齡也沒有必要,就不要浪費了。
“骨子裏的正義”
關立平從來到上海的第二年起,每年都會獻血。可在這次燒傷之後,他的身體條件不再允許他繼續獻血。2014年的時候,關立平看到電視上報道説,我國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有30萬。他覺得雖然無法獻血了,但還可以為這些人做些什麼,他就找到紅十字會主動諮詢。
在紅十字會的幫助下,他確定了捐獻器官的想法,死後把自己的身體獻給國家,這可以幫助到五六個人,為醫學也能做一些貢獻。為此,他給家人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2015年3月,他終於在上海紅十字會簽署了捐獻遺體的證書。關立平説,相比離開世界時候留下的痕跡,他覺得能幫助到別人是更有意義的事。
回到工作崗位的關立平一刻也閒不下來。雙十一、雙十二、元旦、春節……這些時候關立平都是黑白不停地忙在路上。白天如果有哪個網點爆倉,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派件,他會一起下到網點幫忙運輸配送。淩晨5點鐘他跑完夜間主班回來,吃一口早飯就倒在車裏休息。7點半馬上起來,接上同事就開車到網點的小區、街道配送,一直到下午四五點鐘,晚飯後才能補上一覺。
關立平説,每逢這些時候忙碌上十天半個月都是非常正常的。大家一天最多休息三五個小時,睡覺都是自己找時間抓緊睡。“那段時間真的很忙,自己若是不出力,都看不下去。”把車上的快遞件分好之後,他就叫上辦公室的文員出來挨家挨戶地送貨,3000多位辦公人員幾乎沒有停下來的。
在快遞行業工作,他可以很真實地感受到,這個行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巨大競爭。他説,總部在上海的快遞公司就有13家,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優先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作為一名快遞貨運司機,他能做到的就是保證時效,讓車輛貨物安全準時到達,保證運輸中安全無破損。對他來説,這是應對行業壓力最好的方式了。
關立平冒死救火的事跡被報道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他説,我就做了這樣一點點的事情,得到了很多的關心,真的發自內心地感激。“我骨子裏就是這樣的正義吧,不管是上一次還是今後,再遇到危急的時候,我還是會跑到前面。”
多年來,關立平先後榮獲“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第三屆“平安衛士”、“全國優秀農民工”、申通快遞優秀員工等多個榮譽稱號。2020年12月,他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2021年4月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對他而言,這些榮譽不僅僅是對他工作的認可,也激勵著他在以後的工作中拿出榜樣的精神來帶動車隊的同事們。他希望能夠盡可能地幫助到其他人,同事們可以和他一起繼續把本職工作做好,這就是關立平心中最好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