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解讀在福建南平市深入了解當地生態文明建設、茶産業發展和傳統文化傳承等情況後,3月23日,福建之行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明市繼續考察調研。
三明市,習近平總書記並不陌生。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從1996年到2002年先後11次到三明調研,並作出16次重要指示。
此次調研,總書記走進三明市沙縣總醫院,實地了解當地醫改惠民情況後,意味深長地説:“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他是後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
總書記精闢巧妙的比喻體現出他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高度重視。
三明市守護人民群眾這個“1”的重要方法就是“改革”,總書記在隨後的考察中深刻指出,我們推進改革要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統一,對重大改革要堅持試點先行,取得經驗後再推廣。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方法論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
如今全國有名、受到世界衛生組織青睞的“三明醫改”有著怎樣的歷程?
三明市曾是一座工業城市,退休人員比重高,一度出現了“未富先老”現象,職工醫保基金虧損,財政難以兜底。為此,當地開始探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糾正“以藥養醫”做法,對輔助性、營養性、有過高回扣歷史的藥品使用進行重點監控;組建新的醫保局,統一進行藥品採購、醫療服務定價;整合原有醫保基金經辦機構,讓醫保基金管理中心抓緊百姓的“錢袋子”……
一系列改革的目標直指人民健康這個“1”。
“三明醫改”摸準了石頭、蹚過了河。2019年,全市人均醫療費用只有1734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6%。當地一名尿毒症患者過去一年的醫療費8萬多元,需要自付超過3萬元,到了2019年,他的醫療費降至6萬多元,自付只需3000元左右。
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內心深處的牽掛。總書記十分關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高度肯定“三明醫改”成功經驗,並多次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及。
“三明醫改”是中國醫改的先鋒,也是中國醫改的一個縮影。2019年8月,全國醫改推進現場會在三明召開。“三明醫改”的典型經驗逐步推向全國,各地公立醫院陸續取消藥品加成,開始建設醫聯體、醫共體。
截至2019年底,我國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基本藥物數量增加至685種,藥品集中採購過程中試點藥品中選價格平均降幅超52%。
前不久公佈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積極發展醫療聯合體等,這些依舊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題中之義。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仍在前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李珊珊責任編輯:劉亮