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即將揭曉 入圍終評項目先睹為快

來源:央視新聞 | 2021年04月12日 12:01
央視新聞 | 2021年04月12日 12:0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20個項目入圍202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終評

  今天(12日)上午,202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多地的20個項目入圍終評,今天上午各個項目的考古隊領隊將依次進行陳述。

  總臺央視記者 田雲華:20個參加角逐的項目成果豐碩,競爭也是十分激烈。考古領隊們在完成20分鐘的項目陳述後,還要經過專家質詢,就疑點進行解答。專家組評委們在整體評估後,現場投票,得票位列前十的項目,即可勝出。結果將在13日上午公佈。

  今年參評的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遺跡多樣,內涵豐富,涉及年代全,覆蓋地域廣。入圍終評的20個項目來自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素有“考古大省”“文物大省”之稱的陜西與河南均有3項入圍,山西有2項入圍,新疆、青海與西藏等西部省份各有1項入圍。從青藏高原到沿海平原,入圍項目分佈省份廣且地域分佈比較均勻。

  20個項目中,史前考古6項、夏商周考古4項、秦漢魏晉南北朝考古6項、唐宋元明考古4項。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評選活動,始於1990年,在全國範圍內評選本年度重大考古發現,發掘內容要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並且為中國考古學科提供新的內容信息及新的認識。

  仰韶聚落遺存 補充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材料

  探究和研究中華文明起源一直是中國考古界十分關注的課題,今年是中國考古百年紀念,這個時間節點,就是源於1921年河南仰韶遺址的發現。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7000年到5000年。在此次參評的項目中,有兩項分別佔據了仰韶時期的一頭一尾。他們是山西夏縣師村遺址與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

  山西夏縣師村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西南15公里,距鹽湖7公里,地處中條山北麓,青龍河故道的河曲地帶,是晉南發現的內涵最豐富的仰韶早期聚落遺址。2019至2020年,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在師村遺址,發現了距今6000年以上的石雕蠶蛹和黃河流域最早的夯土遺存。

  師村遺址出土的4枚石雕蠶蛹,是我國年代最早的石雕蠶蛹,蠶蛹採用中條山的花崗岩製成,簡潔地勾勒出蛹的頭、腹和尾部,酷似家桑蠶。在距今6000年以前,意味著黃河中游的先民們崇尚桑蠶,很可能掌握了養蠶繅絲技術,為探索絲綢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作為仰韶文化中晚期面積最大的聚落遺址,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了大型環壕3條,大型中心居址區1處,三重環壕,分佈于居住外側,內壕周長約1000米,中壕周長約1500余米,外壕殘存周長約1600余米,三重環壕分別通過木橋和實土的門道與外界相連,大型中心居址位於內壕內部,有兩道圍墻和內壕合圍形成封閉的半月形結構,面積達18000平方米。

  雙槐樹遺址大型建築群初具中國早期宮室建築的特徵。以其為代表的鄭洛地區,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群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重要材料,是距今5300年前後經過精心選址的都邑性聚落遺址。

  主動發掘 再現巴人豐富多元文化

  此次入圍的項目,主動發掘項目佔大多數,學術目標明確,6個史前考古項目、2個祭祀遺址以及湖北、吉林、陜西、四川等地多個項目均為主動性發掘,都充分反映了中國考古學課題性加強、多學科合作、學術目標愈加明確等主要特點。

  考古發掘歷時近20年的四川羅家壩遺址位於四川達州普光鎮的進化村,面積達120萬平方米。新出土一批典型的巴蜀符號數量眾多,從戰國早期延續至西漢,是四川地區巴蜀符號出土最多,且演變序列最完整的墓地。共清理墓葬75座,取得了重要收穫。

  新發現8座出土龜甲的墓葬,隨葬品數量多,墓葬等級較高。出土成套的占卜工具,説明採用龜甲占卜的風俗,在巴人上層社會較為流行。這與歷史文獻中“巴人尚巫”的傳統相一致。還出土了一批典型的楚文化特徵的禮器,同時出土了兩件極有特色的腰帶。

  巴人青銅時代所創造的豐富多元的物質文化,與這一時期巴與楚、蜀、秦頻繁交流的歷史背景有關。也揭示出戰國早期以來,川東地區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實圖景。

  桑達隆果墓地 現罕見金銀面具

  田野考古曆來條件十分艱苦,尤其是邊疆考古,在人跡罕至的西藏阿裏札達縣,就有一處已經沿用千年的古老墓地。 2017年首次發現,因墓葬形制及出土遺物體現出獨特考古學文化特徵,被國家文物局納入“考古中國”項目,予以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支持。經過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札達縣文物局四年的考古發掘,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桑達隆果墓地位於札達縣城以北,象泉河北岸一級臺地上,海拔3700米。墓地以桑達溝為界,分為東、西兩區。按墓葬構築方式可分為石丘墓和土洞墓兩類。出土遺物有陶器、銅器、木器、石器、草編器、紡織物、木俑等。木俑,是青藏高原首次發現,其形制與新疆吐魯番一帶墓葬出土木俑相同。此外,還出土了7件金、銀面飾,形制與臨近的曲踏墓地、古如甲墓地,以及在印度西北部的馬拉裏墓地,尼泊爾北部的桑宗墓地,出土的金、銀面飾形制相同或相近。 墓地沿用近千年,墓葬分佈密集、打破關係複雜,多樣的墓葬形制和大量的出土遺物,表明人群逐漸在此地大規模聚集,期間政治實體得以萌芽,生産力大幅度發展,同時與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新疆、中原及西藏其他區域的交流,也在此也留下了痕跡。

  烽燧遺址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重要資料

  此次參評項目中,有多個來自國家文物局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其中,新疆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不僅是歷史見證,也是闡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資料。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考古發掘是新疆境內首次對烽燧遺址進行的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烽燧地處荒漠無人區,夏季酷熱乾燥,冬季嚴寒刺骨。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烏壘城(今新疆輪臺縣境內),設立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自此西域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唐朝先後設立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進一步加強中央對西域的管轄,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在天山南北交通要道修築城堡、關隘、烽燧等軍事交通設施,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即是唐代“樓蘭路”沿途修築的軍事預警設施。

  從初春至嚴冬,考古隊累計發掘時間達10個月,發掘面積1100平方米。清理烽燧、房屋、灰堆等遺跡10處,經發掘,明確了烽燧遺址的年代、結構佈局和構築方式,出土各類文物1368件組,其中包括珍貴的紙文書、木簡861件,是近年新疆考古發掘出土數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漢文文書資料,所記錄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是彌足珍貴的歷史研究資料,如軍事文書所涉及的“計會交牌”、“平安火”制度實物為國內首次發現。

  文學作品《韓朋賦》《遊仙窟》等文書豐富了相關版本,勳告、書信、契約文書是還原唐代社會生活的鮮活素材,文書中還新發現了“通海鎮”“掩耳守捉”“蘇累鋪”等不同級別軍事機構,及“樓蘭路”“焉耆路”“麻澤賊路”等軍事防禦路線,填補了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焉耆鎮下軍鎮防禦體系歷史文獻的空白,證實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管轄和治理。

  考古發掘揭開了深埋流沙1200多年的秘密,生動再現了唐代戍邊將士軍旅生活的場景,為深入研究唐代軍政制度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不僅是歷史見證,也是闡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資料。

編輯:邢斯馨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202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即將揭曉 入圍終評項目先睹為快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