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臟能承受多大運動量?一個公式就能測算!

來源:成都商報 | 2021年05月17日 06:53
成都商報 | 2021年05月17日 06:53
原標題:你的心臟能承受多大運動量?一個公式就能測算!
正在加載

  近期,牛津大學團隊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中等強度或高強度的體力活動,以及活動總量較高,都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有關,而且呈現線性關係(也就是運動量越多強度越大,對心血管的獲益就越明顯)。

  研究分析了英國9萬餘名參與者的情況,發現即使達不到運動量最多或強度最大,只要有一定的中高強度運動,不落在最差的那一組,都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一定程度的下降有關。其實也就是那句話——只要運動,就比不動強。

  心臟康復運動有“處方”

  這2個運動頻率,也很重要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心血管內科廖雪艷醫生表示,首先還是建議大家適量運動。

  對於健康人群,可以參考以下公式,測算出自己心率的最高限額。(男205/女220-年齡)×0.6~0.85 = 心率最高限額。在這個數值內進行運動,可能對你的心血管以及身體健康,都有幫助。但同時,廖雪艷醫生強調: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能參考上面的公式!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運動前,需先做一個心肺功能評估。”廖雪艷醫生介紹到,醫生會根據你自身的情況,開出“運動處方”,給到適合你身體的運動量。

  在這樣一個安全範圍內運動,有利於患者的身體健康,也可以避免因不恰當的運動誘發疾病,造成悲劇的發生。

  當今社會,其實有很多朋友對運動並不重視。甚至有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覺得生病了就應該休養,不動就是在“養身心”……

  其實並非如此。運動的好處非常多,而且心臟康復的“五大處方”(藥物、運動、營養、精神心理、行為干預戒煙限酒)中,運動康復處方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包括——

  ● 心肺有氧運動:增加總體體能,是所有運動的基礎;比如散步、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

  ● 抗阻運動:增加肌肉含量,改善體質,延緩衰老;比如彈力帶、啞鈴、器械訓練等

  ● 柔韌性訓練:充分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緩解身體“僵硬”,減少腰背疼痛

  ● 平衡協調性訓練:預防“跌倒”,減少意外摔傷的概率,增加對身體各部位的自我感知

  “雖然這是針對心臟康復的運動處方,但其實也非常適用於健康人群。”廖雪艷醫生表示。

  那麼,什麼運動是最適合的呢?廖雪艷醫生講道:“就有氧運動來説的話,比較推薦適合大多數人的運動——快走。另外,有條件的朋友還可以選擇游泳,對關節更加友好。”

  除此以外,運動的頻率也很重要。

  ● 有氧運動:建議一週5次

  ● 阻抗運動:建議一週2次左右

  (運動前熱身,運動後拉伸,大家不要忘記了。)

  從上面的運動處方中,我們發現快走也包含在內,走路因為它的方便性,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鍾愛。俗話説,“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走路也被專家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但有人卻走得關節疼痛、腫脹,出現半月板撕裂,甚至關節積液……

  關於走路 你走對了嗎?

  地方沒選對

  在街道、馬路邊走,會使身體吸入更多塵土及有害氣體,傷心血管。

  最佳地點:公園等清靜乾淨的地方

  走路的時機不對

  飽餐後,會使血液集中到胃腸部,加強消化功能,這時從事劇烈運動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現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最佳時機:餐後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再去運動,有冠心病者尤應注意。

  走路姿勢不對

  有些人走路含胸低頭,這樣容易帶來疲勞感,還會影響心肺功能。

  最佳姿勢:抬頭挺胸收腹。這樣能帶動人體大肌肉群同時運動,從而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走路節奏不對

  “溜達式”地走走停停效果不明顯,“暴走”更易損傷膝蓋……

  最佳節奏:循序漸進。認真走好每一步的時候,增加每一步的距離,把步多邁出10厘米,且剛開始要循序漸進。如果走太快,超過負荷,會傷到膝蓋和小腿,産生疼痛。

  走路步數不對

  不用去追趕和爭著做那個步數排行榜上的第一名。走路雖好,但太多,是會對膝蓋産生損傷的。

  最佳數值:健走,保持一定頻率,每秒走兩步,每天走6000步是比較合適的。(劉韻笛)

編輯:闞純裕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你的心臟能承受多大運動量?一個公式就能測算!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